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磊解读降息降准:针对短期波动实施相应调整是必要的
人民网北京6月27日电 (李海霞)27日晚间,央行宣布同时降息和定向降准。央行研究局局长陆磊对此回应称,人民银行自6月28日起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改变了以往交替运用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的操作方式,体现了对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稳定的充分权衡。 央行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对“三农”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二是对“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三是对降低财务公司存款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进一步鼓励其发挥好提高企业资金运用效率的作用。 此外,与降准同步进行的还有降息。央行宣布,自6月2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8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陆磊认为,此次央行同时降息和定向降准有三大基本特点: 一是数量型工具与价格型工具同步运用。人民银行自6月28日起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改变了以往交替运用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的操作方式,体现了对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稳定的充分权衡。 二是总量性政策与结构性政策并举。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意味着总量性宏观调控,而定向降准则专门面向为“三农”和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针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致力于结构优化。三是预调与微调兼顾。货币政策作为逆周期宏观调控,主要针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 从经济运行看,2015年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4%,工业增加值增长6.1%,出口增长-2.8%,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但稳增长压力依然较大,从前瞻性角度出发,有必要进一步实施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以支持经济稳定增长。 从物价看,2015年5月CPI增长1.23%,PPI仍然处于-4.61%的历史性低位水平,为货币政策调整提供了调节空间。因此,此次0.5个百分点的定向降准和0.25个百分点的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符合经济运行和物价稳定的基本要求。 为何央行此次“双管齐下”进行调控?陆磊认为,“稳增长和调结构”以及“维护金融市场流动性”是此次央行调控的目的所在。 其一、以稳增长和调结构为经济运行提供良好政策保障。存贷款基准利率降低为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稳定企业和居民投资与消费预期提供了政策支持。 央行数据显示,2015年5月,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16%,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91个百分点。 “考虑到通货膨胀率持续下行因素,仍然有必要实施利率下调。定向实施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为社会金融资源更多更好地进入‘三农’和小微企业提供了正向激励。”陆磊说。 其二、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前期宏观调控成果。数据显示,2015年5月,广义货币增长10.8%,贷款增长14%,接近或超过了上年同期水平。 “这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前期成果是显著的,但仍然需要货币政策有效引导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稳步增长和结构调整作进一步努力。”陆磊说,“为进一步实现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目标,针对短期经济波动实施相应的政策调整是必要的。” 其三、从金融市场流动性角度科学选择政策工具。陆磊说,此次政策调整并未普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主要考虑是6月末预计银行体系超额准备金保持在3万亿元左右,货币市场利率达到历史低位。“因此,更多地通过降低下调利率以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结构,是政策调整的重要出发点。” 陆磊认为,央行进行此次调控无论从短期来看还是从长期来看,都是非常有必要。 “从短期看,此次政策调整致力于稳增长。货币政策作为逆周期宏观调控手段,应对2015年上半年经济波动和金融体系流动性变化作出预调和微调是必要的,为下半年经济金融在合理区间运行奠定了流动性基础。”陆磊说,“长期看,此次政策调整有利于促改革。存贷款基准利率持续下行和定向降准有利于为‘十三五’时期金融改革提供更为充分的政策空间。” 陆磊表示,2015年下半年是宏观经济企稳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性历史时期,是“十二五”收官和“十三五”开局的承上启下关键性时刻,有必要为国民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去杠杆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同时,陆磊也认为,定向降准和降息的主要功能仍然是通过增加金融体系流动性、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以实现经济稳定运行,仍然需要微观审慎监管、金融业市场准入和直接投融资政策支持等一系列改革与发展举措向配合,才能使我国融资结构更趋合理。 |
关键词:陆磊,存贷款基准利率,央行,三农,存款准备金率,短期波动,货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