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市险企优化业务结构初见成效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2016-03-31 08:53:0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在大型寿险公司的转型过程中,个险渠道是重要抓手,他们希望减少对银保的依赖,或者调整银保的产品结构;在保险产品供给方面,将更加注重推出长期的、保障型的产品

  上市险企年报近日已披露完毕,“转型”成为各家寿险公司在年报中以及业绩说明会上高管强调的关键词之一。他们在直面市场份额缩水之痛的同时,都表达了坚持业务结构转型的决心。

  保费增速下滑、市场份额下降,可能就是目前致力转型发展的部分寿险公司不得不面临的短期阵痛。但业内人士认为,从长远看,度过阵痛期,回归保险本质的发展模式或许才能为险企提供持久发展的根基。

  新业务价值全面上升

  从中国太保年报披露的信息看,该公司为推动企业转型设立了战略转型办公室,并任命了转型总监,可见其对转型工作的重视程度。

  “2015年,开启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战略转型。”中国太保表示,其2015年转型成绩明显,保险业务收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033.05亿元;其寿险一年新业务价值首次超过100亿元,达到120.22亿元,同比增长37.8%。

  在渠道方面,中国太保也加快转型,尤其是在银保业务方面明确了新形势下客群定位,不断提升效益。

  2015年中国人寿的一年新业务价值创历史新高,达315.28亿元,同比增长35.6%;银保渠道总保费同比增长6.2%,长险首年保费同比增长12.0%,首年期交保费同比增长14.6%,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同比增长35.9%。

  “实现一年新业务价值66.21亿元,同比增长34.8%。”新华保险总结其2015年转型业绩时表示。此外,人保寿险的数据也显示,其一年新业务价值34.6亿元,同比增长11.7%。

  “一年新业务价值”为截至评估日前12个月的新业务预期未来产生的税后可分配利润的贴现值。可分配利润是指反映了偿付能力准备金和法定最低偿付能力额度之后的利润。从几大险企的一年期新业务价值来看,2015年,他们在提升业务价值、优化业务结构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摒弃规模重效益

  无疑,对寿险公司而言,提升业务价值、优化业务结构的转型是一件好事,但与此相伴而来的是他们在短期内不得不直面保费增速下滑、市场份额下降的现实。在规模与效益、短期业务与长期业务等问题上,险企必须去权衡选择。

  从市场份额来看,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人寿的市场份额约为23.0%,较去年略有下滑,但仍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新华保险近年的市场份额也同样处于连续下滑的状态。2015年,其市场份额为7.1%,2012年到2014年其市场份额分别为9.8%、9.6%和8.7%。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保监会披露的原保费数据统计发现,2015年四大上市险企(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合计同比下滑6.25个百分点。

  除了市场份额下滑,不少传统寿险公司的保费增速也呈下降态势。“调整结构砍掉了一部分短期限或者高风险业务,但传统业务和新增长期保障型业务的规模难以快速跟上,未能填补砍掉的业务空缺,必然导致总规模增长放慢。”一位分析人士指出。

  该人士认为,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是大型险企转型较为典型的两个代表。一方面,这些险企主动压缩短期业务和趸交业务,对银保业务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另一方面,部分新兴险企和银行系险企还处在冲击规模的阶段,推出了较多短期限、高收益的产品,他们的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在这两重因素的影响下,部分传统大型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

  与寿险市场有较大不同的是,尽管我国财险行业和不少财险公司也在推进战略转型,但是从业务规模来看,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和平安财险这“老三家”仍然牢牢守护着其市场份额,罕见中小财险公司快速冲击传统大型财险公司的市场地位。

  更注重保障型保险

  可以说,部分传统大型寿险公司的转型是源于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保监会近期出台的关于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的规定,将进一步推动这些险企的转型走向深入,而对于此前在产品方面主要依靠短期险、趸交型保险,在渠道方面主要依靠银保的新兴险企而言,其发展或将面临较大的挑战。

  “寿险个人业务保持高增长,业务结构成功转型,大个险格局形成。”中国太保在总结其2015年业绩时提到。新华保险表示,2016年其制定了“加快公司转型发展,强化机构自主经营”的工作主题。中国人寿提出,2016年,将注重销售转型,更加注重队伍质态提升,在个险渠道着力发展十年期及以上期交业务和分散式短期险业务;加大银保渠道转型力度,大力发展期限长、价值好、质量高的期交业务。

  可见,在传统大型寿险公司的转型过程中,个险渠道都是重要抓手,他们希望减少对银保的依赖,或者调整银保的产品结构;在保险产品供给方面,将更加注重推出长期的、保障型的产品。

  近期,保监会发布新政要求停售1年期以内的短期人身险产品并限制1年到3年的中期产品,这将成为推动所有险企转型的外在动因。传统大型险企将借助政策推动已经启动的转型持续走向深入,而对部分新兴险企而言,其面临的挑战则较大。

  其中一个挑战是,部分新兴险企从一开始就没有个险渠道或者个险力量非常弱小,其业务发展主要依靠银保和电网销,无论是产品端还是渠道端的转型都有较大压力,但业内人士指出,转型是必须的,在人身险新政影响下,部分此前快速冲击规模的险企的保费增速必将回落,而传统险企由于已经走在了转型的前列,因此,今年其市场份额或将出现一定的回升。

  “中国寿险行业正处在关键转型时期,伴随着资本市场的深度调整,理财型产品对行业增长的拉动逐步转弱,风险也在积聚。同时,主流寿险公司注重保障功能、注重期交业务的经营理念愈发成熟与趋同。中央政府以及监管机构为推动寿险业健康发展推出的各项新政也必将为行业转型带来红利,使得回归保险本原、做强保障产品的经营策略变得顺时顺势、大有可为。”新华保险在年报中对保险行业形势作出了这样的研判。这或许代表了传统大型寿险公司的典型观点。

关键词:上市险企,优化业务结构

责任编辑:丁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