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报披露季,各家上市公司纷纷竞逐财报“秀场”,让半年报“活”起来。其中,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2021年半年报封面别具一格。报告封面上的数字“2021”由一组员工“大头照”组成,扉页的108位员工朝气蓬勃;报告的显著位置披露了邮储银行的战略定位和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简单清新、阳光透明、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跃然纸上……一张张笑脸,折射出这家年轻国有大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一个个细节,也揭示了这家12万亿资产零售大行持续稳健发展背后的文化力量。
图片来源:邮储银行2021年半年度报告
中国邮政储蓄可追溯至1919年开办的邮政储金业务,“普惠”与“稳健”的基因在那时起就深植于血脉。“回顾百年邮政金融史,我们无比自豪。”邮储银行董事长张金良介绍,“邮储银行收集了全行16万份调查问卷,深入调研走访,研究标杆企业,提炼出邮储银行的企业文化。”可以说,这套文化体系既传承百年邮储的文化基因,又具有前瞻视角,凝聚了历代邮储人的智慧和汗水,承载了新一代邮储人的期许和理想。
图为邮储银行2021年半年报扉页的员工“照片墙”。其中包括“全国劳动模范”拜丽(第十排左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马沛祥(第四排右三)、北京香山支行行长刘玉萍(第十排右二)、邮储银行金融科技领域领军人才邓萍(第三排左三)
半年报中一个个笑容洋溢的邮储银行员工正是新一代邮储人的缩影。据了解,其中包括一些优秀模范代表,例如:“全国劳动模范”拜丽,是一名优秀的理财经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马沛祥,探索“蔡川模式”助力宁夏蔡川村脱贫致富;北京香山支行行长刘玉萍,带领员工常年为听障群众提供手语服务;“邮储银行巾帼建功模范”邓萍,是该行金融科技领域的领军人才。
成立短短14年,邮储银行如何从成立之初资产总额1.6万亿元到如今资产规模和AUM(管理零售客户资产)双双突破12万亿元,并跻身“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第15名?让我们从邮储银行中期业绩中一探究竟。
文化聚力
据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邮储银行拥有近4万个网点,服务个人客户达6.3亿户,资产总额12.22万亿元,负债总额11.47万亿元。
这么一家庞大的机构,如何能够将公司战略部署与经营决策传导为各级员工的执行力?张金良认为,企业战略规划能否落地,既取决于规划本身是否科学务实,也取决于制度的保障、机制的完善,更取决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来引领。
在他看来,1919年邮政储金业务开办伊始,就提出了“人嫌细微、我宁繁琐;不争大利、但求稳妥”的16字经营方针,可以说“普惠”与“稳健”的基因深植血脉。“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壮大的邮储,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蒸蒸日上。”张金良表示。
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管理、百年企业靠文化,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基业长青的保证。邮储银行在半年报中展示了该行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例如,“普惠城乡,让金融服务没有距离”的使命,“建设客户信赖、特色鲜明、稳健安全、创新驱动、价值卓越的一流大型零售银行”的战略愿景,“有担当、有韧性、有温度”的企业精神,在价值观中则突出了客户、诚信、稳健、员工、专业、创新等关键词……
邮储银行北京海淀区香山支行行长刘玉萍身体力行的实践,就是对该行企业文化的生动诠释,也是邮储银行员工优良工作作风的缩影。为了服务好香山支行附近的很多听力残疾人士(橡胶福利厂的退休职工),刘玉萍请来聋哑学校的专业手语老师,利用下班时间手把手教员工学习。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刘玉萍发现沟通还是有困难。原来是这些听力残疾客户使用的手语并不全是通用手语,很多是香山地区使用的“方言”手语。刘玉萍没有放弃,寻找到了熟悉“方言”手语的老师学习,终于带领支行员工掌握了用“方言”手语沟通办理银行基本业务,收获了听力残障客户的好评。
十年来,邮储银行香山支行手语培训的新员工和轮岗员工已经超过100人,支行员工每天练习巩固手语服务技能,为的就是能够向听力残疾客户提供真心用心贴心的金融服务,做好特殊公共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做群众的暖心人。
成立14年来,邮储银行正是依靠着这样的使命和企业文化,从一家传统储汇机构到股改、引战、AH两地上市,再到组建中邮消费、中邮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邮惠万家”直销银行,实现了从单一的储蓄机构到多元化综合金融机构的蜕变。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邮储银行资产总额和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双双突破12万亿元,业务规模创历史新高。
图片来源:邮储银行2021年半年度报告
值得关注的是,半年报提及的10条“邮储人共识”,提倡简洁高效、务实有为、团结协作,甚至都已在业内引发共鸣。例如,“发简明的文,开有用的会,说简洁直白的话”“职务不等于权威,创造价值才会被尊重”“深入市场,贴近客户,脱离一线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少发无效指令,让一线轻装上阵”……
