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救市者”证金公司:73名员工掌管数千亿资金

来源: 时代周报 作者: 2015-07-28 11:09:0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不期而至的A股暴跌,让并不为人熟知的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证金公司”)频频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

  在股市震荡中,以央行、财政部等部委和证监会为首的“国家队”发起了规模和力度空前的救市行动,在多重利好政策之下,证金公司作为“国家队”的重要一员,砸下数千亿真金白银为股市“护盘”,以至于“证金公司正在研究退出时间”的传言一出,大盘即应声下跌。

  证金公司注册于2011年,由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及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成立,初始注册资金75亿元。证金公司最初成立的目的是为2010年开放的融资融券业务提供资金和证券的转融通,监管和规范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

  据记者获得工商注册资料显示,证金公司设立之初本就不以盈利为目的,公司的发展也与融资融券业务共生长。自2011年成立以来,证金公司先后三次增资,其中前两次增资的目的都是出于转融通业务的需求,今年7月3日公布的增资规模为历史最大。

  增资后,证金公司先后通过二级市场购入上市公司股票、向5家基金公司申购2000亿主动型基金等方式对股市输血。截至目前,证金公司已入股49家上市公司,记者向华夏、嘉实、南方、易方达、招商等五家基金公司求证,目前华夏、嘉实及招商三家基金公司的资金已到位。

  不过对于救市的相关情况,证金公司和证监会都三缄其口,双方均以当前不接受采访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股票平稳以后证金公司就会退出救市,非营利机构不等于不赚钱,也可以赚钱,有国家的政策支持也要有市场化运作。”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歧告诉记者。

  低调的救市主力

  将证金公司认为是国内最低调的金融公司一点都不为过,在A股大跌前,除了通过融资融券及转融通业务对其有些许了解,外界眼中的证金公司一直低调而又神秘。

  证金公司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金融街(000402),办公地点选在丰盛胡同的太平洋保险(601601)大厦上。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证金公司的选址颇有讲究,其所在的太平洋(601099)保险大厦与国家开发银行毗邻而居,与证监会所在的富凯大厦以及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所在的恒奥中心距离均不超过一公里。

  证金公司所在的太平洋保险大厦,招商基金北京分公司、齐鲁证券、方正证券(601901)、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中信信托以及北京海上丝绸之路投资基金管理中心等金融机构都在此办公。

  这家员工仅73人的公司,租下了太平洋保险大厦15楼一整层作为办公地点。7月下旬,记者来到证金公司办公室时,大门紧闭,偌大的前台空无一人,前台两侧安置了两批会客用的沙发,如无内部工作人员带领,外人均无法进入。

  证金公司对外的形象一如其紧闭的办公室大门,将外界的好奇牢牢地挡在门外。与普通的金融机构不同,证金公司并未设立市场部或者公关部门,与机关单位类似,媒体采访需通过证金公司的党委办公室联系。不过,记者联系证金公司办公室时,对方以近期不接受采访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需求。

  然而,在6月15日突如其来的股灾中,证金公司作为“救市国家队”的主力,一反常态地高调释放多重利好消息,并以数千亿真金白银输血股市。

  7月3日,证监会对外公布证金公司将进行第三次增资扩股,注册资本从240亿元增至1000亿元;7月6日,21家券商出资的1280亿划拨证金公司账户,同一天,证金公司开始入场买入蓝筹股;7月8日,证金公司向21家券商提供2600亿元信用额度,用于增持股票,同一天证金公司向五家基金公司申购2000亿元主动型基金;7月9日,央行继8日之前向证金公司再贷款不少于1200亿元资金之后,表示继续向其提供流动性支持;截至7月13日,17家商业银行总计借予证金公司1.3万亿元,证金公司或商业银行授信规模约2万亿元;截至7月27日,证金公司入场救市持股股票达49只。

  在近一个月的救市行动中,证金公司几乎成为国家队救市资金流入市场的最主要的通道。这家仅73名员工的公司管理着数千亿资金,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股市的波澜起伏。

  而证金公司近期最受瞩目的动作莫过于不断增加的持股公司数量以及向五家基金公司申购的2000亿主动型基金。

  记者分别致电易方达、嘉实、南方、华夏以及招商等五家基金公司,嘉实基金公关部张璐、招商基金品牌部高级经理罗晓玲告诉记者,证金公司向两家申购的资金已经到位。此外,华夏基金市场部副总经理陈倩、南方基金冯飞以及易方达基金都表示不方便就该问题接受采访,不过华夏基金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证金公司的资金已经到位。

