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河北发展框架确定 用创新发展促绿色崛起
制图/展茂光 近日,装配工人在检测婴幼儿配方奶粉自动化生产线。“创新发展”将成为贯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今年初,河北旗帜乳业6万吨婴幼儿配方奶粉一体化项目落户张家口市察北管理区。该项目是集自主研发、自我发展、产加研于一体的世界一流农牧综合体。本报记者耿辉摄 12月17日至18日,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在石家庄举行。 探讨如何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促进河北更好实现绿色崛起,成为本次会议最主要的内容。 会议认为,前不久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鲜明地提出了“创新驱动”,河北也要把“创新发展”作为贯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 会议认为,河北需要使增量的增长快于存量的压减,借鉴国内外化解危机的经验,靠创新发展突出重围,杀开一条血路,闯过结构调整的深坎陡坡,打造经济升级版。 创新发展方式,主动适应新常态 “河北转入新常态后的趋势性变化更为明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加大创新力度。”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与会者意识到,河北正面临多年来少有的压力和挑战。 曾经引以骄傲的传统支柱产业出现了产能严重过剩,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污染的倒逼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一些新兴产业刚刚起步,还未能挑起经济发展的大梁。 专家解读认为,当前的河北,既面临全国“三期叠加”的普遍矛盾,又面临结构性矛盾突出、大气污染严重的特殊问题,适应新常态压力更大、任务更重。 如此背景下,研究部署2015年的经济工作,本身就需要创新思维。会议把新常态下的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比喻为“拆房子”与“盖房子”,提出要使盖房快于拆房,就要创新盖房的办法,搞工厂化生产。 河北不改变“两高一低”的传统产业结构,就没有出路;不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眼前的日子就过不下去。复杂的局面之下,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良性互动,创新发展成为河北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必然之举。 会议认为,创新发展的精髓,是不走老路,是跨越式发展,并对经济发展各个方面作出了思考。 区域如何发展是这次全省经济工作会议讨论的重点之一,而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这次会议提出学习发达地区,不能走先是什么“鸟”都养,再搞“腾笼换鸟”的老路,而要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往上跳,发展他们正在发展的产业,后来居上成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培育环京津地区新的发展增长极,也不能被动等待北京的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而要善于把京津的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自己的产业优势,使河北这个京津的“大农村”成为最具活力的都市连绵区。 创新发展,融入各项产业,也有了不同要求。 部署明年的经济工作,服务业被置于各项之首。其中,会议提出:“服务首都,不是无偿作出牺牲,而是要像抓工业一样抓服务产业,善于把首都的服务需求变成河北的服务产业,把首都的消费需求变成河北的产业优势。” 创新发展意味着工业转型升级,不能按部就班走完中期走后期,再去搞后工业化,而是要两步并作一步走,建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绿色、循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农业发展,也不能只注重追求产量增长,搞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而要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转变,形成新的业态、新的布局、新的模式、新的服务体系。 在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具体部署中,落实好河北钢铁产业调整方案将是2015年产业优化升级的重头戏,除了要加快石钢搬迁、唐山渤海集团搬迁、武安钢铁企业退城进园,还要推进首钢二期、承德钒钛基地项目前期工作。相应的,明年压减产能的任务相对减少为:粗钢500万吨,水泥600万吨,平板玻璃300万重量箱,压减煤炭消费500万吨。 在农业上,要求每个县市建设一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要推进省级现代蔬菜产业园等园区和基地建设,抓好50个乳粉用奶牛场和肉牛养殖场建设。 创新发展,会议就城乡建设也提出了新思路。 在县城建设上,不能简单复制外延扩大的模式,而要建设具有反磁力的宜居宜业的明星城镇。美丽乡村建设也不是简单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活方式,而是要作为旅游休闲产业来打造。 会议提出,加强城镇建设,力争明年全省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完成2100亿元,对设区城市、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及污水处理率分别提出要求。 将创新发展的思路融入污染治理,会议认为不能被动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以最先进的技术从源头上改变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以抓产业的办法抓生态治理,努力从全国污染最重的省份之一变成全国生态最好的省份之一。 在此方面,明年我省要做的事很多。其中包括,出台大气污染深入治理三年规划;改造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加快建设洁净煤配送中心和供应网络;全部淘汰黄标车,重点在设区市公交、出租车行业推广新能源车…… “一个清醒的领导者,必须善观大势、具有战略眼光,走对道路。”会议强调,我们务必把握发展大势,通过创新驱动,以最少的消耗获得最大的增长,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以最少的排放获得最大的效益。 六个抓手力促产业创新落到实处 “从河北看,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是产业的创新驱动。”会议把“有中生新”、“无中生有”分别进一步形象地总结为“让老树开出新花”、“让新芽长成大树”。 专家认为,创新驱动,说到底是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在传统产能过剩情况下,很多人觉得找不到新的增长点,事实上,新的增长点就在新型四化之中,且大量存在、潜力巨大。 会议分析,当前,农村公用设施投资严重不足,城市公共设施需要更新改造,传统产业亟须优化升级,新兴产业规模偏小,服务业发展空间很大,生态环境急需修复治理,这些潜在的需求如果能激发出来并拉动供给,就会成为新的增长点,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会议确定了产业创新发展的六大抓手: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重点项目、关键技术、技术联盟和智慧城市。 