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财经频道 >> 风景河北 >> 燕赵图景

翟丽芳 黄一飞寻访平北铁骑兵(一)

来源: 河北电广传媒 作者: 2017-03-02 09:46: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寻访平北铁骑兵》由三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北电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河北电影制片厂、中共三河市委组织部联合摄制,片长140分钟。讲述的是抗战时期八路军察蒙支队骑兵部队的故事。该部队隶属于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平北军分区。

  平北军分区的活动地区为伪满洲国、伪华北、伪蒙疆自治政权结合部的北平以北、平承铁路以西、平张铁路以北的长城内外地区。至抗战结束为止,实际开辟和坚持的地区为:今属北京市的延庆县,今属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的怀来县、下花园区、宣化区、赤城县、崇礼县、张北县、沽源县、张家口市,今属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化德、商都县,今属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太仆寺旗。

  察蒙支队骑兵部队主要生活、战斗于平北沿坝和坝上草原地带。日本投降前,主要活动的地方为:今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的赤城、崇礼、张北、康保、沽源县,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化德、商都县,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太仆寺旗。苏联对日宣战后,察蒙支队骑兵配合苏蒙联军,向北向东挺进到了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锡林浩特市、镶白旗、正蓝旗、多伦县,并将其收复。

  与在较为富庶的华北、华中、华东平原驰骋作战的八路军129师骑兵团、新四军第四师骑兵团相比,察蒙支队骑兵部队所处区域为气候寒冷、地广人稀、群众基础十分薄弱、补给非常困难的华北平原向蒙古高原过渡地带,作战对象为日本蒙疆驻屯军、伪蒙疆政权所属军队警察、草原土匪。虽然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但察蒙支队骑兵部队在平北军分区统一指挥下,遵循毛泽东主席游击战思想,从无到有,经过失利坎坷,最终发展壮大,不仅对开辟、巩固、发展平北根据地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还因为苏联对日宣战后,通过与苏蒙军队协同作战,为我军解放张家口扫清了北路敌人,使得中共因控制了张家口,第一次拥有了战略后方和总根据地,并因为了解到苏联对中共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态度,上报中央,使中央结合冀东八路军曾克林部消息,将“向北防御,向南发展”的战略方针调整成“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全力争取东北,为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建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寻访平北铁骑兵》是国内第一部反映察蒙支队骑兵部队抗战经历的纪录片,具有开拓性;在结构上,采用复调咏叹的方式结构全片,具有浓烈的抒情色彩,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在故事推进上,更多地采用的是电影的叙事手法:全片没有一句解说词,而是通过简短的字幕提示和同期声、现场声推进故事,在纪录片的叙述方式上有所创新。

本片采访人物(按出场顺序排列)
高德强——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  馆长
张进中——张家口市赤城县民政局  副局长
温 井——张家口市崇礼区西狮子沟村  村民
杨青山——张家口市崇礼区检察院  原党支部书记
段洣恒——段苏权之子
李国欣——察哈尔历史文化陈列馆  馆长
郎 琦——首都师范大学  博士研究生
郑玉森——太原市警备区后勤部  原政委、党委书记
陈怀清——张家口市赤城县卞家堡村  村民
孔庆义——张家口市赤城县卞家堡村  村民
孟 智——张家口市赤城县马营乡民政办  主任
贾富海——张家口市沽源县  文化学者
韩祥瑞——张家口历史文化研究会  副会长
姚玉铮——张家口市崇礼区谷嘴窑村  村民
王占平——张家口市崇礼区南窑村  村民
卢兰生——张家口市沽源县西辛营村  村民
李吉敏——张家口学院文法学院  办公室主任
赵永江——张家口市崇礼区小高家营子村  村民
杨晓波——张家口市沽源县社保局  局长
柴书林——上海警备区  原副司令员
赖京立——赖富之女
陈 珍——张家口市沽源县广播电视局  原局长

