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扬州邗江区公道中学校长沈文涛:追求教育“公道”,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

来源: 作者: 2015-09-22 16:41:5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盛传云《中访网》全媒体记者李忠卿

  人物档案:沈文涛,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教育硕士,扬州市邗江区公道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兼任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专家委员会研究员,中国教育新闻网江苏频道特约评论员,扬州市语言学会理事,扬州市邗江区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校长,扬州市特级教师,扬州市名校长,扬州市名师名校长“领雁工程”一层次对象,扬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扬州市优秀教育作者,扬州市高中教学功臣,扬州市邗江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及省级课题5个,参与研究的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重点课题获省一等奖。一直在教学一线任教高中语文,授课受到学生广泛欢迎,所教班级成绩突出。多次开设市级以上公开课、展示课及讲座,在江苏省教研室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开设示范课,2012年8月在全国高中语文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多次在扬州市校长赛课、评课竞赛中获一等奖,在扬州市百名校长“我的教学主张”实践展示活动中获一等奖。近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20多篇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或被人大资料中心全文复印。主编或参编多部教学指导用书。

  扬州邗江区公道中学校长沈文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一所学校应该是“一副立体多彩的画,一本有吸引力的教科书”。扬州邗江区公道中学校长沈文涛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去做的,他用全部的心血诠释了这句话的内涵。

  面对中访网全媒体记者专访,沈文涛校长认为:好的教育并非教“好学生”的教育,而是“教好”学生的教育。这就是教育的基本“公道”。而公道的教育应该是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是让每个学生拥有积极情绪的教育,是让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自身价值的教育,是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教育。公道的教育也一定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教育,要让教师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也要让教师拥有积极的情绪,拥有不断成功的平台。

  教育本身是功利的,但不可以急功近利;教育有自身发展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建立在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的“道”,也一定是为懂得教育真谛的良师所缔造的学校文化所掌控的“道”。这就是我们倡导的公道的教育,所以我们的教育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沈文涛校长带领他精诚团结、积极向上的团队,一步步踏踏实实地尽全力付出,浇铸出公道中学——扬州市首屈一指的教育教学质量上乘的农村中学,在扬州市同类学校中竖起了质量的丰碑。近几年高考,学校每年有一大批优秀学生考取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国内一流高校。录取各著名高校的人数位列扬州市同类学校前茅。带着惊喜和惊叹,让我们走进这所扬州北郊的农村中学,走近这个奇迹的缔造者——沈文涛校长。

  沈文涛(左)校长在澳大利亚讲学时留影

  以人为本,打造幸福校园

  踏进这所学校,在办公楼前有一幅十多米高的条幅写着:“诲人不倦爱岗敬业用教育成就人生”虽红色绸布有些褪色,但这十五个大字还是很醒目。

  走近沈文涛校长,记者才发现其实他是一个谦恭、和蔼的儒雅人,在与他的交谈中,他没有高谈管理上的道道,但他的人本理念深深感染了我们。人们常说:校长是一校之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一位校长要能办好一所学校,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校长要有成熟的、系统的办学理念,沈校长“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治校方略,为公道中学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和思想支撑。

  公道中学的人本管理,其要义之一,便是“教人做人”。多年来,学校在狠抓学生智能开发的同时,始终不忘把学生健全和谐的人格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学生适时进行成人成才的“双成教育”,使学生既要成人又要成才,并且首先是要使其成人。

  在谈及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体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时,沈文涛说,教育作为一种服务方式,有其特殊性,即服务对象同时又是教育对象。学校教育具有双重功能———教书和育人。教书是教育教学的外在价值,主要表现为学校教学工作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给学习者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为其走向社会谋生做好准备。育人是教育教学的内在价值,也是本质价值。它的作用是对受教育者的人格进行提升,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完善人的内在素质。具体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提升,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首先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提升功能。不仅要严待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还要不断地给中等生以鼓励,同时,厚待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而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更要用爱教会学生懂得爱。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是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教师要用自己对学生的热爱,教会学生懂得爱。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他把教师看成是学校办学最大的、最具活力的资源,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让教师在学校事务中体现出主人翁的地位,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使每个教职工明确到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提高教师的自豪感、责任心和使命感。不但让学校成为教师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而且让学校成为教师立志修身的精神乐园。在公道中学对教师的培养不仅只停留在关注老师的生存状态上,还注重关心老师的生存质量,利用教师节等节日组织活动让学生感恩教师,利用学校橱窗、报纸宣传教师的事迹,并积极鼓励教师多读书,来提升自身的德行。

  为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学校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积极为教师提供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先后多次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级的各种培训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先进地区学校的教学经验。公中的老师们很实在:尽我所能,帮助我的学生们。我的学生好,我就感到高兴。生命的蜡烛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

