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 专题新闻

博览长城 尽在三晋大地

2018-12-10 22:59:00 作者: 来源: 山西新闻网
分享:

  雁门关图片来源于网络

  长城,历经沧桑变化,早已不仅是一砖一瓦、一楼一墩,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成为华夏文明的符号。

  山西保留了战国到明朝等各个历史时期的长城遗址,它们见证了历史上匈奴、鲜卑、党项、沙陀等多个民族与华夏族逐渐融合的过程,是山西作为民族熔炉的历史象征和文化地标,它既是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也是华夏文明的载体,是山西厚重文化底蕴的象征。

  山西古长城纵贯全省,8市39县区共有4277处长城遗存,总长1401.23千米,建造时间几乎跨越中国古代历史,主要涉及战国、东汉、北魏、东魏、北齐、隋、五代和明代等时期,年代跨度大而全。

  按照空间分布,山西古长城可分为内外长城两条主线。外长城地势较为平坦,现存遗址以石基、土墙、土垄为主;内长城地势较陡,以险、奇、峻著称。

  山西长城板块主体区包括大同市、朔州市及忻州市北部,关联区包括阳泉、晋中、吕梁、长治、晋城等部分区域。
山西古长城的各类古建遗存等物质文化载体非常丰富,但目前成型的长城景区非常少。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几处较为成熟的长城景区,领略它们的雄浑与博大。

   大同现存明代古长城最多

  大同自古就是南方农耕文明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分割线,为九边重镇之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大同长城历史悠久,历朝历代都有长城遗迹,包括有:赵长城、秦长城、汉长城、北魏长城、隋长城、金长城、明长城、清长城。

  据大同市旅发委工作人员介绍,大同古长城主要分布于大同市的天镇县、阳高县、新荣区、左云县、浑源县、灵丘县、广灵县7个县区。大同的长城所跨朝代较多,现存最多的主要是明代长城。大同作为当时拱卫京都的屏障,明长城分外长城和内长城,如今的大同市居于内外长城之间,南部和北部、西部的行政区划线大部分以长城为界。

  2009年公布的长城资源调查数据中,大同市境内明代长城343167米,共有长城烽火台、古堡等843处。1986年8月18日,大同长城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相关的壁画、雕刻、碑文等与长城有直接关系的文物超过2000处。
大同古长城遗址众多,其中最华美的部分当数天镇县新平堡的玉皇阁镇边楼以及修在海拔1736米山顶上的桦门堡,阳高县墩台密布的长城乡,新荣区拱卫北魏皇陵的方山长城和得胜堡等边墙五堡,左云摩天岭两个制高点之间的宁鲁楼,灵丘牛帮口的内长城等。

   忻州长城分布之广堪称迷宫

  忻州是我省长城分布最大的区域,纵横交错,堪称长城的迷宫。据记载,忻州14个县(市、区)中有13个有长城。忻州长城的修筑历史有战国、秦、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宋、明朝,总长度1000多公里。现在保存较完好的明长城有248.731公里,分布在8个县(市)19个乡(镇),有古堡93个,烽堠480个。

  忻州长城无论是修筑形制,还是历史地位、文化内涵,都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历史价值、学术研究价值。

  代县白草口长城,坐落于陡峭的山崖上,雄伟险要,垛口错落有致,蜿蜒向上,堪与北京箭扣长城比美;偏头关长林堡附近的长城,曲折蜿蜒,高大雄伟,是全国最漂亮的夯土长城;河曲、偏关境内的黄河边是长城离开大海之后第一次与黄河拥抱并行之处;岢岚县王家岔宋长城,全用碎石片垒成,将石砌艺术发挥到了极致;繁峙竹帛口长城,墙体曲折,敌楼密布,牌匾完好,是全国保存最好的砖砌长城。

  忻州还拥有一处国家5A级的长城景区——雁门关。“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雁门关是万里长城第一关,它坐落在代县北部的勾注山脊,是大雁南下北归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故而得名。

  雁门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西门之上筑有杨六郎庙;北门未建楼顶,门额嵌镶一方石匾,上书“雁门关”三个大字。
拥有绝佳的长城资源,接纳先进的管理团队,而今的雁门关景区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朔州堪称长城历史博物馆

  朔州市是全国惟一一座位于内外长城之间的城市,是晋北之北、西口之口,长城就是这座城市的“院墙”。

  朔州堪称中国长城的历史博物馆。现存长城327公里,长城历史遗存有1649处,占到了全省的40%,关、隘、口、城、堡、峰、燧各种形制应有尽有,而且保存完好。

  长城最有气势、最具特色的段落在朔州。杀虎口长城封山锁谷、穿河卧波,人称“水上长城”;桦林山长城筑于山势如海、山脊似浪、重峦叠嶂、异常险峻的桦林山上,犹如一条巨龙,蜿蜒攀升。
长城在朔州段最令人称奇的部分在广武长城与新旧广武和雁门关、白草口这一段,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这里曾经是历史上发生战争最多的段落。其中,筑于绝壁天险之上的广武猴儿岭段锯齿长城被称为中国长城精品中的精品,其陡峭、凶险、壮观的形态,令人惊叹。

   阳泉娘子关山水相依

  说起“娘子关”,老一辈的山西人习惯把娘子关内外作为省内外的代称,出了娘子关,就离了山西省,进入河北省的地界。

  娘子关位于阳泉市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是古代的一处关隘,原名苇泽关,世传为万里长城第九关。娘子关的城堡,背靠绵山,面临深峪,桃河环绕其西北,曲折奔流。整个关城两翼是依山势蜿蜒起伏的长城,这里的长城,历史上成为山西、河北两省间的天然屏障,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十分险要。

  娘子关历史悠久,隋代开皇年间曾在此设苇泽县,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妹平阳公主,曾率领娘子军据守此关,所以后人皆称之为娘子关。现存关城是明代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所筑,有南、东两座关门和长达650米的城墙,中间为居民区。

  来到娘子关,城门上方的四个大字“京畿藩屏”雄浑大气,小心翼翼地踏上门洞前石铺古车马道,近百米的古道早已凸凹不平。向导介绍,青石上较深的印记是数百年来古人骑马经过时留下的马蹄印。进入城楼门洞,城内的民宅、街道仍然保持着原貌,据说当地居民多为明、清两代“车户”后裔。娘子关东门里有处砖砌的高台,相传为平阳公主的点将台。城内还保留着关帝庙、真武阁等古建筑。
除了蜿蜒的长城,娘子关还以山明水秀的景色闻名。位于娘子关城堡东门附近约300米的妒女祠下的“娘子关瀑布”悬流百尺,顺悬崖峭壁而下,形成了壮观美妙的水帘瀑布,顺流而下,又成了一片高山平湖,游人还可以乘游艇、观湖光山色。山脚下的村庄里家家流水、处处涌泉,随便敲开一处人家,院内都有流水潺潺,从院子的一边流入,另一边流出,流水之上往往架有葡萄、豆角、爬山虎等瓜果绿植,夏日在这样的小院中休憩,清凉、舒适,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关键词:长城,三晋大地责任编辑:赵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