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CPI显示通胀无忧 货币政策短期内难宽松
7月CPI同比涨幅回落至1.8%,预计8月或进一步走低,预示通胀无忧。而同期PPI同比跌幅则进一步收窄,环比也由跌转升,表明通缩压力缓解。 对此,分析人士认为,货币政策将趋于中性,短期内难宽松。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数据显示,7月CPI同比增速连续第3个月下行,从上月的1.9%下降至1.8%。 尽管受灾害性天气影响,7月部分地区鲜菜价格大幅上涨,但在CPI中占比权重较大的猪肉价格却出现下滑,从而带动CPI回落。 数据显示,7月份,猪肉价格环比连续上涨三个月后转为下降2.1%,鲜果和蛋价格环比继续下降,降幅分别为1.9%和1.5%,上述三项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 海通证券宏观团队认为,8月份猪肉价格或继续下跌,菜价虽回升但幅度较小,且暴雨、洪灾对总体通胀的影响有限,预计食品价格同比继续下降,8月CPI同比或继续降至1.7%,创下年内新低。 数据还显示,7月PPI环比由降转升,上涨0.2%,继续保持了今年3月份以来环比价格为正的态势,同比降幅则进一步收窄至1.7% 。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表示,去产能提振了价格企稳的预期,年初以来工业上游的资源能源等输入端价格有所回升,煤炭、石油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矿产业价格环比都有阶段性上涨。此外,大量稳增长政策陆续落地,也带动了PPI企稳。 刘学智认为,下半年PPI同比基数逐月收窄,有助于PPI涨幅的改善,不排除年内PPI转正的可能。 通胀无忧,通缩压力缓解,在此背景下,未来货币政策如何取向? 国金证券研报称,央行考虑的通胀水平为综合CPI和PPI之后的数据,并且对环比数据的关注也较大。因此,在整体通胀环比上涨的情况下,短期或难看到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宽松。 其实,央行在上周发布的货币政策报告中就特别提到降准对汇率的潜在冲击,并指出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从量价两个方面保持货币金融环境的稳健和中性适度。市场普遍将央行这一表态解读为短期内货币政策将趋于中性。 |
关键词:CPI,通胀,货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