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再次警示“贴条险”不受《保险法》保护
中国保监会昨日在官方网站公布一条风险提示公告,内容是关注和防范“贴条险”的风险。这已经是保监会第二次针对互联网平台“OK车险”产品——贴条险提出风险警示,并且这一次风险警示较上一次更加详细。 保监会在风险提示中提到,近日,一款手机APP推出的“贴条险”服务引发了消费者热议,有消费者因此认为:“我违章被贴条了,由保险买单,真好啊。”事实上,“贴条险”只是打着保险旗号的“李鬼”,与保险并不沾边,很容易误导消费者,请广大消费者务必擦亮双眼,避免不必要风险和损失。 在具体的风险上,保监会表示,“贴条险”共有四大风险。一是“贴条险”并非保险,并非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不受《保险法》的保护;二是“贴条险”并非保险公司经营行为;三是“贴条险”实质上是减少违法者的违法成本,是一种不良的服务形式,与保险精神不符;四是“贴条险”不保险,容易引起纠纷。 保监会提示消费者,购买“贴条险”需要消费者提供手机号码、车牌、车主等信息,存在较大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此外,“贴条险”概念模糊,极易误导消费者,消费纠纷隐患多,消费维权难度大。 据记者了解,目前OK车险平台上的“贴条险”已经停售。但对于其定性,保监会依然表示,“将对相关情况作进一步调查,及时公布调查结果。” |
关键词:保监会,贴条险,警示 |
责任编辑:杨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