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财经频道 >> 财经版块 >> 财经聚焦

全睿娴:科学求解地震预测和防灾减灾

长城网 作者: 2016-11-23 17:24:31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全睿娴女士考察唐山地震遗址

  日本气象厅表示,当地时间11月22日,日本东北部福岛县发生里氏7.3级地震,随后当局对日本北部太平洋沿岸地区发出海啸警告。北京时间11月22日,新西兰北岛附近海域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这是本月新西兰第二次遭遇强烈地震。11月14号,新西兰南岛中部凯库拉地区发生7.8级地震。还有,日本九州7.3级地震、缅甸7.2级地震、阿富汗7.1级地震,等等。

  地震的消息接连不断,让民众头脑中紧绷着一根“危险弦”。同时,许多人会以极大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问到同样的问题:发生地震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地震还不能准确预测?世界上最前沿的地震预测成果有哪些……令人遗憾的是,有关地震预测这道公认的“世界性难题”,无论是谁都还无法给出公众一个满意的答案。

  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地震突发性强、破坏性强、预测难度大,给社会带来了恐慌和不稳定因素,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命财产安全。探索研究地震的规律,解开未解之谜,发现地震的新知识,科学有效地防范地震,对地震研究学科和国家战略决策面言,都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地震预测研究领域,地震新理论研究者全睿娴女士专注地震研究十几年,她通过观察、分析、对比、验证等方法,在全新角度上对地震成因进行了揭示与阐释,本着科学务实、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态度,提出独到的观点和主张,对地震研究事业的发展和防灾减灾具有不容忽视的参考价值。

  全睿娴是工商管理博士,中国地震基础理论—全睿娴地震学说及相关基础理论创立者,担职中国科学家论坛理事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全球领导力研究中心常任理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地球运行规律与系统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等。

   科学探索揭谜地震成因

  “应当以动态的、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全新思维模式,对地震实行时时监测,才能及时捕捉地震发生发展的信息,才有可能准确预测地震。事实证明,地震是可以预测的,‘地震不可预测’只是一句梦话。”全睿娴女士利用多种时机和场合阐述以上内容,让许多专家学者和听众眼前为之一亮。

  据了解,全睿娴女士从1999年开始寻找地震的前兆现象。她通过查阅资料、事例分析、观察天象、对比研究、实地考察等,不断地启发灵感、发现线索、归纳梳理、寻找路径。

  她敢于大胆质疑,科学求证。地震成因是地震学科中的一个重大课题,目前被业界普遍认同的板块构造学说。这个学说是1965年加拿大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威尔逊首先提出“板块”概念,1968年法国人把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即欧亚、太平洋、美洲、印度洋、非洲和南极洲板块,这一基础理论在近50年一直左右着地震预测,可近50年过去了,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的今天,地震预测研究无论在基础理论和技术上都没有新的实质性的突破。这不得不让人质疑:是地震真的不可预测?还是地震预测研究的思维模式或知识结构存在问题?“板块移动”是造成地震的成因,这一基础理论是否科学是否完善?地震三要素的震中范围国际标准锁定100公里以内的依据是什么?是客观科学的还是人为臆想出来的标准?

  “我发现目前地震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两大问题。第一,地震研究的大多数专家和学者仅限于利用自己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在有限的知识结构中进行研究和预测地震;第二,世界各国的地震研究因为行政区域划分的缘故各自为政,画地为牢,极少共同交流和探讨,目前尚未建立全球性的地震预测系统。地震预测的现状类似盲人摸象,各摸各的,都对都不对;即是说局部也许是对的但相对于整体应该是错的。”全睿娴女士表示。

  全睿娴女士在探索中产生一些新发现:

  第一个发现:“板块移动”不是地震的成因,不管是传统理论中“板块构造”学,还是现在在网上流行的“构造地震”、“火山地震”、“人工地震”等等的学说,这些都不是地震产生的原因,这只不过是地震发生过程中一种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外在表现形态。比如板块为什么会移动、火山为什么会喷发等,都是传统的理论难以解释的,存在着疏漏。

