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邮轮出境游发展迅猛 检验检疫部门举措助力
中新网上海5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从20日举行的“2015邮轮经济发展高峰论坛”上获悉,在出境旅游总人数增长缓慢的环境下,邮轮出境游项目以62%的增速迅猛发展,逐渐成为上海市民乃至泛长三角居民出境游的主要选择。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下称上海国检局)宣布,针对邮轮产业发展现状和需求,将推出《上海国检局支持上海邮轮产业发展若干意见》。 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2013年上海口岸以邮轮方式出境游旅客人数为37万,上海通过旅行社组织出境游总人数为229万,占比为16%;2014年上海口岸以邮轮方式出境游旅客人数为60万,出境旅游总人数为234万,占比达26%。在出境旅游总人数增长缓慢的环境下,邮轮出境游项目以62%的增速迅猛发展,逐渐成为上海市民乃至泛长三角居民出境游的主要选择。 据了解,根据上海市规划,2015年上海将基本建成全国领先的国际邮轮港,达到出入境邮轮300艘次、邮轮旅客100万人次的规模,形成“一港两区、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邮轮组合港区和健康有序的产业发展格局。到2020年,上海将建成亚太区域国际邮轮枢纽港、国际邮轮中心之一,达到出入境邮轮500艘次、邮轮旅客200万人次的规模,形成基础设施完善、产业体系健全、进出结构合理、服务管理规范、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的邮轮经济格局。 据介绍,上海国检局此次出台的《上海国检局支持上海邮轮产业发展若干意见》,旨在通过港口建设、邮轮监管、旅客安全和食品供应4个方面、10项举措,全面支持上海邮轮行业的发展。 随着嘉年华、加勒比、丽星这全球三大邮轮公司逐渐将亚洲市场作为未来公司发展规划的重点,各大邮轮公司相继将旗下多艘豪华型邮轮以上海作为母港开航运营。对于这些长期在全球各大港口靠泊的船舶,邮轮公司尤其注重港口的配套设施建设和口岸运营环境,特别是一些机制建设、人员技能等软实力的储备。这也是目前上海邮轮母港建设上的短板。上海国检局将对邮轮口岸配套建设提前介入以提供技术支持。积极推荐邮轮港口创建“国际卫生港”, 据介绍,目前国际邮轮的运营受到很多制约,比如,邮轮入境通关待提速、卫生监管制度落后、邮轮维修新业态缺乏配套服务举措等。上海国检局将通过进出港“单一窗口”申报制度和邮轮物资供应电子化申报制度,提高邮轮进出境通关效率。针对无目的地航线邮轮旅游项目配套进、出境单次检验检疫监管措施,将进境监管要求和出境监管要求合二为一,一次落实;同时,通过允许船舶维修大型配件在邮轮维修码头“直靠直卸”,让进境大型维修配件可以直接运输至船厂开展入境检验检疫,节省企业时间成本和物流成本。该局将支持邮轮维修企业对部分旧配件进行无害化再利用,一方面降低了废旧配件处理费用,一方面通过无害化再利用提高维修企业经济收益,支持邮轮维修产业发展。 据悉,国际邮轮相对封闭、狭小的环境和人数众多的旅客,使之发生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的风险加大。该局透露,2012至2014年,上海口岸共发生因诺如病毒食源性感染引起的邮轮群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起,共涉及入境邮轮4艘,入境旅客及船员293人。近期国外也曾报道因邮轮上载有一名埃博拉确诊病例所在实验室工作人员,全船4000名游客被拒绝入境的事件。此类事件的频发也会严重影响邮轮公司的声誉。 上海国检局将通过对标世界卫生组织船舶卫生指南(WHO)、美国船舶卫生手册(VSP)、欧盟邮轮卫生标准(EU-shipsan),制定上海港国际邮轮卫生检查实施规程,督促邮轮保持良好卫生状况,保障旅客健康安全。同时,该部门将对不同邮轮的卫生状况进行公示,让旅客在通过邮轮方式出游时,借助卫生安全指标来优化选择;该部门将通过建立邮轮旅客健康信息直报制度,提早作出判断和应对,防止因旅客患病造成的邮轮禁止靠港或影响正常旅客的旅游行程。同时对入境旅客降低携带物抽查比例,营造便捷的旅客进出境环境。通过开展国检人员随船检疫工作,邮轮航行途中完成相关通关检疫、行李查验等工作内容,实现邮轮到港通关和旅客入境“零等待”。 邮轮食品供应发展现状目前面临较大问题,这也是以上海港为母港的邮轮公司迫切渴求解决的环节:一方面,境外生产食品供应受限;另一方面,本土生产食品供应邮轮发展不前。上海国检局将针对“未获准入”的食品,以过境检疫模式进行监管:免去审批准入、加强疫情监管、弱化检验环节,通关环节监管,不改变物流流程,建设境外食品在上海港直供邮轮“快通道”。针对正常贸易的进口食品,明确是供应邮轮使用的,上海国检局将通过对接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给予企业最大便利。 上海国检局方面表示,从此次的支持意见举措内容清晰、具体,具有明显的问题导向和可操作性,将会给上海邮轮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变化。 |
关键词:上海国,出境游,邮轮公司,邮轮旅游,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母港,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