图片来源:邮储银行2021年半年度报告
张金良表示,在邮储银行连续三年开展的全行不记名问卷调查中,邮储人对自身工作满意程度大幅提升,大家充满了干事创业的热情。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这家年轻的国有大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前进步伐更加坚实。近期,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惠誉、穆迪和标普全球陆续发布对邮储银行的2021年评级结果,分别给予邮储银行“A+”“A1”“A”的评级,展望均为稳定,评级结果均保持中国银行业最优水平。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2021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邮储银行按一级资本排名首次进入全球银行20强,排名大幅上升7位至第15位。
人才强行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员工是最重要的资本。互联网时代择业范围更加广泛,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及如何建设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对银行业形成了极大的考验。
张金良在邮储银行2021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该行将通过灵活的机制、开放包容的文化广纳人才,集百家之长,成邮储之业;通过完善的培训、科学的成长路径培养人才,提升队伍专业性,以专业创造价值;通过市场化的激励、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选拔人才,开发员工潜能,成就员工梦想。
人才库建设方面,邮储银行创新选人用人方式。据了解,该行积极开展高级、中级、基层三级人才库建设,树立和强化“人才出自竞争”的观念,搭机制、建平台,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通过公开的平台、公平的规则和公正的评判,使一大批优秀干部脱颖而出,鲜明树立“重品德、重才干、重担当、重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邮储银行半年报显示,该行已完成500人左右的高级管理人才库,2000人左右的中级管理人才库,8000人左右的基层管理人才库建设,为下一阶段有计划地培养使用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干部人才战略储备、优化班子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薪酬福利管理方面,邮储银行围绕发展战略及经营重点,突出业绩和价值创造导向,进一步优化薪酬管理机制。对于高端紧缺人才,邮储银行探索推进市场化薪酬分配管理,发挥市场化薪酬人才的引领作用。
人才培养方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紧扣经营管理与发展形势,共举办各类线上线下培训班17000余期,培训员工154余万人次。
全国劳动模范、邮储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支行理财经理拜丽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拜丽认真研究每一支在售理财产品并做好笔记,产品的投资方向、特点等都记得清清楚楚。产品多了,拜丽就做成台账的形式,方便记忆和查询。只要客户有投资需求,不论金额大小,拜丽都会提前到达网点,做足准备工作。
为了帮助更多的客户系统了解专业金融知识,拜丽还经常在支行组织理财沙龙活动,普及理财方面的知识。作为一线员工,拜丽曾连续几年在邮储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取得个人理财业务业绩*的成绩,11年间累计销售理财产品超23亿元,切实满足了客户理财需求。
2015年,拜丽获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模范”后,邮储银行新疆分行在她所在的支行创建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并把支行作为新入职员工的培训基地。拜丽肩负着带头人的责任,工作室先后培养出多位个人金融服务专家和优秀标兵,还有员工成长为支行副行长、营业部主任和优秀理财经理。
可见,专业通道同样能通往职业巅峰。据了解,邮储银行建立了“纵向能晋升、横向能转换”的职业发展通道,鼓励员工根据个人特点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让员工在专业序列中也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深耕乡村
谈回业务本身,邮储银行定位于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致力于建设一流大型零售银行。
“我来邮储银行的这段时间到乡村调研,发现我们广大农村地区的融资需求还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市场和机遇。”邮储银行新任行长刘建军在该行中期业绩会上直言,这也是刘建军正式履新后首次亮相。
“邮储银行县域及以下的网点占比接近70%,与广大县域客户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获得了强烈的认同感。”刘建军表示,邮储银行县域及以下存款业务占全行的比重将近70%,在县域市场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未来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方面大有可为。