  地震成因是地震学科中的一个重大课题,目前被大家普遍认同的板块构造学说,近50年过去了,这一基础理论一直在左右着地震预测。全睿娴指出,时间和事实证明这一基础理论无论是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都无从体现,反而像一个巨大的陷阱让大多数学者和专家把现象当本质,把过程和结果当原因,在不知不觉中掉了进去并难以自拔,从而导致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大多数专家学者在地震预测方面虽然经历几十年苦苦探索努力奋斗,耗费了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仍然无所收获毫无实质性的进展。

  全睿娴女士归纳总结引起地震的因素,外在因素主要有天体引力‚重心不稳重力不平衡;内在因素主要是地球的自转公转运动‚地心吸引力。在重心不稳重力不平衡或天体引力与地心吸引力不平衡时,地球通过自转公转运动来实现新的平衡,地球内部物质会加速运动形成巨大的撞击力或冲击力引起地壳尤其是重心不稳重力不平衡的薄弱区域发生晃动或振动而引发地震。

  而断裂带、地震带的形成也不是因为板块移动互相碰撞或挤压形成的,都是因为重心不稳重力不平衡的原因而形成的。

  全睿娴女士表示,造成重心不稳重力不平衡的两大因素,主要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大量地抽取消耗石油、天然气和各种各样的矿产等地下资源;建设过高过密的城市建筑群、过深过宽的水库等。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大量消耗石油、天然气、煤等地下资源,极易在地壳内部造成空洞,破坏了地壳内部原有的平衡,人为制造新的不平衡,从而诱发塌陷、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湖水干涸、河水断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2013年11月22日发生在平原地区吉林省松原市5.3级地震,是比较典型的人为因素占比重较高的诱发性地震案例。云南、四川、重庆等地山高陡峭,经常干旱,泥土松散,重心极其不稳,加上采矿,油气田开采点众多以及蓄水过高的三峡水库等等原因,在地心吸引力的作用下,导致该地区在地球每小时约1674公里(4.65公里/秒)高速自转的运动中,极易反反复复地发生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自然因素。多少亿年来地球在运动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高山流水、湖泊、大海,形成了高低不平,厚薄不均,重轻不一等地壳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这些都是在天体引力、地心吸引力和地球的自转公转运动共同作用下自然形成的。

  重心不稳重力不平衡,在地球的表面主要体现在高低差较大,厚薄对比显著,重轻悬殊的地区,比如喜马拉雅山与山脚平地之间,重轻比例差异极大,在地心吸引力的作用下,喜马拉雅山的重量远超出山脚平地的承受力,从而形成了喜马拉雅山断裂带和地震带;日本的陆地与海底平均距离在300至400米,日本居民相当在100层高的屋顶居住,在狭长的悬岩峭壁中生存,由于重心不稳,地球内部运动稍有异常,该地区的重心将发生位移极易出现晃动和震动,这就是日本地震多发的原因。

  全睿娴女士介绍,比如我国的四川、汶川、芦山、云南的鲁甸等地,都是崇山峻岭悬崖陡峭的区域,重心极其不稳,油气田及各种矿产开采点较多,三峡水库蓄水过高等因素,进一步诱发和加大重心不稳重力不平衡,从而导致该地区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的频繁发生。

  第二发现:地震有很多前兆现象而且大部分是有规律的,只是因各地地形地貌季节等地理条件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地震前兆现象和规律的,地震的前兆现象和规律其实就隐藏在人们司空见惯的气候变化中,尤其是异常气候的变化。

  第三发现:目前地震震中预测范围的国际标准锁定在100公里以内,是不客观不科学的。

  全睿娴女士发现地震发生发展的过程与台风发生发展的过程极为相似,台风在海洋中刚刚生成的时候,气象部门根据气象卫星等资料的判断作出预报,也只能预报到一定的范围,对其发生发展也只能实施时时监测,台风风力越大影响的范围越广,登陆地点也难以提前2-3天准确预报,只有在台风快登陆的时候,才可预报在哪里登陆。像台风一样,地震的发生和发展,也是时时变化,可以减弱也可以随时加强,可以有规律的往前发展也可以来个急转弯转向另一个地方发生,地震震级越高震中影响的范围越大。这就是导致地震难以捕捉和难以预测的最主要原因。