  “按照公司定位是不应该在二级市场参与股票买卖的,但现在由其他人来做也不合适。”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应展宇告诉记者,资金如何进入市场,监管层也曾想过多种方式,“但很多方式是违规的,券商也不能直接做。从救市出发,需要一个机构来做这个事。”

  敏感的救市身份

  救市以来,证金公司过去一直保持的低调姿态被逐渐打破,同时原本单一的业务和职能也在救市中被扩大。

  “它就是作为一个转融通出现,配合融资融券业务。”应展宇向记者表示,目前融资融券业务由各个券商向客户提供,但券商一旦出现资金或者证券上的差异,需要一个机构来提供服务,为券商提供资金、证券等服务,证金公司也就应运而生。“这是两融业务中很重要的一个步骤,中国叫做集中进行两融的控制,和美国那种分散式的不同。”

  记者拿到的工商资料显示,随着两融业务的发展,证金公司销售总额在不断增长的同时,负债总额也在不断增长。2013年度,证金公司的资产总额为883.42亿元,销售总额为13.14亿元,净利润为7.70亿元,其中营业总收入中主营业务为12.93亿元。2014年度,证金公司的资产总额达1266.12亿元,同比增长43.32%,净利润21.81亿元,同比增长174.02%,负债总额达963.23亿元,同比增长41.57%。

  根据媒体报道,截至今年6月底,证金公司的总资产为1329.23亿元,上半年的营收达47.97亿元,净利润达32.50亿元。仅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就已经超过了2013年度、2014年度净利润之和。不过上述数字未经证金公司证实。

  “证金公司是通过业务来监管规范两融业务的发展,不是一个直接的职能,主要还是证监会在那里监管它是不是违法违纪。实际上证金公司和证券协会只是在不规则地进行监管,主要还是配合证监会。”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歧告诉记者。在此次救市中,证金公司更像万金油,在需要一个机构合法合规地将救市资金注入市场的情况下,证金公司是最佳的选择。

  在特殊情况下,证金公司的一举一动,市场都格外敏感。日前,伊利一则公告将证金公司推上了风口浪尖,因为证金公司两个账户减持逾1亿股伊利的股份,引发了对证金公司退出救市的猜测。随后大盘应声下跌,证金公司即时出面否认减持一事,证监会也在第一时间出面否认研究救市资金退出市场一事。

  “在二级市场购买股票应该只是应急措施,往后可能转为一个中期安排,因为已经投入了,下一个阶段可能就要转为正常考核,正常考核就可能是一个中期的安排。”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告诉记者,在他看来,短期之内证金公司都不会退出救市。

  曹凤歧则认为股市稳定后证金公司就会退出救市。“不能光买不卖,那就等于股市的很多问题都让公司来承担了。”曹凤歧告诉记者,他认为既然是公司就要做好市场化运作。“虽说有国家提供流动性的支持,但如果它亏掉了,不就是国家亏了嘛。”曹凤歧认为,非营利机构不等于不赚钱,完全靠国家政策生存的机构不可能走得长远。

  “现在市场的信息还没完全恢复,前几天一传出证金公司减持的消息,市场就非常恐慌,现在对我们来说处于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怎么退出是下一步要考虑的问题,现在还是以稳定市场为主。”曹凤歧表示。

  出身证监系统

  从诞生之初到救市,证金公司有着非常明显的证监系统烙印。

  2011年10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以及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结算”)共同发起成立证金公司,注册资本75亿元。其中上交所、深交所各出资30亿元,中国结算出资15亿元。

  证金公司第一届董事会成员为薛文石、聂庆平、黄铁军、谢玮及刘肃毅,薛文石为证金公司董事长,聂庆平、黄铁军为副董事长,同时聂庆平兼任证金公司总经理和法人。

  第一届董事会成员中,万杜涓、黄铁军及刘肃毅三人为证金公司发起单位委派的董事。其中,万杜涓为上交所纪委书记,黄铁军任深交所副总经理,刘肃毅为中国结算副总经理。薛文石、聂庆平为证监会提名的董事,两人皆出身于证券监管系统。在履任证金公司之前曾任青海省体改委主任薛文石及陕西省证监局局长。

  相比其他董事,聂庆平的履历更为丰富。证金公司成立以前,聂庆平是原证监会融资融券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在此之前,聂庆平曾历任证监会机构部正局级巡视员、央行金融管理司市场一处副处长、证监会发行部、海外上市部和国际业务部副主任、国务院证券事务内地香港联合工作小组秘书等。值得一提的是,聂庆平还曾担任过光大证券(601788)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光大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等职务。

