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路”连锁反应有限 中国老板难引发金融危机
据新华社电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2月11日发表题为《首席执行官大逃亡: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危机》的文章。文章称,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许多企业无法偿还债务。这并不异常,但奇怪的是,面对债务问题,越来越多的欠债企业首席执行官(CEO)和企业主只是简单地选择消失。 文章说,中国媒体创造出了一个形容这种消失行为的新名词:跑路。这些跑路的老板,或者说越来越多非正规金融系统的破产,加大了人们对于中国企业债务问题已经严重到引发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问题的担忧,那场危机始于美国,最终席卷全球金融市场。但这中间存在一些重要差别。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典型受害者似乎是欠下大笔房贷、车贷和信用卡开支的个人;当经济形势恶化,这些人丢了工作,其房屋价值暴跌,因此他们无力偿还债务。 在中国,这种消失行为的典型受害者是通过非正规网络将存款投资给企业的个人,这些非正规网络通过高额利息承诺将这些个人与贷款企业联系在一起。由于近期经济下滑,企业效益不佳,无力偿还贷款,于是这些个人投资者的钱就打了水漂。据称60%的非正规贷款平台面临困难。 美国的情况是,个人是借方,银行是贷方。当个人无法偿还债务时,就会引发连锁反应,对整个金融行业产生破坏性后果,最终影响到整个经济。 中国的情况则不同。个人投资者把自己的现金借给贷款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是借方,个人是贷方。这里的连锁反应是什么呢?就是欠债公司的CEO消失,受影响的个人投资者惊慌失措。这种连锁反应在金融方面十分有限,因为个人投资者并非举债投资。 文章说,在美国这样的成熟经济体中,人们很少听到有借方企业CEO因呆账而消失。那么,为何中国许多欠债企业的CEO在企业无力偿还债务后选择跑路呢?根据对一些CEO(他们没有跑路!)的采访和作者的研究,文章推测出以下几个可能的原因:首先,他们要面对众多愤怒的个人投资者,因为这些投资者可能要自己处理问题。其次,中国仍是一个政治驱动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像呆账这样的法律问题要由政策决定,而这些政策会根据轻重缓急和社会情绪而剧烈波动。对企业CEO来说,这就使得解决债务问题变得不可预测和充满危险。 但是,与西方金融危机不同的是,中国的金融危机是地方性的,规模相对较小,引起的连锁反应有限。 文章说,当前中国企业的金融危机并不会产生像美国金融危机那样的后果。 |
关键词:跑路,金融危机,个人投资者,CEO,借方,福布斯,2008年,贷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