与此同时,邮银协同也是邮储银行深耕乡村蓝海的独特优势。刘建军表示,邮政集团有百万员工,并建立了农村电商平台和众多农村邮乐购店,搭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三农”服务场景,形成了“物流、商流、资金流”优势,这些都可以为邮储银行未来三农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场景和数据支撑。
图片来源:邮储银行2021年半年度报告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5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49.84亿元,余额占全行各项贷款的比例约为四分之一;邮储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905.03亿元,占全行各项贷款比例超过14%,稳居国有大行前列。
邮储银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泾源县支行行长马沛祥,见证了蔡川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2008年,邮储银行宁夏分行成立后,马沛祥和同事到蔡川村进行调研。蔡川村不通路,马沛祥和同事靠着双腿走访了全村358户村民。经过调查研究,马沛祥发现蔡川村适合种植牧草,有发展草畜产业的基础,但是缺资金、缺产业、缺技术、缺抵押物。经研究,他和同事们探索出“大户保小户,富裕户保贫困户,村干部、养殖能手任意保三户”的互相担保模式,为更多的村民发展养殖业提供了担保贷款,打通了金融扶贫的“任督二脉”。在金融助推蔡川脱贫中,经过马沛祥和同事们坚持不懈的探索,“产业引领+能人带动+金融帮扶”的金融扶贫模式——“蔡川模式”应运而生。
从2008年14户、17万元贷款开始,邮储银行宁夏分行累计向蔡川村发放贷款3000多笔、1.37亿元,帮助蔡川村253户、1238人实现脱贫。2016年底,蔡川村实现整村脱贫销号。
曾经的蔡川村,连一处像样的砖瓦房都没有,到处是破旧的窑洞、泥泞的土路,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如今,全村80%以上村民从事牛羊养殖,村民住上了红砖瓦房,用上了手机、电视等现代化产品,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在巩固脱贫成果上,邮储银行继续加大对脱贫地区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的金融支持,特别是持续做好对已脱贫人口的金融支持,增强脱贫致富的稳定性,防止脱贫又返贫。马沛祥和同事仍在助农致富的路上不断前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了马沛祥记事本上新的关键词。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给银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邮储银行基于长期服务“三农”的积极实践与探索,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明确了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框架和实施路径。
据了解,邮储银行制定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12345”的工作框架和“十大核心项目”,将持续优化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服务模式,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数字金融银行,积极支持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重点群体和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乡村建设行动、农村改革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重点领域,全力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12345”中的“1”是坚持“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一条主线”;“2”是发挥“线上+线下”和邮银协同两项优势;“3”是搭建农业农村大数据、银企银政对接、邮银协作三大平台;“4”是对接农户与信用村、农村资源、政府政务、集团会员四类数据;“5”是建设县域农村生产经营、日常消费、涉农产业生态、集团协同、农村政务五类场景。
“十大核心项目”则是指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县域地区移动支付场景建设、线上产品提升、“邮E链”平台、政府数据采集和对接、乡村振兴公司业务生态版图、邮银协同的惠农合作、母子协同的“三农”生态建设、“三农”金融数字化风控、“三农”金融品牌建设等十大项目。
科技赋能
技术迭代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了银行服务模式。伴随着5G、AI、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高速发展,用户对金融服务更快、更便捷、更安全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数字化转型成为银行业蓄力新动能的战略之举。从财报披露的信息来看,无论是国有大行、股份行,还是中小银行,均在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投入,寻找适合自己的赛道。
