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财发现”

拍拍贷催收通知现朋友隐私 如何保护合法权益?

2018-05-27 07:16:51 作者: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分享: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周成洋认为,我们不仅要强调借贷平台在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时的责任,还要强调催收机构在进行催收工作时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同时也要强调借款人不能用“老赖式”的套路去逃避自己的还款责任。

  通过网贷平台借款后逾期未还,身边的朋友陆续接到包括银行卡号在内的催收信息。近日,四川乐山男子李轩,遇到这样一桩“怪事”。借贷平台拍拍贷称,与第三方催收机构有合作关系,并不清楚其具体“工作方式”。

  公民的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的?借贷平台称与第三方催收机构有合作关系,并不清楚其具体“工作方式”,这是否意味着借贷平台可以撇清自己的责任?那么,催收机构又该担负什么责任?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借贷平台可以称自己对催收机构的行为不知情,但是我们必须追究催收机构是从何渠道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因为这已经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催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一旦被定性就要承受相应的处罚。

  我们可以判断,催收机构大致通过两种不正当渠道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一是直接从借贷平台获取欠款人及其通讯录好友信息,二是通过网络平台购买欠款人及其好友信息。

  任何非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无论其初衷、动机如何,都须受到法律严惩。目前,通过调取手机通讯录信息,比对通过网络购买的个人信息,然后实施精准催收,是催收行业的惯用手法。实际上,借贷平台调取欠款人手机通讯录信息并不难,可借贷平台怎么使用这些信息却没有受到限制。如果催收机构是从借贷平台获取的这些公民个人信息,那么提供信息的借贷平台有关工作人员已经触犯法律。

  显然,一旦公民个人信息落到非法分子手中,后果不堪设想。催收机构掌握这些信息后,便有可能精准地进行骚扰、威胁、恐吓,甚至是拘禁他人。在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例中,就有因为违法暴力催收引发的命案:借钱未还男子遭催收者拘禁、受辱后跳楼自杀。

  毫无疑问,非法催收行为必须被制止,有关部门还应当加强监管,防止非法催收行为常态化。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借贷平台的权益问题。借贷平台的合法利益如何维护?尤其是一些借款人在具备还款能力的前提下,拖延还款甚至拒绝还款,我们又该如何制约和惩治?

  我们不仅要强调借贷平台在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时的责任,还要强调催收机构在进行催收工作时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同时也要强调借款人不能用“老赖式”的套路去逃避自己的还款责任。如果我们只是单方面强调借款人的“弱势”地位,无疑也会陷入认识误区。所以,我们强调的是,要保护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拍拍贷,催收通知,朋友隐私,合法权益责任编辑:李晓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