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寿险渠道 新华保险逆境求生阻碍多
随着经济社会环境变化和行业快速发展,我国保险销售渠道面临诸多瓶颈和问题。这种严峻的形势迫使了新华保险在2013年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而在改革过程中,管理者感慨颇多,如果不改革,那么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没有回头路,另一条快车道。事实证明新华保险加快保险销售渠道创新发展,进行保险渠道改革,增速达到了160%。 从渠道上看,个险逼近银保 2011年银保渠道收紧以来,各保险公司纷纷作出向个险转型的业务规划。新华保险是四家上市保险公司中对银保倚重最高的一家,转型的压力亦最为艰巨。数据显示,2010年银保对新华的保费贡献高达67%,在转型的推动下,2011-2013年呈逐年下降态势,占比分别为60%、53%和52%。而个险业务占比则呈逐年上升态势,2010-2013年分别为31%、38%、44%和46%,与银保的差距不断拉近。 我们认为,随着新华融资成功后偿付能力充足率提升以及银保渠道的再度收紧,其个险业务的保费贡献将进一步提升。事实上,与同行相比,新华个险提升的空间依然巨大。根据各公司报告口径,2013年国寿、太保和平安个险业务占比分别为61%、61%和90%。 从缴费期限上看,期缴率有所下滑 从承保业务端上看,新华唯一的缺陷是期缴率指标近年来呈恶化态势。2013年公司个险首年期缴率为84%,银保首年期缴率为13%,均创下2008年以来新低。其原因在于保费负增长压力下,公司上下为了冲保费,加大了趸缴产品的推广力度。事实上,趸缴产品无论对于公司还是对于营销员个人都是低价值的,在保费增长压力小情况下,都愿意推广期缴型产品。2014年1-4月新华保费增速居四家公司之首,且鉴于价值增长战略的执行,我们认为期缴率有望拐头向上。 投资端:底子最薄、弹性最大 投资收益率提升是当下投资保险股的核心逻辑,新华保险弹性最大。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资产配置结构调整意愿最强。近年来保险公司投资渠道逐渐放宽,险资投资品种逐渐多。但是,对于新华保险而言,由于偿付能力充足率过低,投资范围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尽管通过上市前的定增和IPO融资使得偿付能力充足率提升至监管要求,但资产配置的束缚在投资收益率指标上还是较为明显:股票市场牛市时,股票投资受限;固息类收入提升时,非标投资受限。数据显示,2009-2013年,无论净投资收益率还是总投资收益率,新华均低于同行,没有体现出寿险公司应有的投资优势。 随着偿付能力充足率达到监管要求,新华在高收益品种的拓展上表现相当积极:1)降低现金、银行存款等低收益品种的占比,2013年末,现金及其等价物占总投资资产比例为3.38%,系2008年以来最低,定期存款同比下降约6个百分点至29.68%;2)提高高收益的品种的配置,如债权型投资占比提升约7个百分点(新增部分主要为是项目资产支持计划、信托计划、理财产品和债权投资计划)、长期股权投资提升从2012年起步至2013年末已占比1.7%、其他投资提升0.6个百分点至3.8%(新增部分主要是保户质押贷款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二是投资收益率的提升对利润贡献的传导机制最顺畅。由于采取保额分红模式,新华保险沉淀在体内的投资资产规模相比其总市值比例最高,以2013年末数据为例,新华为678%,而国寿为432%、太保为397%、平安为372%。由此可见,投资收益率的提升,对于新华而言弹性最大。 投资收益率的提升开始体现在财务报表上。2013年总投资收益率4.8%,较上年同期提升1.6个百分点,而2014年一季度年化总投资收益率进一步提升至5.1%。 发力健康和养老产业,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 作为转型价值增长的组成部分,新华提出战略规划拟加大健康和养老产业投资力度,并筹建养老险公司,此举契合当下保险业发展趋势,或迎来新一轮高增长。 市场需求巨大,发展速度较高 养老产业潜力巨大 中国正在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数据,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已经由2001年的7.09%上升至2010年的8.29%,到2050年该比例将提高达到24.4%。 |
关键词:新华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