  教育要迈向高远。中学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要切实对学生一生负责,为民族未来奠基。沈校长说,我们学校的目标是把公道中学办成科学的殿堂、人才的摇篮、生活的乐园,办成教师成长的沃土、展示才华的舞台。学校的任务不是克隆标准件,学生也不是可以任意捏塑的泥巴,学生是具有千差万别、个性不同、潜力无限的活生生的人。我们的教育应该是使每一名学生得到心智的开发和提升。学生的潜能如地下之水,处处都有,全在于挖掘,如果挖了没有,只说明挖的还不够深。多一把尺子,多一个人才。一个有眼光的校长、一所社会公认的“名校”的校长,他的任务就是既要让学生考入理想大学,又要为孩子未来成才打下全面坚实基础。

  沈校长说:很多人把“吃得苦中苦,方享福中福”这句刻苦攻读的警世格言,当作人生全部追求来教育莘莘学子,我不敢苟同。教育就是用今天的幸福奠基未来的幸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培养幸福的人。”因此,学校存在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为了受教育者得到发展,为了学生的终身幸福。

  高中三年的学生生活,是人一生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阶段。所以,我们要为他们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础。首先,要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幸福的内涵,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其次,唤醒学生对自己的希望,给学生一个梦想。再其次,培养学生的尊严,激励学生实现梦想。

  教育部杨春茂、曹志祥、张志平等领导在公中出席教育公平座谈会

  精致管理,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按照高中入学成绩,公道中学的孩子每届能达到本科线的也就20多个学生,但2015年高考学校本二以上342人,达线率为79.5%,其中文化普通类142人,艺体类双达线200人。延续了高考的辉煌,这已经是公道中学连续第三年获得扬州市“三星级高中突出贡献奖”。其实不只是三星级高中,与许多四星级高中比,这样的成绩也毫不逊色。

  何谓“低进高出”?这是针对公道中学现有的二三流的生源质量来说的。这些学生通过在公中的三年学习,综合素质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增值发展”,尽管他们的起点相对那些精英、优秀、一流的孩子来说低很多,但是高中毕业时的终点,他们反而略胜一筹,最终决胜千里。公道中学把“面向农村,质量上乘,充满关爱,人人成才”定为学校的办学目标,“让教育回归生活,让教育的天空充满人性的光辉。”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从整体上推进了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多年来,公道中学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积极进行办学模式的改革探索和实验,形成了“文化+特长”的办学模式。在“向管理要质量,靠教学出成绩”的思想指导下,改革教学方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构建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潜能开发的教学模式。公中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深化课堂改革的切入点,坚持按照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组织教学,形成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紧扣课本、夯实基础”的教学思想。公中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正视学生能力上的差异,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公中在教师心备课,尽心上课,细心批改,耐心辅导,热心课外教学,全力做好教学工作,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关心学生,科学培养尖子生,有效转化学困生,大力挖掘潜力生,特殊训练特长生。

  为此,学校提出教学必须精细化:一是抓实备课,要求教师必须做到明确教学内容,教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普遍性疑难问题,凡学生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一律不教;明确教学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学,学生成为学的主体;明确教学要求,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具体问题中找出解题规律,触类旁通。二是抓活课堂,在全体教师中大力推广五步教学法,即提示课堂教学目标→学生自学→检查自学效果→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当堂训练→当堂反馈练习效果。三是抓严辅导,对各科的晚自习辅导,明确要求,只要学生是在学习,辅导教师就不能强行干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学习哪门课程。四是抓精练习,只要是学生练习的老师全面批改,指出不足,交流体会。同时组织各科备课组长认真研究课本,组织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练习题。五是抓细分析,对各类考试及练习试卷实行考后做满分卷的办法,强调学生把自己有能力做对却做错的题重新做到专用满分卷上,同时写出心得体会,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公中通过问卷调查、学情调查、校内督导三条线,保证了教学措施的落实,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几年来,公道中学对教学的“精细管理”实现了“教师进题海,学生驾轻舟,教师下水,学生上岸”的良性循环。

  公中依靠什么不断创造着教育的奇迹?随着探访的深入,我们还得知沈文涛校长还有个温暖和睦的家在扬州城区,仅40分钟的车程,他却在学校的单身宿舍安营扎寨,用他的话说在这我心里踏实,和我的团队在一起快乐,看到学生进步、发展由衷的幸福,我的事业,我的理想只有在这才能得到放飞。亲历了以沈文涛校长为核心的领导及师生的工作、学习,见证了这群创造奇迹的人是怎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辉煌的。

