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的“托孤使命”
昨日,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没有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周五公布这一消息。 此前一天,外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资本项目逆差5595亿元人民币(912亿美元),资本出现大逃亡。而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已在过去7个交易日中6次逼近跌停,趋势性贬值的预期开始冒头。更早先,制造业PMI指数为49.8%,27个月后跌破50%的荣枯线。外汇占款的暴减,让降准没有了后顾之忧。实体经济的疲弱,让降准变得时不我待。 这是国内情况,国外情况更是烽火连天。欧央行退出万亿QE计划,澳大利亚、印度等周边国家央行纷纷降息,货币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央妈”要给自己套几个救生圈。不害人,也得自保不是。 去年11月“央妈”降息以来,关于何时第二次降息以及第一次降准,就成为市场热衷讨论的话题。事实上,央行在过去这段时间的任何节点降准降息,都有从A到Z的理由可供分析。央行的心思实在难猜,因为她操心的事情太多。 所有人都在大谈春天来了,大谈“央妈”派红包,说来说去都是股市楼市那点事儿,谈到实体经济都有点气短。 进入2015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减,依然需要稳增长。面对通缩风险,央行降息降准,释放流动性,货币托底,始终是个大概率的事件。尽管释放的流动性可能大部分进入资本市场套利,在资本市场空转,但哪怕是残羹剩水流到实体经济,也是有总比没有好。现在的情况跟2009年仍有不同,银行没有被逼着把钱贷出去,尚没有出现对各种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门户大开的可能性。 降准之后,人民币进入贬值通道。贬值不利于离岸市场持有人民币资产,对于人民币国际化不利。贬值对出口有利,增强出口企业的价格竞争力。同时,大宗商品的“四大天王”,原油、煤炭、铁矿石和铜,都处于历史性的低位,对冲了因人民币贬值而带来的进口价格成本增长。但因为处于全球性的货币贬值环境,人民币的贬值是一个相对效果。 这就是“央妈”降准的AB面,内忧外患叠加而来,新一轮泡沫周期也是不用遮遮掩掩的了。降息也好,降准也好,货币刺激之外的财政刺激也好,都是“以时间换空间”的思维产物。经济下行,外需充满不确定性,人口红利消退,改革红利仍未喷薄,投资牛市再而衰三而竭,消费牛市苦候不至,创新创业仍未挑起大梁,这就是新常态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货币要宽松,利率要压低,等着新的增长点接过旧常态的衣钵,实现新旧交替,实现更健康的增长。 这是一场赛跑,跑输了,泡沫接管经济,杠杆成为堰塞湖;跑赢了,创新、消费和服务业接管经济,货币宽松政策完成了“扶上马送一程”的托孤使命。因此,降准和降息已不新鲜,重要的是,改革开始跑了吗? |
关键词:人口红利,PMI,QE,央妈,实体经济,四大天王,跌停,离岸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