各银行圈地私人银行 国有银行客户数占优
中资银行VS外资银行:私行业务各有优势 就在内地各家银行纷纷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时,在此业务上拥有传统优势的外资银行也不甘示弱,将私人银行业务当作了吸引客户的一大利器,试图通过丰富的财富管理经验与跨市场的庞大渠道,为投资者进行资产管理,赚取中间业务收入。 其实早在2005年,瑞士友邦银行就已率先在中国开办私人银行,这比首家开设此业务的中资银行还要早了两年时间。随后,花旗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德意志银行等外资银行相继跟进,在内地开设私人银行业务。 当下,内地私人银行的盈利模式以资产管理、代理业务和顾问咨询为三大收入来源,其中又以产品销售为主要利润来源。然而有别于普通的银行理财和中高端的财富管理业务,私人银行在产品上更强调专属性和定制化。整体来看,未来内地商业银行在贵宾客户服务上要比拼的仍然是资产管理能力,即为投资者资产增值的能力。而外资银行所拥有的丰富经验及资源优势,将是其与中资银行在贵宾理财业务中拼夺的优势所在。 在中国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外资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上的丰富经验以及全球市场的资源优势,很可能将使其与中资银行的差异逐渐凸显出来,并且使其成为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相比的突出优势。 由于拥有广大的海外市场和网络,私人银行主要做外币的结构性产品以及QDII及离岸投资方面的业务,这些方面外资银行具有明显的竞争力。 某外资银行高层人士曾表示,目前因扰他们的首要问题就是客户资源不足。与中资银行从海量客户中筛选出高端客户不同,外资银行基本上是直接寻找高端客户,所以有一定难度。 如果说在与中资银行的竞争中,外资银行靠丰富的经验占据上风的话,那么中资银行则拥有品牌认知度的优势及更了解内地客户的需求。此外,中资私人银行不仅自身理财产品丰富,而且还可以代销其他金融机构的产品,以及代销及推介信托、证券、PE等机构产品。 此外,在私人业务的增值服务方面,无论中资还是外资银行已经做到面面俱到,服务项目包罗万象,力求为客户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诸如医疗、汽车、出行、留学咨询等全方位服务,真正做到了从“摇篮到墓地”的全覆盖,而这些服务的同质化使得各家银行很难拉开差距。 尽管这些服务的成本也相当高昂,人力物力成本极大,但各家银行为了争抢客户,凸显自身的服务水准,仍旧乐此不疲。 成为私人银行客户后,高端人士也将享受到各家银行提供的不同的尊贵增值服务。如高尔夫球俱乐部、机场贵宾服务、红酒品鉴会这些增值服务已是标准动作,艺术品鉴赏、高端经济学者的讲座等,只要能想到的服务,私人银行部门的服务几乎全都涉猎。 针对一些私人客户的特别需求,那些客户经理们也是尽量满足,力求让客户满意。如某中资银行私行客户为一摄影发烧友,客户经理得知后,就动用私人关系为其引荐了一位知名摄影专家,无偿为其提供技术指导。说到底,服务的比拼,也是为了保住珍贵的客户资源。 |
关键词:国有银行,私人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