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养老基金入市,能取得怎样的保值增值
养老基金入市以后,能取得怎样的保值增值效果,监管程序是否落实到位,都需要时间来检验。无论如何,在当前的历史背景下,我们都有理由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 日前,由人社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的《基本养老保险资金投资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工作结束。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两部门总共收到1000余条反馈意见,其中支持型意见约占61%,反对意见约占31%,剩余一些意见与基金投资不相关。如果该管理办法最终定案发布,将意味着“久闻楼梯响”的养老基金投资运营方案最终落地,这也是贯彻十八届三种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和监督,推进基金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要求的重大举措。由于方案中包含了养老金进行多元化投资和进入股市的条款,一时间引起社会热议。 应该说,养老保险资金投资运营方案的出台,将是对现有养老基金管理观念和体制双重禁锢的重大突破,超万亿的养老基金终于可以在市场中运转起来,以市场的方式实现保值增值。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养老金不能进入股市”这一观念的禁锢,养老基金投资运营方案迟迟无法出台,导致我国积累起来的保险基金散落在众多统筹单位中。受到条块分割体制的束缚,养老金的集中难度非常大,提高统筹层次面临重重障碍。相关统筹单位也只能借助固定储蓄、购买国债等方式进行管理,长期收益率非常低,在通货膨胀较高的年份里,基金实际投资收益率甚至为负,这一局面非常不利于我国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另外,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股市风险波动剧烈,也是阻挡我国养老金入市的重要原因。毕竟,这是全体国民的养老钱,规避风险是基金管理的首要标准。 实际上,早在2012年,广东省成为全国首个尝试地方养老基金“入市”投资的省份,但跟进尝试的省份寥寥无几。如今入市政策收效明显,收益率超过了6%,广东省又续签了入市投资计划。与此同时,山东省也开始分批划转千亿结余社保基金用于投资运作,首批百亿资金已经划转到位。地方的成功尝试,为我国的养老基金市场化投资运作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参考。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阶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新的强国富民之举,推动养老金有序参与市场化投资运营,不仅能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还能有利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目前,我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阶段,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推动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基础非常牢固,市场投资活动依然能够活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这是我国养老金入市能够实现保值增值的最大前提。创新成为驱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动力,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环节,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有力支持。目前据估计,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滚存达到了3.5万亿元的规模。如果将庞大的养老基金进行合理的市场投资,势必能够推动我国创新创业更上新的台阶,为我国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做出更多贡献。因此,将养老基金委托专业高效的机构团队进行市场化投资运作,应当是我国未来养老金管理改革的方向。 从目前的政策进度来看,投资管理办法和方案应该会很快公布,但真正执行尚需时日。因此,目前更需要重点关注的不再是养老金是否应该入市,而是应该以何种方式入市、入市之后如何监管。一旦养老金入市成为基金管理的主要手段,如何确保基金不被滥用、防止基金资产流失,需要更多考虑。目前出台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已经对基金委托机构、受托机构、托管机构、投资管理机构等相关责任主体进行了细致的权责利划分,对基金投资范围和比例也做出了规定。其中要求,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基金资产净值的30%。 人社部日前已经公开表示,要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研究建立基金安全巡查、约谈和挂牌督办三项制度,开展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评估试点,不断提升基金安全水平。一系列政策、制度都将逐一出台,剩余的就是如何执行,基金市场化运营绩效和监管制度执行效果才是关键。养老基金入市以后,能取得怎样的保值增值效果,监管程序是否落实到位,都需要时间来检验。无论如何,在当前的历史背景下,我们都有理由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陈建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师) |
关键词:养老基金,基金资产净值,养老金入市,保值增值,混合基金,基金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