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保交所预计年内获批 中国版“劳合社”进阶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作者: 杨泥娃 2015-06-12 10:03:53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中国版“劳合社”

  尽管筹建保交所的具体方案和模式并未公布,但纵观国际保险市场现有的保交所模式来看,业内许多人士都认为打造成英国“劳合社”模式的可能性很大。

  英国“劳合社”作为保交所的开山鼻祖,一开始仅仅是一家港口上的咖啡馆,供许多商人和保险者在此交易,继而发展成为会员制的保险交易场所。其运营模式是只对注册会员提供服务,本身不接受保险业务,只为其成员提供交易场所。

  而美国也曾在1980年参照“劳合社”模式打造了保险交易所,但经营了7年后却宣布解散,而后发展成为纽约巨灾风险交易所。上述业内人士认为美国版的模式其实并不适合于中国,“如果采用纽约巨灾风险交易所进行保险风险证券化,但目前我国巨灾风险证券化还处于理论论证阶段,因此成立与此相关的保险交易所可能性不大。”

  徐晓华认为上海保交所将会类似于英国“劳合社”的模式进行两方面运作,“一方面是对于保险公司的非寿险业务来说,大型商业保险的交换和风保等这样业务适合到这个平台来做,另外就是个人的寿险保单质押、贷款等都可以做。总体上来说有利于保险业搞活,有利于保单灵活的流通和变现,都会发挥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他也指出,英国“劳合社”可以进行个人的会员制注册,然而在中国不允许个人经营保险业务,因此上海保交所将会是中国版的“劳合社”。

  上述业内人士也表示:“上海是希望建立一个拥有足够多的会员、更多的创新型险种以及活跃交易量的保险交易所,同时中国的保险市场足够大,无论是再保险还是航运保险,深度和广度也还不够,自贸区又是一个载体,可以孕育各门类的保险。”

  但如何真正实践中国版“劳合社”恐怕还需保交所落地后的继续探索,徐文虎认为:“保险交易具有相当的创新成分,但目前还没有完全现成的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从机制、交易模式到功能定位方面都面临着很多问题,只能在具体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调整。”

 

关键词:保险,劳合社

责任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