  除了行政职务,聂庆平还有多重学者身份,先后毕业于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其还曾兼任央行总行研究生部硕士生导师,苏州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博士生导师等。

  更值得一提的是,聂庆平还是个忠实的博客爱好者,其博客上的文章以学术性探讨和个人观点为主。记者发现,聂庆平于2012年开通博客,随后三年多的时间里时有更新。其最后一篇更新的文章为《20世纪的金融全球化范式为什么面临终结》,更新时间为今年6月16日,刚好是股灾开始的第二天,此后再无更新。

  在履任证金公司之前,聂庆平的最后一个职位是证监会融资融券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这跟证金公司的职能密切相关,其本人也时常在个人博客上发表关于相关业务的文章。

  “当前阶段,充分吸收借鉴境外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大力推动证券借贷市场发展,是进一步优化融券卖空机制,推动融资与融券业务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基础功能机制的重要举措。”聂庆平在其今年5月发表的博客中如是写道,两融业务中比较受争议的融券业务,聂庆平认为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逐步扩大融券标的证券范围,增加做空空间较大、符合市场融券需要的证券品种;持续推动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参与证券出借,丰富可供出借的证券品种和数量;完善推出市场化的转融通约定申报机制,简化转融券交易程序,提高转融券业务的市场化程度;逐步降低融券成本,有序推动证券公司降低融券费率。这是聂庆平认为可以进一步发挥融券机制对证券市场的净化作用的措施。

  “融资融券的需求永远是旺盛的,但是控制和管理非常艰难,包括银行贷款的需求也很旺盛。但将来能否在两融业务上做一些创新,这个都需要谨慎一些。”李大霄告诉记者。

  向民间资本开放遇冷

  随着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证金公司成立以来先后4次增资。记者发现,证金公司在历次增资中,还曾向民间资本开放过,不过民间资本的积极性并不高,最后只得无奈放弃。

  2011年10月28日成立之初,证金公司的注册资本为75亿元。第一次增资是在2012年8月20日,上交所、深交所及中国结算三家发起股东各增资7亿元,同时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以及大连商品交易所等新增股东合计出资24亿元,证金公司的注册资本增至120亿元。

  第二次增资,证金公司曾尝试对民间资本开放融资。根据记者拿到的证金公司2013年第二次股东大会会议议案显示,2013年3月22日,证金公司在2012年度股东大会上审议通过了《关于第二次增资扩股方案的议案》,决定以每股不低于1.21元的价格新增股份115亿股,每股面值1元,其中面向民间资本开放94亿股,并明确了新增股东的遴选标准。

  “决议通过后,公司组织了新增股份的认购工作。但在认购过程中,公司发现民间资本并不积极,实际只认购37.1亿股,离方案设定目标较远。”证金公司表示,鉴于民间资本认购股份不足,同时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放弃了原定作为战略投资人参股公司的承诺,给该次增资带来了实际缺口,证金公司暂停了该次增资扩股。

  “根据公司的职能定位与转融通业务发展的内在要求,继续进行增资扩股十分必要。公司拟对增资方案进行调整,将增资对象调整为现有7家股东单位。”证金公司在议案中表示。

  调整后的增资扩股方案显示,新增股份120亿股每股面值1元,增资完成后,证金公司的注册资本将增加至240亿元。增资扩股方案显示,7家股东首期出资需在2013年11月30日前完成,第二期出资应在2014年5月31日前完成。

  根据证金公司在公示系统上的信息显示,2013年11月19日,上交所、深交所、中国结算、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期货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股东认缴出资额合计240亿元,并于12月9日实缴出资合计199亿元。2014年5月30日,上交所、深交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以及中国结算二期出资补齐了首期出资没有到位的资金。

  根据上述信息,证金公司第二次增资扩股获得由股东提供的240亿元资金,加上此前的120亿元注册资金,在第二次增资扩股后,证金公司的注册资本已经达到360亿元。

  而证监会在今年7月3日宣布证金公司增资扩股时表示,将由现有股东进行增资,由现有的240亿元增资到1000亿元。这与证金公司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公布的信息并不一致。不过,当记者联系证金公司时,对方以近期不接受采访为由拒绝了采访需求,因而上述信息未经证金公司证实。

关键词:证券,股市,证监会

责任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