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财经频道 >> 产经新闻 >> 生活消费

深港通今日开通 基金业提前布局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作者:周琳 2016-12-05 13:04:5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深港通今日开通 基金业提前布局

  深港通12月5日开通。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资产管理机构纷纷开发相关投资产品。专家预计,投资者对港股市场的热情将不断上升,未来针对港股市场的基金种类和规模可能有更大提升

  深港通开通在即,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资产管理机构纷纷开足马力加速布局这一领域。博时基金总裁江向阳表示,随着深港通、基金互认等政策的陆续实施,公募基金公司将更加积极地开发低费率、流动性高的工具类产品,满足境外客户对境内资产的配置需求。

  公募加快完善产品线

  以用户、市场、产品为导向的公募基金历来在新概念、新领域方面反应迅速。Wind资讯显示,截至12月1日,沪股通基金、沪市港股通基金、潜在的深股通基金、潜在的深市港股通基金等4类概念共计43只。除成立超过14年的富国天源沪港深混合型基金之外,其余基金平均成立年限在306天左右,平均规模约为10亿元,总规模超过300亿元。这批概念基金涉及22家基金公司,其中前海开源基金旗下沪港深名称的基金数量达10只。按照公募资产管理规模排名看,绝大多数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都在深港通领域有产品布局或正在申请新产品。

  中国证监会11月29日发布的最新《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公示表》显示,在简易程序一栏里仅名称中含有“沪港深”字样的待批基金有26只,在香港互认基金一栏中的待批基金达13只。预计目前市场正在发行、已经成立和正在审批的沪港深基金总数超过70只。

  融通沪港深智慧生活基金经理王浩宇表示,虽然近期市场上涌现出一批沪港深主题基金,但目前存量概念基金相对于整个市场的基金总量而言,还是相当小的部分。从细分方向看,沪港深基金的丰富程度还远远不足,随着深港通的开闸,投资者对港股市场的热情将不断上升,未来针对港股市场的基金种类和规模可能有更大的提升。

  私募行业参与热情高涨

  与公募相比,私募基金把握深港通机遇更加灵活多变。从最新进展看,目前部分国内私募基金正在认真研究港股市场的法律法规,市场环境及标的公司的基本面等,包括通过历史数据回测来反复验证自己的投资逻辑,并不断修正交易策略。玄甲金融投研总监衷亚成介绍,有私募基金正在为深港通修改老产品投资月度报告及重要提示,并在积极向相关渠道方路演以深港通为主题的新产品。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统计显示,截至11月28日,已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的2.33万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中,共有3786只产品可投资港股,占比超过16%。另据私募基金朝阳永续的数据,今年以来发行的可投资港股的私募产品有2538只,较去年总体发行量增长110.62%,涉及1537家私募管理人。其中,上海少薮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可投资港股的基金产品最多,达73只。

  目前,国内投资于港股市场的私募基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美元募集,直接投资香港等市场的基金,另一种为人民币基金,通过港股通和QDII进行投资。不过,由于国内QDII额度较为稀缺,大多私募机构主要通过港股通来掘金港股市场,如泓澄投资、世诚投资等私募机构均在今年10月份发行了1只基金,通过港股通布局港股。

  “此外,私募参与深港通还可通过设立香港分公司直接参与港股投资。”格上理财研究员孙雪介绍,今年以来,为布局港股等海外优质资产,耀之、朱雀、重阳等私募机构开始在香港开设分公司,并积极获取香港9号资管牌照(资产管理牌照),但由于获取牌照需要一定时间,更多的私募机构还是通过港股通以及QDII的形式参与香港市场。

  把握市场差异是难点

  尽管新机制给投资者更多选择,但基金公司在开发产品时不能忽视市场差异,必须防范风险。瑞天投资创始人叶鸿斌提醒,港股市场与A股市场至少存在3方面差异:一是投资策略差异。以打新与次新股博弈为例,港股中签率几乎可达100%,但是新股上市首日出现破发现象并不少见;而A股在打新新规下中签率几乎不到0.1%,新股上市后几乎均有超额收益。这一差异的原因是两地新股上市制度完全不同,港股采用注册制;二是投资风格差异。A股的小盘股近6年来均相比大盘股有一定超额收益。而港股的估值和市值成正比关系,大市值公司的流动性更好。根本原因是两地投资者结构不同,香港投资者更偏好行业龙头,A股投资者更倾向弹性大的小市值公司;三是事件驱动因素的差异。两地投资者对风险和公司治理层面的视角不同,可能造成同一家公司在同一事件影响下,在不同市场的表现截然相反。

  “从目前港股市场表现看,中小盘股票关注度提升,虽然估值并未明显反弹,但交易量已先行趋于活跃。”王浩宇认为,应辩证看待深港通投资机遇,严控港股短期获利回吐、外围市场因素累积带来的风险等对港股产生的冲击。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认为,短期看,投资者购买基金产品时应避免盲目乐观和对深港通利好因素的过分解读。一方面,由于深港通开通在市场一致预期之内,这种预期于前期市场中已得到较为充分的消化。另一方面,临近年底,市场仍将面临国内外诸多不确定因素,应谨慎看待相关基金产品。(经济日报记者周琳)

关键词:基金,深港通,投资者,差异

责任编辑:丁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