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专区 > 财经热点

【我是雄安建设者】王英俊:做雄安新区不眠灯火里最亮的那束光

2019-04-01 09:22:31 作者: 来源: 长城网
分享:

  编者按   2019年4月1日,是雄安新区设立2周年。两年来,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交付使用,白洋淀治理、“千年秀林”工程、京雄城际高铁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智能、绿色、创新的新区已经呼之欲出。今天,让我们走进这片热土,走近为新区建设夙兴夜寐夜以继日挥洒青春耕耘梦想的他们——

王英俊(右一)带领团队运用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监测白洋淀水质。雄安生态环境局供图

        长城网讯(记者 张青果 王林红 信贺宁)“没人让我们加班,但是活儿赶着呢,大家都在这么干。”3月25日晚上10点,王英俊仍在电脑前忙着整理分析检测数据。

  作为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大气土壤辐射环境管理科副科长,他主要负责土壤污染防治、固(危)废管理、辐射环境安全管理、生态环境监测、污染源普查等工作,曾获全省环保系统先进工作者(市级劳动模范)称号。

  2018年5月16日,全国首个地方“生态环境局”——河北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挂牌成立。2018年5月20日,“90后”王英俊就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绩被遴选上岗。

  “雄安新区一设立,我就密切关注着新区规划建设的一举一动。梦想可以投身到新区建设中来。”王英俊说,来雄安后,发现雄安新区一切都是新的,新区生态环境局的工作也一样,需要更多知识和探索。王英俊便利用晚上和早起时间加紧学习。“不学习,工作没法开展。”他说。

  他身兼数职,对接7个部门,协调开设固体废物管理平台雄安新区端口,协调指导三县188家企业进行申报登记,实现了申报率100%、全省排名第一的目标;还接管三县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通过昼夜奋战,实现三县33个乡镇入户率100%、入网率100%。

  新区的各项环境治理措施必须有监测数据做基础,但历史数据短缺,一直没能对水、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系统分析,王英俊主动承担了这项任务。白天正常开展事物性工作,夜间带领团队反复推敲测算,对1万多个数据逐个点位、逐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绘制出2012年到2018年白洋淀水质历史变化曲线、折线、柱状图,分析水质变化原因、找到问题解决路径。在大气环境方面,建立了覆盖新区33个乡镇的秸秆禁烧监控系统,建立30个乡镇小型空气站,对19200个数据进行分析,为新区科学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还带领团队率先在全国应用5G技术,开展“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演示环境搭建工作。

  雄安新区是国家级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的试点地区,但有色金属、制鞋等安新县传统产业积存了大量工业固废。王英俊发挥专业优势,建立了“一处一策”清单,助力处置单位圆满完成唐河污水库一期工程13.46万吨一般固废的清运工作。还积极推进安新县积存下脚料处置进度,完成了约33万吨的下脚料等积存固废清运任务。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完成了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和农产品样品调查分析、重点行业企业信息收集和风险筛查等工作,为全国范围内详查工作的实施提供了经验模式。

  “有幸参与千年大计建设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治理,我愿意做新区不眠灯火里最亮的那束光,为建设新时代生态文明典范城市贡献青春力量。”王英俊说。

关键词:雄安建设者责任编辑:赵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