  

  全睿娴女士认为,地震预测的震中范围不可能锁定在100公里内,应尽可能在客观的科学的真实的基础上把震中范围缩小。事实证明,地震三要素之一的震中范围国际标准锁定在100公里以内是不客观不科学的,是人为臆想出来的标准。

  第四发现:在地震前后极易发生飞机坠毁、轮船翻船沉船,火车出轨,煤矿瓦斯爆炸、渗水,火灾频发等重大灾难性事故,除了人为因素之外,还与地球磁场变化、地震等自然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殚精竭虑致力防灾减灾

  在地震预测和防灾减灾上,全睿娴女士不仅注重基础理论研究,还注重实际行动,想尽一切办法和可能,联合更多的力量去探觅新知,回馈国家和社会。

  在第十二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上,全睿娴女士发表的《创新地震预测思维模式,跳出传统理论的陷阱,惊醒地震不可预测的梦话》的文章,被组委会评为“中国地震预测新理论优秀学术成果”,得到中科院院士、国家相关领导的认可和肯定,被国内最权威的十多家媒体广泛报道和传播。

  2016年4月27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管理创新研究所地球运行规律与系统科学研究中心隆重揭牌成立,全睿娴女士出任中心主任。

  在发表就职演说中,全睿娴表示,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触目惊心。1976年唐山大地震瞬间把整座城市夷为废墟,20多万人的死伤,海地地震死亡人数超过30万,08年汶川大地震死亡及失踪人数接近10万人,4月14日、16日的日本熊要县的强震造成9000多幢楼房受损,地震给人类所造成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如此巨大,研究地震、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产生及防治,掌握地球的运行规律已迫在眉睫,地球运行规律和系统科学研究中心为此应势而立。

  她同时指出,地震的预测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本中心的成立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可想而知,基于我十几年来对地震的观察、分析、研究以及20多个成功预测案例,让我相信地震是可以预测的。但要准确预测地震,所需要的专业学科主要有:气象、天文、地理、地质、物理、化学、卫星监测、大数据分析、统计、网络技术等十多个学科,需要多个学科紧密结合,互相配合,共同攻关。

  “希望能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充分理解和支持,尤其是各大相关部门及专业人才的主动帮助和参与,希望对地震预测有兴趣和有志于地震预测研究人士的积极参与。尽管地震的预测预报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我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有思路正确,方法得当,科学可行,持之以恒,相信总有一天能把地震的信息提前捕捉住,为防震避震,防灾减灾,减少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作出应有的贡献。”

  据了解,全睿娴女士主要负责的地球运行规律和系统科学研究中心,未来五年内的工作计划主要侧重于地震的预测和防灾减灾的研究。

  

   统筹力量筑梦“平安中国”

  在唐山大地震4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来到唐山市,就实施“十三五”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进行调研考察。他强调,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要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断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一章第8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国家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地震群测群防活动,对地震进行监测和预防。

  而在历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有关防震减灾的提案备受关注。

  种种现象和事实说明,我国的地震预测和防灾减灾工作,尤需注重“落地”工作,尤需注重科技创新,尤需注重专业性、创新型人才的能力价值的发挥。

  然而不得不正视,我国地震预测和防灾减灾,不论是顶层设计、体制机制的完善,还是重点项目的合作与推进,以及信息传递与反馈的渠道,还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特别是一些经得过历史与现实考验的前沿成果,如何更快、更好地重视并应用起来,是一个严肃的国家课题。

  对全睿娴女士的地震预测、气候异常变化等研究以及中心的建设与运行而言,可用得上四个字描述——“任重道远”!但无论如何,在地震预测这道世界性难题面前,有中国的研究人员敢于“亮剑”,发出石破天惊似的声音,给世人以梦想与期待。这是什么?——创新的力量,中华儿女的自强与信心,科学界的时代强音,构筑“平安中国”的最美旋律!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关键词:全睿娴,地震预测,防灾减灾

责任编辑:赵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