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专区 > 银行新闻 > 民生银行

中国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发展普惠金融是大势所趋

2018-01-24 17:27:25 作者: 来源: 长城网
分享:

  “发展普惠金融是大势所趋,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意。”1月24日,中国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在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网主办的第二届“人民财经高峰论坛”上表示,发展普惠金融面临多个关键约束,要构建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普惠金融是大势所趋党的十九大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无疑小微企业、三农、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都是发展的短板。

  郑万春认为,服务于上市领域的普惠金融既是补齐短板的手段也是发展的弱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的服务体系意义重大。

  “发展普惠金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意。”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使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动力,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而普惠金融是以有效满足小微企业的创新创业融资需求,处于三农健康发展,助力全面脱贫致富,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金融手段。同时,对地区及产业协调发展,绿色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再次,发展普惠金融是银行差异化竞争的自然选择。郑万春认为,当前经济从高速增长的阶段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金融脱媒和金融科技加快发展,银行业的竞争加剧,金融监管更加趋于严格规范,同业理财表外等业务受到抑制,银行业过去趋同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的模式受到了挑战,普惠金融最近成为各家银行实施差异化战略选择的自然选择。

  普惠金融面临三个关键约束

  目前,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相继都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城商行和民营银行结合自身的特色,实施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应该说,普惠金融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以小微企业为例,近年来贷款余额在稳步增长,截至到2017年9月末,全国银行业的金融机构,小微银行的贷款余额达到了29.6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5.19%,同比增长了15.68%,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58个百分点。随着制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普惠金融很可能成为决定银行未来竞争的一项重要的因素。

  不过,普惠金融的发展也面临三个关键约束。郑万春认为,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还是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根本原因是普惠金融面临着模式、信息和成本三个关键因素。

  一是普惠金融的商业模式尚不成熟,国际上用新的理念、新的模式和新的技术来探索金融的普惠化的模式,不乏成功的案例。比如说,孟加拉格拉米银行的小款贷款模式、美国社区银行模式、巴西的代理行模式等,这些模式在当地都克服了一些困难,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普惠金融提供了有益借鉴。

  但因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和信用环境的状况等不同,上述模式不能简单地照搬。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实际,我国发展普惠金融要重点解决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商业性的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在服务普惠金融的角色和分工,是决定银行开展商业可持续普惠金融的核心问题。二是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产品和服务模式,这将影响着普惠金融的覆盖率和客户满意度。三是银行如何以输血式扶持转向造血式的孵化培育,增强自我脱贫致富的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普惠。

  此外,普惠金融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比较高。普惠金融较难开展症结在于参与各方的信息不对称较高,从需求来讲,普惠性金融客户来讲,财务记录和信用信息部完整,抵押担保不足,风险抵御能力偏弱,导致融资难融资贵。从供给方来讲,金融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之上,信用缺乏引发金融排斥,导致商业性金融供给意愿不强。从第三方来说,我国信用体系还不健全,老少边穷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服务于小微企业、三农、低收入人群的抵押担保体系,资产担保公司和信用评级公司仍然比较缺乏,制约了振兴的过程。

  最后,普惠金融的成本收益不对称。以较低的价格让特困群体公平享用金融资源是普惠金融的基本要义,这就决定了其必须通过让渡一定的盈利来实现社会的福利性,成本收益不对称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制约,但现在的情况往往是普惠金融的受众都分布在金融基础设施薄弱甚至银行网点缺少的农村和边远的地区。银行要投入更多的网点的成本和经费的成本,增加的收益无法覆盖成本是一大难题。

  此外,普惠金融的客户风险抵御能力偏弱,恶意逃费债的现象出现概率很大,无形中增加了银行的风险成本。因此,找到成本较低、风险可控的服务模式是普惠金融持续发展的关键。构建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郑万春认为,要加强改革创新,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创新是金融服务永葆活力的不竭源泉,面对普惠金融商业运作,银行要解放思想,同时要坚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改造传统金融服务模式。”

  郑万春建议,要构建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普惠金融在商业盈利目标和社会责任目标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为此,商业银行一是按照条线块管理和银监会提出的五专的经营要求,设立普惠金融的事业部,下放审批全县,简化业务流程,缩短决策链条,降低服务链条,切实推进普惠金融落地生根。

  同时要创新求变,大力发展移动支付、智能头部等多元化的浸种服务,积极探索头贷联动,供应链金融在双创领域的利用,不断拓展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切实满足长尾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关键词:民生银行,普惠金融,大势所趋责任编辑:赵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