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谈判基本达成协议 商务部称对TPP持开放态度
据商务部网站,10月5日,美国等12国经贸部长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历时5年多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以下简称《协定》)谈判结束。各经济体均表示关注。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回答记者相关提问时表示,《协定》是当前亚太地区重要的自贸协定之一。中方对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有助于促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建设均持开放态度,希望《协定》与本地区其他自由贸易安排相互促进,共同为亚太地区的贸易投资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当地时间5日上午,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12个谈判国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举行的部长会议上达成基本协议,同意进行自由贸易,并在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广泛领域统一规范。规模占全球4成的巨大经济圈将应运而生。 日本或将在扩大出口汽车等工业品及进口食品降价等方面受惠,但随着新设大米零关税进口框架以及下调牛肉和猪肉关税等部分开放措施,日方恐将在农业领域遭受打击。为了把影响控制到最小程度,政府将着手出台增强农业实力的措施。 TPP谈判始于2010年3月,日本于2013年7月加入。谈判争取原则上取消所有产品的关税,缔结“历史上标准最高、最具进步意义的贸易协定”(奥巴马总统语)。TPP囊括劳动者和环境保护、国有企业优惠限制等迄今贸易协定从未涉及的领域。 部长会议于9月30日开幕,为期两天。由于谈判在生物药品及乳制品领域难以取得进展,会议日程被延长。 一旦TPP达成实质性的协议,有分析指出,这种关税同盟必将对中国形成巨大的贸易歧视与贸易转移效应。亚太地区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对美国和其他东亚国家的出口额占据着中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美国、日本、韩国和东盟都是排在中国前十的贸易伙伴,但中美、中日和中韩之间却没有签署双边自贸协定。此外,从贸易结构来看,中国与日本、韩国、东盟在对没出口上存在着明显的竞争关系,随着日本等其他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的加入,对中国贸易转移的效应会进一步地加大,TPP将会挤占中国出口市场,进而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美国内不少观点认为,TPP为中美关系提供了第三条道路:借助规则的力量,既可以确保美国对华长期优势,又能维持中国的长期增长和稳定,这是对美国最好的一种选择。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认为,从短期来讲,中国加入是比较难的,因为美国已经讲了,中国如果作为后来者要加入,必须一对一的和TPP的所有成员进行双边谈判,并且取得对方的认可,如果要和美国、日本进行双边谈判,并且要经过它们国会的批准需要很长的一个周期。此外,从中长期来看,美国肯定会要求我们先签署中美的BIT双边协议。最后,它还要看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措施和它所倡导的贸易投资新规则是否契合,以及未来假设TPP的文本协议公布了,我们对于其中很多边境后的规则的认可程度又将是什么样,这些因素都将决定我们是否会参加TPP。 |
关键词:商务部,TPP,开放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