踏雪追风的——闪电般的战马呦
立在那天际——那起伏的山岗上
勇敢顽强的——旋风般的铁骑兵呦
驰骋在那塞外——那野狐奔跑的地方

2016年5月,八路军察蒙支队支队长赖富之女赖京立向苏蒙联军烈士纪念塔敬献花圈。

  2016年春,我们偶然得知抗日战争时期的平北八路军中,存在着一支骑兵部队。1949年开国大典上的骑兵方阵就来自这支队伍。

  在此之前,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支抗日骑兵,我们一无所知。

  2016年9月17日,我们从石家庄出发,前往今北京市北部山地、河北省北部山地及高原地带,对平北八路军骑兵部队的事迹进行专访,希望对他们的生活和战斗有进一步的了解,我们尤其希望的是,还能见到健在的平北八路军骑兵。

  高德强:平北,从概念上讲,就是北平以北。东至承德,西到张家口,北到多伦、太仆寺旗,这一块儿统称为平北。用现在的行政区划来说,含15个县,包括承德地区的丰宁和滦平县;北京的四个半县,即昌平、延庆、怀柔、密云,以及顺义半个县;剩下都是张家口地区的,从京张铁路以东,京承铁路以西,向北一直到河北和内蒙交界的地方。这一块儿,总面积是25000平方公里。平北是个大的概念,是晋察冀的一个部分,当时属于聂荣臻领导的部队。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左二)。

  张进中:平北这块根据地是在敌人非常稳固的统治下,一点一点地,像虎口拔牙那样抠出来的,所以非常艰苦,叫敌后之敌后。平北根据地之艰苦,是其他根据地没法比的。举例来说,平西根据地是国民党部队撤退,日军没有完全进入的情况下,近乎一种真空地带,咱们红军改编成八路军以后东进,开辟出来的,在太行山区。

  高馆长:冀东那边儿,有过暴动活动,早就做了宣传了。平北这边,老百姓没有见过这个阵势,没有接触过任何的宣传和鼓动,相对来说,就比较原始。过去光听过名儿,听说过共产党和八路军,但生活当中没见过,没接触过。

  张进中:平北这一块儿,热河是1933年沦陷,其他地方大部分是1937年沦陷。1938年的时候,八路军第四纵队曾经有部队在这一块儿活动,但是没有建立根据地,没有成功。

  高馆长:八路军第二次进入平北是1939年。由刘国梁和张书彦他们领导的部队又来到平北。当时,我们八路军有纪律,叫做“放下笤帚就挑水,大爷大娘不离嘴”,给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八路军是爱护老百姓的。有了铁的纪律,有了迎合老百姓的心理,把和老百姓之间的军民鱼水关系基本上就牢固地建立起来了。建立起来以后,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老百姓过去所见到的兵都是抢老百姓的,到哪儿都是跟老百姓争食吃、争衣穿、争资源,没有见过像八路军这样来了后和老百姓打成一片的。这样一来呢,八路军在平北的后七村基本上就站住了脚。

  后来,因为1939年来的这些部队忍受不了平北的这种艰苦环境,就是没吃的、没穿的,最后还是又返回平西了,用我们的话说叫“水土不服”,他们又回到了平西去了。

  撤回去以后,老百姓情绪实际上也挺低落的。那时候,等于又群龙无首了。好不容易建立起一小块儿根据地,撤走了以后,又没了指望了。

  张进中:到1939年底,挺进军司令员萧克发表了一个“三位一体”的战略方针,就是“坚持平西,巩固冀东,开辟平北”。他决定用小部队渗透的方式,梯次进入平北。1940年的元旦,派了一支百人的小部队,叫平北游击大队,由钟辉琨带领,再次潜入平北。

  高馆长:这样一来,八路军才第三次又进入平北。开始的时候,还想着往北发展一下。过来以后,由于情况比较复杂,没能站住脚,只好又翻到后七村。在后七村,他们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帮助,那儿有抗日火种啊,因为有党员在那儿。联系上这些基本的堡垒户以后,八路军慢慢地发展起来了。