  记者了解到,公道中学有过辉煌,也有过黯淡的时日,公道中学教学成绩也曾居全区倒数一二,学校办学声誉差,家长不信任,学生不愿意到公中就读。十多年来,沈校长和他的班子是背负着重任前行的,我们只能在传承薪火的基础上,革故鼎新。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让我校彻底打了翻身仗,教学成绩在全区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业内人士称我校为创造奇迹的地方,以二、三类的生源,创出了一流的成绩,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走出了扬州农村高中的成功之路,被群众称为“公中现象”。我能多次走上扬州市高中教育工作领奖台并做学校办学的经验介绍,真的没有预期到会来得如此快。

  公道中学的师生对沈文涛校长的三句话都了然于心:“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让可能成为必然,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为学生幸福终生奠基”是公道中学的育人目标。为了民族的未来,为了让每个走进公中的学生感受到自信、幸福和成功,为了家长们的愿望和期盼,公中直在努力着,奋斗着……

  公中隆重举行第八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暨十八岁成人仪式

  校风熏染,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沈文涛校长特别喜欢威廉·詹姆士的这句一句名言。

  每个孩子都或多或少有不良的小习惯,尤其是公中的孩子。这些不良的小习惯延展到学习领域,就成为阻碍他们学习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新生的入学军训课,就是公中帮助孩子们发现、改正这些不良小习惯的方式。新生军训第一课,是每一位刚刚踏入公道中学校门的学生必须要面对的。学校的养成教育从军训开始,就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里埋下种子。

  通过以班为单位的军训,不仅磨练学生意志,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团队精神。站军姿、踢正步,纠正了学生不良的身姿;整理内务、限时训练,纠正了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团队表演,纠正了学生不良的个人意识。通过军训,孩子们认识到良好的生活习惯、顽强的个人意志、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认识到其是适应学校生活的必要品质。公中的养成教育、情商培养、责任的担当从高一就已经开始。计划进行,按步实施,高一年级强化习惯养成教育,使之成为行为规范的高中学生;高二年级强化人格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高三年级强化理想与责任教育,使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竞争、感悟人生。

  在随后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公道中学持之以恒地坚持“月中心、周贯彻”、“月校会、周班会”、“日检查、周公布、月评比、奖红旗”的德育工作传统,强化学生的思想认识,为其学会做人做事打下良好基础。每天,学校政教处、学生会根据学生的仪表、卫生、纪律等内容,全天进行细致检查,并将各班所得分数细化到人,以班为单位进行量化评比,以此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每周,政教处都总结各班一周工作,公布量化评比成绩,表扬进步大的班级和个人,督促各班进行反思,找出习惯养成方面存在的不足,不断改进班级工作,巩固养成教育成果。每月,政教处根据各班总的量化成绩进行评比,奖励量化成绩优秀的班级与个人。学校以评价促养成,循序渐进,使学生的外化行为转变为内在需求,自觉提高对自身日常行为的要求。涌现出许多像孝老爱亲的张梅琴,身残志坚(脑瘫)的朱乐枫,成了“扬州好人”,“中国好人榜”,“扬州十大教育感动人物”,优秀的大学生。

  公道中学始终重视学生德育工作,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校,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大力开展“道德伴我行,诚信在校园”活动,从学生成人——成才——成功抓起,提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道德教育方略,大力实行无缝隙管理。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开学第一天学校就对初一、高一新生进行“遵规守矩,形成良好习惯”教育,要求学生穿有样(整洁、得体、朴素、大方)、坐有相(文雅、稳重、自然、大方)、言有规(规范、得体、文明、礼貌)、行有范(遵纪、守法、益己、利群)。学校每月开展评选学习之星、文明寝室、文明班级活动,这些先进集体和个人既是当代学生中蓬勃向上、奋发有为的代表,又在同龄人中起到榜样的作用。可贵的是,公中人的“守规矩”已经成了习惯,成就了一种文化,公中学生生活在规范与解放中,生存状态是自由的、舒展的。有着如此严明的规范,有了如此清纯的校风,学生品德优、进步快,在快乐中学习生活。

  学校坚持发挥社会、社区的作用,成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形成学校、社会和家庭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大教育网络,主动争取社会、家庭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家庭德育作业、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将德育的触角伸向学校、家庭、社会的各个领域。同时,学校采取请进来的办法,邀请教育教学知名专家、心理学教授、往届毕业生等为学生作“成人——成才——成功”的报告;请法律专家到校作法制报告;聘请司法机关的领导任法制副校长,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深受学生欢迎。学校开办了学生业余党校,通过理论学习提高学生思想修养,使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品味得到全面提高,学生入党积极性不断高涨,每年都有部分优秀学生在毕业前光荣地加入党组织。学校还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制订了《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选聘专职人员讲授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疾患,营造和谐文明校园。

  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学校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公中一贯倡导“让教育回归生活,让学生热爱生活”,以营造“书香校园、人文校园、绿色校园”为主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景观建设,让校园文化影响人、感染人,从而彰显办学特色和品位。

