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保险专区 > 保险新闻

防范非法集资,警惕高利诱惑

来源: 长城网综合   2020-09-21 17:25:00
分享:

  【案例简介】

  据悉,投保人张女士向当地保监局投诉,称其购买了某保险公司年化收益12%的某种理财产品却被某基金公司用于投资。

  原来,保险销售人员王某于去年向张女士推荐了一款年化收益可达12%的理财产品,张女士以为是保险公司的产品,未详细了解便同意办理。 一年后,王某称资金出现问题,本金无法给付,此时,张女士才发现,用于理财的资金并未交到保险公司,而是被某基金公司用于投资,该基金公司因涉嫌非法集资已被公安部门立案侦查。

  【案例解析】

  所谓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个别保险从业人员利用工作便利获取客户信任,公开宣传一些非法集资项目,甚至约定介绍其他人加入可获取额外收益;集资者大都采取先支付利息、到期支付本金或继续滚存的方式,给予或者承诺给予出资人高额回报。

  【案例警示】

  那应该如何远离、防范非法集资呢?

  第1步:认清主体资质。看清所购买产品的发行机构是哪些机构,发现是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的,可拨打相关机构的客服电话咨询,或登录其官方网站查询有关情况。

  第2步:看清销售人员身份。目前,保险公司大多禁止营销员推销基金、债券等非保险理财产品。营销员推销非保险理财产品,多是假借公司名义,为了谋取自身利益,产生纠纷后往往难以兑现,建议客户购买前拨打保险公司客服电话核实相关情况。

  第3步:辨别产品真伪。保险消费者要看清销售产品是否真实、合法,产品是否获得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销售的产品是否有规范的合同文本及签章;是否出具正规的发票等缴款凭据。

  第4步:关注收款账户。发行主体与收款机构账户应保持一致,若发现收款账户与签订合同的机构不一致,尤其是收款账户的户名为销售人员或其他个人时,应提高警惕,谨慎划款。

  第5步:理性看待收益。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冷静分析销售人员推销的“高额回报”投资项目,自觉抵制各种诱惑,避免上当受骗。 (平安产险河北分公司)      

关键词:防范非法集资,警惕高利诱惑责任编辑:赵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