  温井:那会儿吃咸盐都没有,日本人不让弄,八路军弄都弄不着。那会儿都吃咸盐水,那个小盐的咸盐水。点煤油都没有,点红油。那会儿可困难了,那几年,咱们这儿。

  杨青山:你像抗战那时候,农村的人们秋天场里打点粮食,就在地里、沟渠里头刨坑,就往那个里头搁,家里不能搁。搁家里,敌人来,给闹走了,你就没得吃了。像我们那小村庄,30来户人家,大家伙养活了100来个羊、三四十头牛,都叫敌人抢走了。到春天了,老乡们该种地了,可没有牲口。

  特别是伪军们,比日本人还坏,他守家在地,见着什么东西也抢,你不给弄,他打你骂你,给你扣个帽子,拉出去去处理你。

  八路军1940年到赤城来了。那时候,人们叫敌人欺负的都没法活了,八路军来了,到村里组织自卫队,组织村干部这么着那么着,人们说是活佛来了,说八路军是活佛。

  “平北抗日根据地,本是八路军开辟,解放出父老兄弟,脱离敌人统治地”。脱离敌人统治,主要是唱这个。八路军领导到那儿就说:“注意群众,群众力量大如山!群众力量大如山!”男男女女都知道,群众力量大如山。

  段洣恒:真正开创平北抗日根据地的时间是1940年的1月3号,就是从挺进咱们这儿的后七村开始,一直到1945年的9月20号打下新保安,那是最后一战,一共的话就是五年零九个月、五年零十个月吧,两千一百个日日夜夜。咱们这地方确确实实是可以用“艰苦卓绝”这四个字来形容了。

  李国欣:平北这个地区正好是当时的三大势力的交汇区,一个是伪蒙疆政府,一个是伪满州政府,一个是伪华北政府,华北自治政府,这三个伪政权交界区,谁也要管,谁也要插手这个地方。

伪满洲国“皇帝”溥仪

  段洣恒:他们老来,这波伪满军剿完了,伪蒙军又来了,一会儿伪华北治安军又来了,就是他老不让你消停。你像别的根据地扫荡,五一大扫荡什么的,它都是有时间的啊,一两个月,那两个月就算长的了,中间它有间隙。这儿他一年恨不得用八九个月来搞你,弄得你没喘息机会。

  那故事太多了,讲一个故事:军区卫生部的肖部长来平北检查工作,到了以后就说,你们这个地方也不合规范,那个地方也不正规。我们卫生所的魏指导员就问,那怎么办?他说,你把各县的召集上来,我们办个班。魏指导员就通知各个县的卫生负责人来开会。当时为了保证肖部长的安全,还都是让他跟着正规的部队走。晚上的话呢,当时平北晚上能睡房里的炕上,就是很好的条件了,一般都是野外睡的时候多,而且一晚上转移两三次。睡觉时,不但不脱衣服,鞋都不脱。你看当时在平北的那些女同志,《挺进报》的那些女同志,都在说我们在平北没脱过鞋,晚上睡觉的时候。肖部长呢,还是平西那习惯,大脱大睡。好家伙,第三天就让日本鬼子堵到门口,穿着裤头就跑出来。大家就开玩笑,你那东西呢?你那枪呢?你那宣传笔记本呢?就穿着裤衩跑出来。后来没过几天,他走的时候,他说,你们平北太艰苦了。他说,你们已经搞成这样,就不错了。我们那个魏指导员就开玩笑:哎,会议通知都下了,要不你就开完会再走?他说,不用了,不用了,你们已经搞得很好了。

  张进中:咱们背后靠的就是海陀山,前面这个村叫石头堡,平北骑兵部队就诞生在赤城县石头堡村。1940年5月,敌人向海陀山区根据地扫荡,咱们主力部队平北游击支队,跳出敌人包围圈,到敌后继续打击敌人。段苏权将军当时是平北军分区政委,他率领一大队,大队长姬永明,从赤城黑河绕到独石口,住在麻地沟,准备攻打独石口。因为当时独石口的军情太严重,咱们部队比较少,打不下来。后来侦察发现,崇礼县狮子沟刚成立一个新据点,据点围墙还没有完全的建完,就决定百里奔袭狮子沟。

