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锣集团身陷退盟潮漩涡
金锣削减线下加盟商利润,导致加盟商纷纷退出;养殖环节加盟模式高速扩张隐忧不断 2次被食药监总局通报,7起食品安全问题,60余家加盟商集体投诉,全国多地加盟店退出。 这组数字,是肉制品巨头企业金锣集团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短短半年之内,密集爆发食品安全事故与加盟商矛盾纠纷,不仅在肉制品加工行业里面实属罕见,也让宣布投资1.5亿建食安检测体系、计划将门店扩张到2倍数量的金锣身处漩涡之中。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自去年下半年开始,金锣集团开始不断削减线下加盟商的经营利润。这些控制成本的手段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大量经销商开始抱团投诉,并且纷纷退出加盟,转投利润更高的竞争对手怀抱。 同时,金锣重点推进的产业链上游养殖加盟模式,也因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故暴露出高速扩张带来的隐忧。 60余家加盟商组团投诉金锣 “去年开始,金锣集团将返利点由11.5%降到了9.08%,让加盟商难以存活。近两年来,金锣变本加厉地伤害着加盟商,产品质量参次不齐,背离产品标准出货等,导致损耗巨大……强烈要求金锣集团恢复返利,让我们能够继续维持下去。” 这份公开信,是沈阳地区60余家金锣冷鲜肉专卖加盟店今年3月以加盟商协会名义发出的,要求金锣集团对肉类供应标准参次不齐、返利点莫名降低并迟迟不到位的情况做出解释。 沈阳某加盟店经营者告诉新京报记者,从今年开始,金锣未与加盟店协商,便将返利标准由原来每100元返还11至12元,大幅下调到每100元返还8元。“整个沈阳市场都如此,金锣总部没有给出任何解释,我们去追问也没有任何答复。”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金锣冷鲜肉的线下门店扩张中普遍采用加盟方式。加盟商缴纳一笔3000至5000元不等的保证费用,并采购冰柜等相关设备后便可进场经营,由金锣集团统一配送冷鲜肉等屠宰分割产品。同时,加盟商每月上交货款后,根据销量情况可获得11%至15%等不等的返利。 但数位加盟商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在金锣连续下调近3%返点比例之后,折算下来相当于毛利润降低了30%左右,这让线下经营成本较高的实体门店难以维系。 另一位加盟商称,其不仅出现利润下滑,还接连遇到供应断货等,“一遇到逢年过节的高峰期,金锣的配送供应常常断货,有时候往往是顾客订货后总部不供货,流失了很多单子。” “退盟潮”初现店铺陆续退出 9月9日,新京报记者联系到金锣沈阳地区业务负责人,其表示已和加盟商协调解决此事。 金锣集团官网显示,其在全国拥有1.8万家品牌专卖店、设200多家销售办事处,9000多家经销商。就在今年9月,金锣还公布称在3-5年内,计划将鲜品专卖店数量突破30000个,冻品工业客户突破600家,餐饮品牌突破100家,实现全国网点和品项的强势分销能力构建。 但新京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受金锣对加盟商利润的调整,不仅东北地区出现加盟商开始组团投诉,山东、江浙等全国其他地区的经销商也开始大规模退出加盟,转投利润更高的同类品牌。 “其他品牌基本上都是15%以上利润空间,只有金锣从去年开始连续降低返利,直接拉低到8.25%,年初才给恢复到9%。周边很多经销商也都退出了,换了其他同类品牌继续经营。”山东一位加盟商告诉新京报记者,今年开始金锣不仅连续下调返利百分比,返款拖欠1-2个月后才能到账,他也准备将店铺转让出手。 这位加盟商详细算了笔账,以月销售额10万的黄金(1106.40, -1.30, -0.12%)地段店面为例,每月9%的返利到手也就是9000元左右毛利,再扣除掉房租、冷库电费、人工等成本,“每个月就纯赚三千,像地段不好销量上不去的店,每月也就赚个一两千左右。” 一位长期关注肉制品线下门店扩张的行业人士表示,近年金锣等企业在全国高速扩张线下加盟品牌店,但在厂商统一商品、价格、服务标准的背后,却难以带来让渠道满意的盈利能力,“金锣等加盟店普遍出现业绩差、加盟店主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边开店边关店的情况。” -背后 高速扩张的养殖模式带来隐患 对金锣来说,更糟糕的问题还出现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半年内两次被食药监总局通报,全国出现7起食品安全问题投诉。 新京报记者梳理资料发现,仅从2015年1月到8月,金锣集团旗下的火腿肠等产品便接连出现商品腐败生蛆、内含鸡蛋皮等异物、引发食物中毒等问题,并接连引起北京、青岛、菏泽等地五地消费者的近7起投诉。 2015年9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65批次不合格食品,金锣集团旗下的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集团有限公司兴隆分公司一批次猪后臀尖检出禁用“瘦肉精”西马特罗。这已是金锣肉制品今年第二次因质量安全问题被通报——6个月前,金锣旗下通辽金锣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金锣王特级火腿肠被查出菌落总数超标12.6倍。 西马特罗是瘦肉精品类,属于农业部规定的“禁止使用,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的药物类别。早在1997年,农业部便发文严禁在饲料和畜牧生产中使用瘦肉精。 迄今为止,金锣集团都未对频繁出现的“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做公开回应。但多位行业内人士认为,在高速扩张过程中,频繁出现的瘦肉精等食品安全问题,暴露出其在产业链上游的养殖加盟环节的问题。 金锣集团自2008年起,投资20亿元向产业链上游进军,发展自建集养殖、加工的一体化项目,至今已在全国落成16处大型养殖基地。 与此同时,金锣的养殖加盟也在同步高速扩张中。金锣集团总部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由于公司在畜牧业板块起步较晚,从2011年起便在山东开始大规模发展养殖业加盟,与周边大量农户、合作社、企业合作,由金锣提供种猪、饲料,后者负责场地、设备等建设,并可按照养殖数量与成果获得比例不等的补贴。 “目前养殖板块已有300多家加盟企业、农户,每年的生猪存栏量在35万头左右,出栏量达到15万头。”该人士说。 不过,在金锣集团对外披露的信息中,其首批自繁自养的商品猪于2011年出栏,并预计“自有猪”数量将达到200万头。根据此基数,金锣集团“加盟猪”的数量已占到25%左右比例。 “生猪代养殖的加盟模式风险很高,企业对流程监管力度不严格,很容易出现问题。”卓创咨询分析师姬光欣说,与国外高度集约化的大型企业、农场代养模式不同,这种大规模加盟方式普遍委托中小散户代养,后者为追求效益最大化,一旦在养殖环节使用违禁药物,企业自检环节又无法查出,会引发连锁反应,“散户代养的经营规模较小,企业追责的收益与成本倒挂,这种弊端很难杜绝。” 9月14日,新京报记者联系金锣总部和管理区域加盟的负责人,对方未对此事置评。 |
关键词:金锣,加盟商,组团投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