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惧压力深挖互联网金融资源拼玩平台战略
人民网上海7月8日电(魏倩) “银行确实面临极大的压力,为适应趋势,都在做一些产品和渠道的创新。”7月7日,分管零售业务的浦发银行副行长姜明生对记者坦言道。 浦发银行当日宣布推出“SPDB+”互联网金融平台,将串联和整合集团内银行内银行、基金、信托等资源,提供与线下无差异的服务。 自银行借助互联网金融转型以来,除了初期相继推出“宝”类产品、微信银行等外,平台战略趋势明朗,据本网记者梳理,包括中国工商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宣布推出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其中一些银行是数个平台交叉进行。 日前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力挺互联网金融,要求全面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能力和普惠水平,鼓励互联网与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的融合创新。 平台战略渐次清晰 在互联网公司各种“宝“类产品等冲击之下,近两年来各大银行纷纷布局互联网金融,从微信银行、移动支付、P2P、直销银行到电子商务等都有涉及,试图找到理想的商业模式与切入点,不过到今年平台+品牌提法愈加明确。 早在2013年,就有银行高管指出,互联网金融未来将是一个平台战略,从银行来说就是围绕支付、理财以及融资来展开。 今年3月,中国工商银行首次对外详细公布了“三大平台+三大产品线”的总规划,以工银融e购、工银融e联、工银融e行三大平台来对应支付、融资以及投资三大产品线。 而浦发银行此番推出的“spdb+”战略,将打造“一个平台、服务三类客群、构建三种服务模式、形成三个产品特色“。 梳理来看,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动作大多推出多个产品、平台,尤其大型银行多推电子商务平台,但是业内人士认为,如何吸收互联网思维,对银行现有的网络金融服务产品和渠道进行整合升级才是重点课题。从浦发银行此次举措来看,银行互联网金融思路正从单项产品创新向打造整体平台服务模式创新转变。 姜明生昨日告诉记者,“我们希望搭建的是集团平台,能够在浦发金融版图内实现客户共享,产品互通,系统互联,内外互动”。 民生银行的策略也是筹备建立公司网络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计划之一就是将金融产品打通,通过从单一金融产品到综合金融服务客户体验的提升,争夺入口。 据报道,工行接下来的布局也可能是将上述产品、平台进一步共联共通。6月,工行已在内部架构上稍作调整,成立统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专职部门。 浦发银行目前尚无将互联网金融业务独立运作的打算,由电子银行部统一牵头推进。 互联网金融重增量还是体验? 互联网金融有获客成本低、客户体验好、注重长尾客等优势,不过整体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对银行来说,外部面临市场利率化等,内部亦需突破转型等压力,全力布局互联网金融转型方向没错,但目前阶段到底是为银行带来业务增长量还是增加存量客户体验? 昨日,刚刚回归就任浦发银行行长一职的刘信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互联网金融还是在填补传统银行的空白,包括客群和服务空白。 浦发银行计划把线下业务搬至线上,还将公司客户和同业客户提供的金融服务也将逐步融入其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姜明生告诉记者,潜在的低频大额信贷是业务新增长点。“比如单笔20万贷款,过去这类业务在传统线下不太好做。而银行客户正在朝下衍生,从线上银行服务这类客户是非常好的手段”。 刘信义介绍,以浦发为例,存量业务要互联网化,在“客群交叉地带”要向互联网企业学习,根据大数据做定制化服务,并发挥资金成本、资本、风控等优势,利用有基金、(未来)有信托的集团化优势形成特色,向交叉领域渗透。 目前各家银行互联网金融“贡献”还待挖掘,表现之一是用户规模有增加,但是活跃度并不理想。比如2014年中国平安互联网金融用户规模达到1.37亿,不过年活跃用户只有6925万。 平安银行副行长蔡丽凤今年初指出,在向互联网金融转型的过程中,银行业面临挑战,比如客户需求、技术变化日新月异,创新产品和业务层出不穷,银行需要在创新与安全之间寻求平衡。 |
关键词:银行,互联网,融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