  到达这个据点,把它包围了以后,踹开大门就往里冲。结果第一个战士刚冲进去,就说有敌人。敌人开枪,这战士应声倒地,就牺牲了。

  牺牲的这一个战士是谁呢?就是平北双拥模范赵顺的独生子,叫赵尚文。赵顺有三个闺女、一个儿子。他把独生子送到部队,就在打这次战斗时牺牲了。后来赵顺的三个闺女还有儿媳妇又当了八路。他儿媳妇(即赵尚文妻子)是赤城县第一个农村党员。

  段洣恒:那一仗,据点里那日本鬼子叫小渡边吧,老百姓都管他叫小渡边,年纪比较小,二十一二岁,长个娃娃脸。那一仗打到最后,小渡边他们不投降,他是上了一个庙。

  张进中:后来一直到日本的指导官让咱们部队给打下了,这伙伪警察才都投降出来。

  崇礼区西狮子沟村后山山顶枯树。

  风吹荒草。

  巨大的黄土沟壑。

  伪警察署旧址外,一条狗向镜头跑来。

  公路边的伪警察署旧址。

  伪警察署旧址上房屋的屋顶。

  温井:五更,我记得一清二白。我五六岁,在家里正睡着。那个警察署地方不大,它是三间正房、两间东房,总共七个人,其中有一个日本人。把这个日本人打死了,叫小渡边。打死了小渡边,咱们就把他那个警察署烧了。八九点钟了,我爷爷出去,说打死了个日本人,打死了两个中国人,一个中国人叫赵连,一个中国人叫赵全。打死他们以后,咱们部队走了,敌人就调队,那个蒙古团就来了,那会儿,我们管它叫蒙古团(即伪蒙疆军)。

  崇礼区西狮子沟村长满荒草的山坡。

  段洣恒:那一仗缴获了大概有40多匹战马,大概有一挺机枪,就是在那个基础上成立了骑兵连。因为在坝上地区活动,你没有马是很不方便的,那都是旷野,步兵和敌人跑你是跑不赢的。我父亲说,既然这样,我们就成立一个骑兵连吧。

  张进中:40匹战马,带到赤城石头堡这个村,成立了平北游击支队一大队的骑兵连。

  为什么骑兵部队成立之初要选择在石头堡呢?就因为在海陀山区,再往北没有咱们的根据地了。当时的抗日根据地面积非常小,基本上在平北这一块就两块,一个是海陀山根据地,一个是丰滦密根据地,习惯上叫做延庆南山、北山根据地。咱们在崇礼那边是游击,敌人来扫荡了,跳出敌人包围圈到敌后去,打完游击了,最终还得撤回到根据地来。所以反扫荡结束以后,把部队拉回根据地成立了这个骑兵连。

  段洣恒:那个时候成立骑兵代价比较高。我父亲老说,养一个骑兵能养五个步兵,人吃马喂的,马有时候还闹病,因为有时候你对他不熟悉。另外训练骑兵那消耗也很大。那天我不是讲个故事,说当时有几个警卫员第一次骑马高兴地不行,觉得骑马那么威风,好家伙,让鬼子撵了两个多小时,回来以后,裆全都磨破了。说骑兵你们还干不干了?他们说,我们不干了,太苦了。

  张进中:一大队有骑兵连了,二大队也很着急啊,你有骑兵连,我也得建个骑兵连。

  段洣恒:没多久,熊尚林,就是咱们大渡河十八勇士之一,当时十八勇士里面他是连长,他是带队的么。现在大渡河那儿还有刻的碑,他的名字排在第一个,聂荣臻的回忆录里都有他名字。他后来带领二大队,打了大囫囵那个地方,也是坝上。

  土坡上的大囫囵伪警察署旧址。

  张进中:得到了50多匹战马,用这50多匹战马建立了一个骑兵排。

  段洣恒:我父亲又从老乡那儿买了一点,有些地主也有捐的,后来慢慢扩大。

  张进中:1941年,平北在龙关、赤城、崇礼的结合地带建立了龙崇赤联合县。因为发现在海陀山区不适宜骑兵活动,所以到1941年成立龙崇赤抗日联合县的时候,就把骑兵部队配属给了它,既归游击支队领导,又作为龙崇赤县大队武装,一直在活动在赤城北部的沿坝地区。到了1941年底,成立骑兵大队,大队长叫李忠志,老红军,副大队长是吴广义。两个大队的骑兵部队在合编为骑兵大队后,分别称为一连、二连。