重点企业、园区、项目一直以来就是各地促发展的主要抓手,在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这些抓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其中,当务之急是抓一批成长性好的企业,因为这是拉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的新鲜血液和希望所在。欣意电缆、晨阳水漆等一批市场容量巨大的企业和项目被重点提及。 为了让企业感到政府的扶持“解渴”,政府部门服务水平还要进一步提升,要在资金、用地、技术、市场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帮助上市融资、收购并购、推广产品,使之尽快成为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旗舰型企业。 园区方面,省里将支持各设区市建设一个省级以上高新区,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此外,各级园区都要按既定方向,吸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 项目投资方面的新指标是,明年和今后几年,产业项目投资增长要保持在20%以上,每年10亿元以上的项目要搞到1500项。指标要被分到市县和部门,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抓关键技术,比如要引导和监督钢铁、水泥、玻璃、电力等行业引进和使用最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实现“近零排放”的目标。省有关部门还要进行专题研究,搞清楚关键技术的需求和引进的路线图。 建设技术联盟则被寄希望于解决部分企业自身实力不强的问题。资料显示,全省5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有380多个。其中,相当多的企业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条件不足,单靠自身难以攻克技术瓶颈。会议提出,下一步,凡是产业园区以及有产业集群的地方,都要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建立多种形式的产业技术联盟。 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会议要求,各地要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加强研究谋划,先从11个设区市抓起,有条件的县城也要加快推进。其涉及的内容包括,重点领域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交通、水电气热供应等市政管理,医疗、教育、社会保障、治安管理等公共服务,都要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带动研发设计及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河北的高速公路里程排全国第2位,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也要走在全国前列。”会议提出,要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摆在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样高的位置。建设需要投资,会议提醒要创新思维,可以考虑用市场换产业、换服务。 会议认为,当前省市县大都明确了自己要抓的重点产业,但问题是怎么把一个重点产业搞上去?无非是选好终端产品、筑好专业园区,请来著名企业,谋划重点项目。 “重庆就是6000万台笔记本电脑,河南就是1亿部手机,把整个信息产业撑起来了。”会议分析认为,一个产业没几个市场容量大、带动力强的终端产品,整个产业就形不成气候,提醒各地要围绕终端产品定园区、请企业、上项目。 靠改革提高创新要素保障能力 “发展靠创新驱动,创新靠改革驱动。”会议提出,明年河北的改革,要着力解决影响创新驱动的机制体制问题,使改革举措转化成发展动力。 全省每年至少推动100家企业到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三年内也要争取达到100家——围绕“激活资本市场”,会议提醒市县领导和企业经营管理者,今后一个时期,要把上市融资作为重点来抓。 专家解读认为,破解资金难,河北的视野正在开阔,过去只盯着银行这一类机构,现在则不同了,股票融资、公司债、可转债、分离债、中期票据、企业集合债券等许多新的金融工具正在得到利用,特别是门槛较低的“新三板”,正在得到重视。会议透露,省里准备给每个设区市配一名金融部门的挂职副市长。 财政资金的使用也有了新的方向——由直接投入向间接投入转变,由无偿拨付向股权引导转变,由分散使用向重点扶持转变,通过拨改投、拨引贷、拨改保、拨改补、拨改奖等方式创新,实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效仿中央成立的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及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河北将积极发展股权投资,支持重点产业发展,拿出25亿元设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股权投资基金,下一步还准备设立省级电子商务等股权投资基金。 “事实上,土地真正紧张的是一部分平原县。”会议认为用活土地政策,创新思路和方法,可以破解土地方面的要素约束。这些政策包括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可采用的方式有村庄合并、农村改建、在城镇附近建设新社区等。据了解,山东挖潜指标省内有偿调剂使用,江苏工业用地租让结合,湖北城镇土地使用税与集约用地挂钩的税收调节机制等,已经纳入河北视野,将认真借鉴参考。 会议认为,要明确一个新的理念,河北不存在缺技术、缺人才的问题,北京的技术人才就是河北的技术人才。 专家介绍,北京的技术成果只有1%到河北转化,50%以上到浙江、珠三角区域转化。借助京津优势,河北不要把眼光只盯在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上,更重要的是放在引进科技和人才上。 直击问题的本质,专家认为,科研与企业的结合,一直讲的都是机制体制障碍,其实没那么复杂,就是一层股权的窗户纸,只要捅破这层窗户纸,科技就会像井喷一样喷发出巨大的生产力。 着眼于用好京津技术人才资源,会议提出把“技术人才股份制”作为重要政策,力推技术资本化、人才股份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转让获得收益的比例,让科技、人才资源最大限度地为我所用。科技部与省政府每年在北戴河举办的科技成果展览,被重点提及,会议要求各地都要到那里去淘宝。 “从我省情况看,创新驱动必须走捷径,捷径就是开放。”会议提出,我们要进一步坚持改革和创新两轮驱动,坚持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互促进。 会议分析,当前发达国家政府和企业资金匮乏,不得不折价出售资产筹措资金,期股权、设施、人力资本等相对便宜,能源资源等大宗商品价格走低,为我们开展国际并购、吸引海外人才、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就此,会议要求,明年省市县都要到国内外去请大老板、行业排头兵来河北投资兴业,收购优质企业、营销渠道、核心技术、关键设备,吸引一批高端人才。
|
关键词:创新发展,绿色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