  “适合学生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沈校长以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成立了晨光文学社、青年志愿者、校园广播站、伙食管理委员会,还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校有乒乓球、蓝球、足球、羽毛球、书画、播音与节目主持、新闻采访、摄影、象棋、围棋等兴趣组。重大节日的文艺汇演、科技周、书画作品展、写作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歌手大赛、健美操比赛、英语小品大赛等等,每年一次的上档次高规格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赢得专家们的喝彩。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发展的广阔舞台。每一位公中学子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有了新的用武之地,进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课堂上,无论是听课、记笔记、做作业,老师都会帮助学生养成规范、实用、高效的习惯,让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佳水平。教师严格教学常规,不仅“授之以鱼”,更注重“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正确的学习观念、浓厚的学习兴趣及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沈校长欣然地说:每一批新生一入学,公中的老师就踏上新的征程,开始辛勤耕耘,用汗水和爱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公中把二、三类的生源培养成了一流的学生,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让起点低的孩子同样拥有发展的权利。当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他们带走的应当不仅是丰富的知识、良好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完善的人格。这样才能体现‘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的办学宗旨!当教育回归到生活中,遵循教育规律,施以自然有效的引导,学生才能成为有情感、会思考、重责任的人,教育的天空才能充满人性的光辉!”这是我们最崇高的追求。“在公中没有不成才的学生”,这是我们向社会的承诺,也是我们办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数十年风雨阳光路,几代人奋斗不了情。一个共同的梦想,将四面八方的寻梦人紧紧联系在一起。一个个满怀理想的莘莘学子,带着憧憬走进公中的校园,我们要让他们带着灿烂的笑容从这里走向高校,走向成功的路……

  公道中学艺术生临摹美术作品

  漫步在公中校园,处处渗透着书香、人文、绿色的文化气息。我们从学生目光中,读出他们的自信与快乐;从教师们匆匆步履中,感受到他们的敬业;从教师们的目光中,体味到他们的幸福与自豪;我们更加深刻地感悟到:公中的教师队伍是一个播撒着“智慧”与“爱”的群体,是一个唱响“和谐”与“希望”的群体。他们面对家长的企盼、学生的渴求、领导的重托,不断地叩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底蕴,叩问自己的职业责任与师者的良知,种下一颗种子,收获一片绿荫。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严谨又大气、宽容又务实的校风学风熏陶下,公中学子以全面优秀的成绩回报着沈校长等师长们的珍爱与呵护。孝老爱亲的“扬州好人”张梅琴,身残志坚的“扬州十大教育感动人物”朱乐枫,是公中许许多多优秀青年代表。近两年我校有640名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有283人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奖。其中,在“第18、19、20届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金钥匙’科技赛(江苏赛区)”中我校均获得优异成绩。王俊同学获特等奖,唐燕、徐业舒、沈超、潘霞等同学获一等奖;王敏、姚天宇、王家轩等同学获得江苏省中小学生书法比赛中获得金奖;池烨、王莉同学在06年“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胡斌和郭超同学获得06省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省一等奖。邗江区第七届少儿艺术节组织奖、第十届全国中小学电脑绘画、电子版面制作大赛集体一等奖,扬州市邗江区第七届少儿艺术节美术书法摄影类一等奖,学校合唱团在江苏省中学生合唱比赛中,荣获省特等奖,在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现场作文竞赛中获得一等奖,被评为全国作文教学先进学校。

  正是这个人本的办学理念为学生的未来的幸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这个科学合理的办学思路,使得公道中学在扬州市率先探索出了一条农村高中学校的成功之路,成为全市艺术教育的一面旗帜,成为市、区两级的品牌学校。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公道中学这所省级示范初中、三星级高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她拥有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低进优出,她让众多成绩平平的学生从这里成功跨入国家重点高等学府的校门:养成教育——让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激励教育——让每个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每天的学校生活中;活动教育——让每个学生创造并收获学校生活的快乐。给学生的未来幸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就感、自豪感、自信感写在公中每一位师生的脸上。

  人生的价值无非是自我的不断完善和提高,而每一次超越自己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沈文涛校长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全部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全部奉献给了公道中学,他的纯真,他的踏实、质朴、坚韧、智慧,融合在一起,就是一种诗化的境界。所谓“大人不华,君子务实”,这是一种风范、涵养,也是一种韬略。追求教育“公道”,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今天的公道中学,正像沈文涛所希望的那样,已经成为一座思想成熟的精神家园,他让每位老师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事业的成功,让每个孩子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汲取知识、快乐成长,教育的最高境界莫过如此。

关键词:扬州,邗江区,公道中学,校长,沈文涛

责任编辑:赵君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