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洗钱、挪用商户结算资金等风险不断暴露的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机构,从去年以来一直处于监管整治风暴的中心。作为一些无证机构暗中的帮手,违规提供支付清算服务的持证机构近期也上了“靶子”。
监管风暴升级
11月23日,一份央行近日下发的通知在支付圈内流传。通知内容显示,央行要求坚决切断无证机构的支付业务渠道,全面检查持证机构为无证机构提供支付清算服务的违规行为。有业内人士预计,这轮针对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机构的整顿预计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据这份全称为《关于进一步加强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整治工作的通知》显示,央行要求加强对无证机构的整治,加大处罚力度,坚决切断无证机构的支付业务渠道,并从严处罚违规为无证机构提供支付服务的市场主体。也就是说,本次专项整治的切入点是持证机构。
检查对象除了非银行支付机构以外,还包括银行金融机构、中国银联、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以及同城清算系统运营机构、小额支付系统集中代收付中心运营机构。
本次整治工作分为四个阶段。2017年12月底前为持证机构自查自纠阶断。要全面梳理支付业务合作主体、支付服务接口开放情况。2018年2月底前为央行分支机构组织检查阶段。2018年4月底前为央行总行组织开展现场督查阶段。2018年6月底前为处罚和总结阶段。北京商报记者分别从一家机构和一位知情人士处证实了这份文件。
屡禁难止的“二清”
“二清”行为是本轮整治的一个重点。去年10月,央行有关负责人在开展非银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时指出,无证经营支付业务的行为中,就包括无证经营银行卡收单核心业务,开展商户资金清算,即所谓“二清”行为,此外还有无证经营网络支付业务和无证经营多用途预付卡发行与受理。
业内人士介绍,在第三方支付牌照暂停发放后,没有拿到收单牌照的公司,只能在持牌收单机构下实际从事支付业务,即持牌收单机构先清算给这些公司,这些公司再清算给商户。因为有两次清算,所以行业里就把这些公司叫做“二清公司”。在2015年底时,“二清公司”的数量已经是有银行卡收单业务牌照的机构数量的近20倍。
支付市场巨大的潜力令机构都想来分一杯羹。一位支付业人士表示,“二清公司”一般都是手里掌握了一部分商户资源的公司,因为没法直接开展收单业务,所以需要找有牌照的收单机构合作。而收单机构为了减少发展商户的成本,迅速提高交易量,也乐意和这些“二清公司”合作。
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出现在此次检查对象的名单中也引发关注。今年中,某银行厦门清算中心紧急关停网关,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该中心就是因为涉嫌为没有牌照的公司清算。
整顿还将趋严
无资质或者滥用资质的机构存在截留、挪用商户资金的风险。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直言,明知不可持续还要开展的业务,一般是抱着“捞一票就跑路”的心态,很容易发生卷款跑路或从事洗钱等非法行为,应该予以坚决取缔。
由此,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轮对无证经营支付业务的整治还会延续。易观支付分析师王蓬博认为,预计整治还会延续较长一段时间。他提到,包括网联的建立以及支付清算牌照的颁发等,都是行业正规化的表现,所以现在清理之前的乱象是正当时,也是监管机构逐步推进行业正规化的举动。
监管层也透露过这样的信号。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日前表示,支付业务属于重要的金融业务,要进一步扎牢政府监管的制度笼子,对支付业务全覆盖,对违规行为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