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万人并入“缴费型”养老
养老“并轨”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透露了这一消息,这一改革预计涉及约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现行养老“双轨制”具体指的是: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由财政统一支付养老金;社会企业单位的“缴费型”统筹制度,由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 截至2014年11月底,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合计达8.37亿人,其中职工参保3.38亿人,城乡居民参保4.99亿人,待遇领取2.26亿人。 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养老保险改革,机关事业单位没有参加,虽然后来一些地方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试点,但多数仅是在形式上缴纳社保费,体制机制没有根本改变。 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和企业职工养老金的差距逐步拉大,社会对养老“双轨制”反响强烈。 左图为新华社发 三问“并轨” 工资涨吗? 公务员工资可能普涨 《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指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这样的话,在全面实现养老并轨之前,公务员工资可能实现普涨。”西南政法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授熊晖说,“但是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主要是为了覆盖社保支出部分。” 熊晖指出,当前很多基层地区的公务员群体工资水平相对较低,而社保个人缴费的比例不低,对于那些月收入2000余元的基层公务员而言,自己负担各项社保缴费相对困难。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则认为,实施养老“并轨”并不意味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必然上涨,但却是调整工资制度的好机会。国家应支付改革的初始成本,即适当增加一次工资,以消减改革初期带来的阵痛,促使制度平稳转型。 待遇降吗? 职业年金让4000万人员 吃“定心丸” “改革后,我的退休金会不会少很多呀?”这是许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看到相关报道后最关心的问题。 上述报告指出,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陈步雷认为,这是为了减少改革阻力,旨在给出预期,给总数4000万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吃下“定心丸”。 “建立职业年金就是为了补充待遇降低的部分,因此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待遇不会出现明显下降。”陈步雷说。 郑功成进一步解释说,我国公务员与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采取现收现付财务模式,实行财政供款、预算管理、单位包办、社会化发放(通过银行或邮局),个人不需缴费,退休金待遇参照在岗者工资增长情况调整。 这种财政负担实际包括了三种不同的责任:一是政府作为雇主应承担的责任份额,等同于用人单位为职工参保缴费;二是政府应履行的公共财政责任,等同于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三是承担了个人应承担的缴费份额。前两部分是政府财政应当承担的责任,第三部分则有违公平正义。 钱够吗? 建议“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上述报告称,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那么,如果保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待遇不降低,钱从哪里来呢? 熊晖认为,养老保险目前个人缴费是小头,基金支付和财政补助才是养老金构成的大头,而国家应该在制度转轨期间承担这部分转制成本,建立起职业年金最为关键,这部分应该会由财政资金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双重投入。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有两条路,一是沿用企业养老改革时的视同缴费政策,这样对于财政资金的压力会小很多,但是今后也面临养老金个人账户亏空的问题。”熊晖说。 “二是由财政一次性将个人账户坐实,甩掉历史包袱,轻装上阵,但这对于财政将产生巨大压力。”他说,“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沿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政策是明智之举,既可以减少改革面临的阻碍,也能通过经济逐渐发展消化历史的欠账。” 郑功成指出,这次改革的关键是如何建立稳妥的“中人”过渡办法,让老人和新人之外的“中人”养老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同时也应当解决好机关事业单位中编制内外员工的现实权益差距问题。 (综合新华社报道) |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并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养老保险改革,缴费,养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