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互联网金融“鲇鱼效应”可期
【中国经济时评】互联网金融“鲇鱼效应”可期 《中国经济周刊》特约评论员 葛丰 风生水起的互联网金融开始引来重量级选手入场。近期包括工行、招行等在内的传统银行纷纷推出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其原本简单的网上银行也开始不断延展至电商平台等全面金融服务平台。 这种由增量促存量的改革路径符合发展规律,其正在显现的“鲇鱼效应”料将在未来时期不断深化与扩展,依据在于: 首先,银行传统盈利模式正在面临环境变迁的严峻挑战,这主要体现在内地银行业连年高速增长的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信贷扩张与高存贷利差。但现在的情况是:一则伴随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速,银行可坐享的存贷款利差不仅已经在快速收缩,而且更重要的是,目前利率管制的最后一环——存款利率上限也正在逼近最终放开的时间窗口;二则伴随“金融脱媒”进程加速,银行供给端的存款增速,以及需求端的贷款增速,都将出现难以逆转的下行趋势;三则伴随我国经济逐渐步入转型升级“新常态”,支撑社会融资总额快速攀升的企业投资意愿也将转入平稳阶段。故此综合判断,内地传统银行业亟须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与盈利渠道。 其次,新兴互联网金融正在对传统银行业构成实质性全方位的挑战。这主要体现在互联网金融不仅在理论上已被广泛认可为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乃至整个生活方式)形成颠覆性的深刻挑战,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此前基本处于“草根”状态的互联网金融取得了非常惊人的增长幅度。譬如有报告显示,2012年至2014年,我国P2P贷款规模从60亿元急剧增加至830亿元人民币,预计今年P2P贷款规模还将增长180%。因此,内地传统银行业必须尽早认识、适应、融入这一新经济、新金融格局演变。 第三,中国国情与金融行业的双重特殊性,决定了传统银行业可以在互联网领域后发先至。这主要体现在专就后者而言,金融机构破产具有巨大的外部不经济性,同时金融行业高负债、高风险的特征,使得金融业本就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效应;此外,中国尚需进一步提高的金融监管水平以及较低的社会诚信水准,进一步使得规模与规范先期构成了传统银行类金融机构决胜互联网金融极为显著的比较优势。 当然,传统银行业因“鲇鱼效应”加速进军互联网金融,并非就此坦途一片。他们在此全新领域可能碰到的问题,有些来自业务本身固有的特点,譬如互联网金融小而散的规模分布,使得风险与成本控制更为不易;有些来自于外围生态尚有不足,譬如互联网金融格外倚重的征信系统与适度监管,目前还在探索完善。此外,除了这些外源性的问题,传统银行业要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宏图大展,尤为需要正视与克服的,更在于其自身因改革未竟所致的创新动力不足、市场导向不够等痼疾,但这反过来,又会促使互联网金融“鲇鱼效应”在问题导向下更多、更快发挥作用。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关键词:鲇鱼效应,金融脱媒,金融发展,金融监管,互联网领域,金融行业,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