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画名家白琳印象小记
他的堂堂须眉长得煞是好看且颇具威风之度,令人自然联想到美髯公之美称;他的发型最酷最时尚最前卫:光头!锃光瓦亮的,不带一丝一毫之渣滓,叫人不免想到此人肯定生活得洒脱而又超然;他的眼神诡秘而又深邃,让人过眼一望就能感觉出内中必定蕴藏着诸多的经验与智慧。 稍后,再仔细一打量,眼前之人极富仙风道骨之气质,实乃拥大度、不俗之长相。由此,怪不得同行的朋友好奇地问他:“您是否从少林寺而来?”当在画展中信手翻看先生所著之《仄席堂文集》时,其中一段文字再一次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他说: “出画集,找评论家写文章已经形成了不可改变的定律。我几年前还能接受这种定法律,可现在读那些干巴巴而又雷同无味的所谓评论文章时,我在想,有些画家真是傻,那些评论家和号称某某神功的传功者差不多,想说什么就是什么,怎么吹都可以,反过来再问评论家懂画吗?他真的能读懂画家的笔墨和绘画理论吗?他们不过是按框框写作的一部分人,任何一位有文化的人都能胜任,大凡有点个性的画家最厌恶的就是这类评论。” ——由此,印证了白琳先生不仅有着粗犷的外表,他骨子中的性情也体现出了粗线条的一面,从此等文字中足可窥探出先生狂放不拘的个性,挑战世俗的秉征,傲视群雄的霸气! 可再继续拜读其中的文字,发现先生居然又是一位作词之高人。犹如其诸多词中的《秋波媚.自叹》中写道:烦事重重有谁知,不语自书词。无人开解,吾心惆怅。日久消脂。瘦颜自有长须在,老相更神姿。怎能忘却,志同可可,合道三思。词中尽显出先生铁骨伴柔肠、粗犷存真情的一面。再如《捣练子.题山水画》中写道:人闭户,岸风生,月动舟移碧浪清。三五野居人不寐,倦听窗外竹风声。寥寥三五语,又将先生的心胸和境界尽收赏词人的意念之中。 对于先生的画作真谛,因记者初涉书画圈不足年余,经验上尚浅无疑,故不敢妄加评论。但观展的众多圈中人普遍认为,白琳的画作今后必将在滨城乃至国内甚至国际画坛掀起一股狂烈持久的“超级旋风”。因为他画中的个性、画中的意境、画中的意涵,都既具有古遗之风情,又备下现代之灵性,两者相得益彰,必将不同凡响。 就乃记者观画展而言,也能从先生的画作中感觉出镜中物、梦中境、水中影、月中情……其无论是意境还是技法都有独到之处,且浑然成韵。 白琳,1965年生,原名韩克岩,辽宁大石桥人,现居北京。 画家感悟:画画,这一职业始终伴我行之,尝尽个中苦乐。现在虽说是已步入中年,却未有半点倦意,依旧乐此不疲。在绘画中,我主张东西互用,不会被风格所囿,不会满足于一套画法就可以吃一辈子,更不可能以不变应万变地重复自己、重复别人。我一直努力避免自己自觉不自觉地落入一种套路,或者固定在一种风格。那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深渊。所以我宁可路子铺得宽一些,吸收的面广一些,保持感觉的灵敏,防止思维的僵化。 |
关键词:书画名家,白琳,印象小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