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P2P标签PK纯正P2P 易通贷康文:明确实质才是关键
火热之后,是寒冬还是暖冬? 近两三年,P2P网贷行业一路高歌猛进,成了投资市场一匹黑马。随着行业监管框架逐渐明晰和国家政策鼓励,有预测认为P2P即将迎来暖冬。但另一面却是业内网贷平台分为两方阵营。一方这类平台急于撕下P2P标签,冠以“互联网理财平台”名号;另一方则是坚持“小而美”的专注道路上寻求突破,务求“既专且精”,认为P2P未来在于更细化的垂直方向。业内“去P2P标签”与“纯正P2P”的PK激战正酣。究竟是“P2P有毒”,还是去P2P者另有野心? “去P2P标签”背后隐藏了什么 今年3月,国内某P2P巨头平台宣布“剥离P2P业务”,原本的行业“一哥”在被爆“坏账”后说不玩就不玩了,也开启了业内“去P2P标签”大幕。现在越来越多平台号称自己“不是P2P,是综合性互联网理财平台”“只是做了银行不愿意做的事情”,甚至有平台开始开始代销基金。这种“去P2P标签”的背后,是否隐藏了从业者的不自信? 有业内人士承认,近几年“伪P2P”跑路倒闭等确实给这个行业蒙上一层不够正面的阴影,但“去P2P标签”并非因为P2P有毒,而是基于多方面考虑。 首先是基于经济下行的压力。在外部实体经济乏力,和内部烧钱竞争激烈的双重夹击下,P2P平台为生存转型做风险较低的大众理财平台,以增加营收。同时,尝试增加新的金融服务和产品,也能满足投资人多样化的理财需求,更能为企业向更广泛业务层面拓展铺路,何乐不为? 旗号不重要易通贷提出认清业务实质 如此说来,转型竟成了趋势?但在易通贷CEO康文看来,打什么旗号不重要,业务实质才重要。 “所谓‘P2P有毒’,可能是因为目前行业混乱,从业者资质参差不齐,导致P2P这种业务形态容易引起争议。P2P本身是信息中介,‘中介’是中性词。” 在康文看来,现在有些平台去P2P标签的行为,恰好说明他们只是打着P2P旗号,其实做的业务跟P2P关系不大。无论是想去P2P之名,还是去P2P之实,都应先明确自己的业务实质。“我们认为打什么标签不重要,业务实质才重要!” 据悉,易通贷从2012年平台正式确定现有业务模式以来,业务核心从未改变,从一开始就明确了个人对个人的金融中介服务。康文认为,目前易通贷没有看到“去P2P标签”的必要。康文还建议投资人,选择平台投资时,还是要亲自实地考察,了解平台的业务模式,看看它的宣传和实际执行的模式是否一致。 “转型”是一条路,“深耕细作”同样大有可为。P2P网贷正走在前景未明的发展之路上,“去P2P标签”与“纯正P2P”的PK之战谁能得天下,还有待时间与市场的检验。 |
关键词:去P2P标签,纯正P2P,易通贷康文,康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