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作会议本月中旬召开 定调未来5年金融发展
不出意外的话,本周五将召开五年一次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据外媒此前报道,五年一次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于7月14日召开。证券时报记者从多方核实,会议确实将在本月中旬召开,这也是第五次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此前历次会议均涉及金融体系的重大改革。业内普遍认为,本次会议在金融风险积聚的背景下召开,将重点防范金融风险、改革金融监管体制。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级别较高,按惯例,除国务院、“一行三会”的高层会参加外,通常各省省委书记或省长也会参加,一般为期两天。梳理历次会议可以发现,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讨论的内容一般是对下一个五年的重大金融改革问题进行定调,是为保证宏观金融政策的稳定性和金融改革的持续性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可以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风向标”。 这一次,讨论已久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将成为重头戏。实际上,近几年关于金融监管改革的讨论此起彼伏,业内争论过多种改革版本,甚至不乏统筹合并“一行三会”、建立“超级央行”等传闻。不过,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经过多方艰难博弈下,保留“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功能,同时赋予现有的监管部门协调机制更多实质性权力,将暂时成为复杂环境下的可行选择。 从历次会议主题看,均对资本市场乃至金融全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一次(1997年11月): 1、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以处理从四大国有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 2、银行改革:中央财政定向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四大国有银行资本金;将银行不良资产剥离给新成立的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取消贷款规模控制,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等重要改革措施。 3、金融监管: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成立证监会、保监会,分别负责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央行专司对银行业、信托业的监管;另外对央行自身机构进行改革,原有的省份行被撤销,改成9个大区行,货币政策独立性得以加强。 第二次(2002年2月): 1、加强金融监管与国有银行改革的思路进一步得到深化,最终组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并主导中国银行业的重组上市。 2、银行改革:快速推进新一轮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在股份制改革与海外上市项目的实施得到一系列关键政策支持。 3、金融监管:撤消中央金融工委,成立银监会,并成立国有银行改革领导小组,酝酿、统筹、部署国有银行改革方案,会议还做出了改革农信社的决定,为此后农信社改革的全面铺开确立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指导方针。 第三次(2007年1月): 1、加深已股改银行的改革,农业银行挂牌上市,至此国有四大行全部完成股份制改革。 2、国开行全面推行商业化。汇金公司注资国开行,国开行推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商业化运作,主要从事中长期业务,不得从事零售业务。 3、设立中国版“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以承担外汇储备的投资管理工作。 4、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实施《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 5、创业板正式开启。 第四次(2012年1月): 1、稳步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扩大金融对外开放。 2、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避免财政金融风险相互传递。 3、加大对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切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4、加强金融基础建设,改善金融发展环境。 5、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等。 沧海桑田:最近5年经济环境剧变 从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2012)至今,我国的金融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最近5年来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尽管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但这一问题在最近五年并没有得到较好的遏制,资金脱实向虚、监管套利等问题依然严重,在此背景下,防范金融风险、推进金融监管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 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称,最近五年我国的经济、金融环境主要发生了以下几点变化: 首先是宏观经济增速连续下降,在经历2008-2009年的强刺激以后,我国经济实现了短期反弹,但从2010年以后,宏观经济增速就开始持续下滑。2012年至今,我国的GDP同比增速从8%以上下降到不足7%,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20%以上下降到10%以下。所以过去的五年可以说是我国宏观经济增速的换挡期,由以前的“高增长”转向了“新常态”。 其次,在宏观经济增速换挡的大背景下,各个领域也在发生剧变: 1、工业部门不得不调整适应经济增速的换挡,去杠杆、去库存、去产能问题突出; 2、宽松货币发力,财政更加积极,2012年至今央行总共7次降准、8次降息。与此同时,广义财政也在发力,预算内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从2%扩大至4%; 3、资产泡沫膨胀,在货币宽松、而实体经济疲弱的背景下,增加的货币供给大量流入资产领域。最早是金融资产,2014、2015年股债双牛,但随后股市异常波动,泡沫迅速破灭。而房地产市场接力,成为投资的新热点,一线城市房价同比增速最高突破30%,二、三线城市房价均有不错的表现。从去年10月政府出台调控政策后,房地产销售逐渐降温。 4、与货币宽松相伴随的是金融监管整体趋松,金融机构疯狂扩张。2012年时我国银行业资产总规模只有113.6万亿,到2016年底却达到230万亿,翻了一倍还多。尽管银行业近三年年化资产增速仅15%,但基金子公司专户、基金专户、券商资管规模的高增长很大程度上是承接了与银行业相关的业务,反映的还是银行业的高增长。 上述领域发生剧变的背后,是金融风险的积聚。姜超称,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整个经济的系统性风险在上升。整个系统变得非常脆弱:在房地产市场稳定时,一切看起来相安无事;而一旦房价风险暴露,金融体系也要遭殃。 改革金融监管体制:核心在赋权 在此复杂背景下,业内普遍认为,即将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重点议题将是金融监管改革和防范金融风险。 然而,自本世纪初确立的“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模式已然形成了固化的格局,要打破现有格局必将是个难啃的骨头,其中,因监管机构调整带来的职责权力、人事层面的变动,是最大的改革阻力。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最小程度上进行人事调整,同时兼顾监管体制改革的优化,则充分考验着决策层的智慧。另一位来自监管部门的官员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目前来看,最有可能的模式就是在“一行三会”之上设立金融协调委员会,协调委办公室设在央行,党中央、国务院会授权给协调委办公室。 实际上,早在2013年“一行三会”就建立了协调机制——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央行牵头,成员单位包括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必要时可邀请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参加。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主要为了加强协调监管、促进信息沟通。 然而,该制度在后来被市场诟病为“流于形式”,核心原因就是没有赋予牵头部门实权,部际联席会议只是监管部门之间用于信息沟通的横向会议,并没有行政约束力。 因此,在央行设立金融协调委办公室的做法能否真正起到协调监管的作用,也备受外界质疑。中国投资公司原副总经理谢平认为,在“一行三会”基础上成立金融协调委员会的核心是明确责任追究机制,起草金融稳定委员会联合监管原则等,切实推动解决当前“一行三会”之间金融规则打架、对金融机构和产品监管标准不统一、金融监管存在真空等问题,督促明确监管责任、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和处罚、对“一行三会”有责任追究权等,切实提升金融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上述监管部门官员也表示,下一步金融监管改革的总思路还是在分业监管的基础上实现监管全覆盖,升级现有的金融监管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不论升级后的协调机制叫什么名字,关键还是看高层能否授予权力和明确职责,而不再是简单的部门协调。 还可能有哪些议题 除了讨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外,本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可能还会重申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要求改善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至于具体会有何动作,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考虑到经济杠杆率高企且仍在攀升,近几年影子信贷大幅扩张,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即将召开的金融工作会议可能会讨论如下议题: 1、建立一套针对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统一的监管政策,从而减少监管套利和相关风险; 2、银行体系加速处置坏账,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 3、建立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和监管,并改善对消费者和中小投资者的保护; 4、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包括出台IPO新规; 汪涛还表示,虽然金融工作会议可能会重申开放资本账户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长期目标,但预计这不会是未来几年的工作重心。此外,虽然会议可能会出台开放目前受管制的证券投资、一带一路等方面相关政策,但全面开放资本账户是个长期目标,开放步伐将会循序渐进。 “过去2-3年的市场发展显然说明,现在政策需要重新聚焦国内金融部门的问题,其中的核心就是去杠杆和改善金融监管。”汪涛称。 |
关键词:金融工作会议,中旬召开,金融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