骑一团时期的吴广义(左)与肖泽泉

  郎琦:平北骑兵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实现八路军向北发展。因为在草原上跟日伪骑兵作战,你步兵想跑赢他们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要实现能够在草原上跟日伪作战,必须发展骑兵,这是必然的。就跟我们现在似的,你在山里钻着,要想打城市,你必须得有坦克,必须有大炮,这是必然的。当时也是这样,八路军他不是说我就窝在这个山沟里,我就不出来了,我等八年,等日本投降再出来,他是一定要一步步地从巩固区到游击区,让游击区变成巩固区,让敌占区变成游击区,然后敌占区再慢慢地、一步步地变成巩固区,要不断地向北发展。你不可能永远钻在山里,他肯定要向外发展。向外发展,在那个年代,就只能是骑兵。骑兵发展以后,广大的北上草原,才能够被我们的军队所收复。另外,草原地区地广人稀,没有马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必须得有马。所以骑兵最重要的起源,还是咱们中国共产党这个要打败日本、收复国土的这个夙愿在里边,这样才最终抗日成功。

  高馆长:平北的骑兵连成立了以后,在初创阶段,也是挺艰难的。当时我们过日子就很苦,人吃的都费劲你想想,再加上这些牲口。这些牲口,你不喂它,它就没有战斗力,几天就瘦地不行了。除了人要吃要穿,牲口要喂,再有呢,人要穿衣服,要穿鞋,牲口也得钉掌啊。牲口没有掌,就等于人没鞋一样。没鞋,我们人是走不了道的,牲口要是没有掌,也不行。

  张进中:有了骑兵部队以后,那会儿这个地方没有马掌,很缺,后来一个是老百姓送,再就是破坏敌人的通讯线路,把电线杆上的瓷瓶,把它那个把儿拿下来,一个瓷瓶里的铁棍,正好可以打一个马掌。

  杨青山:骑兵大队是吴广义当副大队长。吴广义是哪里人呢?他是承德人,在旧中国那会儿,承德不是张作霖他们的地盘吗,他是张作霖部下,在东北军里当兵。后来跟着张学良他们,叫蒋介石给弄到西安去了。西安事变他也见过。东北军过来,蒋介石不叫他们抗战。他看不惯这个,他爱打日本鬼子,所以他就过咱们这面了,当了骑兵大队副大队长。

  我们本家三爷,他过去给吴广义做什么呢?三爷平时就是赶牛车拉点山货,做点小买卖。有一次吴广义跟他说:“你上赤城给我打几百副马掌,回来后,我给你粮食。”我三爷就拿着口袋,到赤城县城去,打了一百副马掌。马掌打好了,等出赤城南门的时候,叫大定门,让日本人的守卫查出来了。查出来以后,我三爷说:“我打马掌,是上口外去,那边儿有马有骡子,拿马掌到口外换点粮食。”日本人不相信他,说:“你一定是给八路军打的”,把三爷给弄到赤城监狱里头,坐了八个月大狱。坐了八个月大狱,三爷的头发长得挺长的。日本人正准备杀他呢,我三爷那会儿在赤城有个亲戚,那亲戚家有个女人叫玉灵子,她和一个日本指导官认识。我们本家那伯伯(三爷的儿子)拉着棺材去赤城,到了玉灵子家,一进门,他就哭。玉灵子说,你哭什么呢哭?那伯伯就把日本人要杀三爷的事和她说了。玉灵子听了以后说:“哎呀,不知道,把你爹弄去了,我们不知道。要是这么个话,他是好人啊。”玉灵子就去见了那个日本指导官。她跟那指导官说:“你们把我哥哥闹起来了?”听人家说,那指导官胡乱给写了俩字,拿到大狱,大狱就放人。让把三爷领回去了。就差一点,三爷就让日本人给杀了。

关键词:寻访,平北,铁骑兵

责任编辑:赵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