张金良表示,过去,扎根县域、连接城乡是邮储的金字招牌;如今,科技的力量使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满足客户更加多维的需求。邮储银行致力于打造前台敏捷、中台强大、支撑有力的数字生态银行,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和可持续性,构建“无我”“无 界”“无形” 的场景化金融服务。
“无我”,就是在服务理念上,依托大数据等科技应用,个性化服务客户,将银行标准化产品转为客户定制化服务,为客户、股东和员工持续创造价值。“无 界”,就是在服务渠道上,打破时空界限,将有限的网点和无限的网络相结合,使金融服务既有线上智能服务的便捷和效率,又有面对面服务的温度和深刻理解。“无形”,就是在服务产品上,把金融产品嵌入到百姓生活、社会场景中,既“无形”又无所不在,打造“金融+生活”“金融+经营”的生态服务体系,使邮储银行的服务更智慧、更便利、更贴心。
图片来源:邮储银行2021年半年度报告
8月27日,于发布半年报同时,邮储银行公布了该行“十四五”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邮储银行“十四五”时期的战略目标是以金融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加速业务模式转型,搭建智能风控体系,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领先的数字生态银行。
唯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事实上,邮储银行在金融科技创新方面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大数据建设方面,建设开源的超大集群大数据平台和六大数据集市;新一代信息系统方面,开发建设多个新一代系统,包括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新一代信贷业务平台、新一代中间业务平台、新一代资金业务平台;创新技术应用方面,“邮储大脑”机器学习平台AI应用服务管理功能投产上线,生物特征识别、智能语言语音技术在人脸识别、声纹识别、语音导航、智能外呼等业务场景广泛应用;此外,区块链服务平台为雄安新区及该行区块链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曾在会计、营运、科技等多个条线奋战的邓萍,目前是邮储银行金融科技创新部副总经理,亲身参与了邮储近百个信息化系统建设,并见证了背后的付出和努力。
新一代系统建设非常考验跨部门的协调合作能力。2019年3月启动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时,邓萍作为新核心系统项目主要负责人之一,带领攻坚团队立足全行视角,开发和组装出近5000个可灵活装配的“零件”,可按不同场景需求进行组合编排,实现敏捷创新,更好更快地支撑业务发展。
而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不仅自身实施难度大,而且涉及关联系统非常多,系统建设难度与组织协调工作异常复杂。以邓萍为代表的邮储人始终奔忙在项目建设、投产运维*线,加快新系统建设,保障了项目顺利推进。
归根结底,金融科技创新需要依靠人才。据了解,从2019年以来,邮储银行加大IT人员的招聘力度,特别是自主研发和测试人员的招聘力度,总行IT人员连续两年翻番。目前,该行参与信息科技建设的自主研发和外包的IT人员已经超过1万人。张金良表示,“这两年我们重点优化了信息科技条线的绩效考核体系,想通过一些办法激励人才、留住人才。未来还会继续加大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
与此同时,邮储银行把每年营业收入的3%左右投入到科技领域。数据显示,2020年邮储银行信息科技投入90.3亿元,同比增长10.35%,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15%。2021年上半年,邮储银行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大资源投入,投入研发等资金超5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至3.30%。
此外,建立适合的体制机制至关重要。在科技兴行理念下,邮储银行不断强化科技赋能,以数字化转型为主线,建立与数字化转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推动业技深度融合,着力提升信息科技核心竞争力,强化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如,随着邮储银行研发中心西安分中心正式揭牌运营,该行已形成1个总行研发中心、4个分中心、N家分行研发中心的“1+4+N”自主研发体系。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有119项信息化工程成功上线。目前全行正在全力以赴地推进“345”工程计划,即三个核心、四个新一代、五个基础平台。“三个核心”就是个人业务核心、公司业务核心和信用卡核心。“四个新一代”就是新一代手机银行、新一代信贷业务平台、新一代资金业务平台、新一代中间业务平台。还有“五大基础平台”,“五大基础平台”就是邮储大脑、大数据平台、云平台、互联网金融平台、区块链服务平台,“345工程”几乎涵盖了银行所有的产品和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邮储银行还在总行增设一级部数字人民币部,强化数字人民币业务发展的组织支撑。该行还依托数字人民币运营资格,丰富数字人民币对公应用场景,在开放式缴费平台手机银行渠道及企业网银渠道丰富数字人民币应用,积极推动对公钱包营销。
在持续的资金投入、人才培养以及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加持下,邮储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正在不断推陈出新,加快新应用落地,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