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产经新闻 > 公司报道

焕发现场“含绿量” 提升发展“含金量” 华北油田采油三厂打造低碳示范采油厂纪实

来源: 长城网综合   2024-03-31 17:11:37
分享:

  初春时节,华北平原生机勃勃,近万块光伏整齐排列在留路零化石能源示范区。微风吹拂之下,广袤农田的滚滚麦浪与红色抽油机、黑色光伏板交相辉映,展现出别样“光”景,这里,是华北油田采油三厂新能源之路的开始。4月份,将有3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在这里落地生根。

  双碳目标的提出,对能源保供的数量、质量、效能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已走过“不惑”之年的老油田而言,打造多能互补的格局,不仅是筑牢稳产根基的有益探索,更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之下,老油田大破大立之举势在必行。该厂将“低碳示范采油厂建设”列入厂“十大工程”之一,一边精准推进油田开发,不断夯实资源基础,答好老区稳产必答题;一边加快绿色转型,打造先发优势,竞逐光热新赛道。

  “新能源的发展,不是顾此失彼,更不能只是简单做‘加法’,而是在当下背景之下,寻找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协同发展的深度融合之路。”该厂新能源工作负责人宋保林说道。

  开年以来,为进一步突破思想藩篱,打破工作壁垒,该厂以“油气和新能源业务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为抓手,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找准发展定位,聚焦增加新能源产量、提高新能源产能、加快新能源布局等重点领域,从思想和实践中找准生产系统耗能高、新能源业务不完善等制约新能源业务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精准部署4方面讨论“课题”并进行攻克,着力以更开阔的思路、更宽阔的眼界、更科学的举措书写老油田能源转型的生动实践。

  采用车棚、悬索以及N型光伏板,提高光伏发电效率;畅通与属地政府沟通渠道,加快获取坑塘建设光伏发电指标;引进成熟油气生产光热技术在拉油点、场站进行规模应用……随着一条条可行措施的提出与落地,转型发展的前景日趋明朗。

  尽所能发动“绿引擎”

  3月14日,该厂肃宁作业区王四联合站员工王勇在注水泵房里对自己的“搭档”进行检查保养,他时而弯曲身体通过瞬时流量额定范围,确定单井注水量,时而屏息凝神对照注水压变系统,核实各注水井进出口压力情况。据悉,该泵房7台高耗能注水泵电机通过永磁再制造,成功实现注水泵大扭矩低转速、可调速、高效低耗运转,平均节电17.54%。近年来,像电机永磁再制造这样的节电措施,在生产现场比比皆是。

  作为油气生产企业,其自身运转也离不开能耗支撑。能耗要想降下来,必须在日常管理、技术节能等等领域“加码”。

  在绿色发展主旋律下,该厂锚定公司“深度节能1亿元”工程,立足系统烦冗庞大、资源劣质化加剧、老油田含水率逐渐上升等现状,不遗余力开展节能潜力分析,在电量与产量之间寻找最佳平衡。

  在日常运行中,深化用能管理,充分发挥数字化油田优势,利用数字化监控平台、精细日常参数优化,开展低产低效油井间开运行、油井地面参数调整、井筒电加热制度优化等针对性工作12项。按照“一增、两替代”总思路,通过安装收气阀、储罐密闭装置、密闭卸油装置等实现工艺密闭化增加伴生气产量,利用采出水余热、空气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加热炉供热,持续降低燃气消耗量。综合应用高耗能电机永磁再制造、电潜螺杆泵举升、塔式抽油机举升、电热丝温压双控等技术降低耗能。创新将太阳能、光热、碳纤维加热等与现有油气生产工艺高度融合,在降低生产能耗的同时,加快油田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以该厂西31拉油点为例,应用“无动力太阳能和超温热泵”梯级升温加热技术,替代电加热棒加热,实施后月节电达到20.4%,系统具备集成温压、流量等监测、远传一体化控制功能,实现了无人值守。

  此外,加大政策配套支持,将电费+外购燃气费捆绑一体考核,设置吨油能耗同期对比指标、月度计划考核指标两个激励“红包”,促使各基层单位形成挖潜增效的合力。

  追“光”取“热”,萃取“绿能量”

  3月20日上午8时,该厂物资装备中心油管检测站内,利用留路余热水清洗旧油管的热煮池内热浪翻滚,一根根旧油管顺着辊轮滑入池中,经过高温“泡澡”褪去脏污后,露出原本的模样。与传统高压冷清洗方式相比,这种利用余热水清洗油管的模式,年清洗油管能力达10万根,年节电48.25万度,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27吨。

  生产建设如火如荼,用电量也居高不下,既要保证生产又要节能减碳,必然要寻找新能源替代。近年来,该厂立足留路零化石能源示范区建设、大王庄油田清洁能源替代等项目,多渠道撬动绿电指标,全力建设多能互补、绿色智慧用能新架构。一方面充分发挥区域内余热资源、土地资源、油田电网的优势,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余热、光热等项目建设,提高清洁替代率。另一方面坚持外部借力、政企协调,先后与河间、献县等地政府展开10余次对接,全程跟踪审批流程,备案光伏发电指标36兆瓦。

  该厂留路油田余热资源丰富,通过近5年的攻关和应用,形成了包含污油净化、油管清洗、生产伴热及余热发电的余热综合利用体系。2023年以来,充分利用该区域闲置场地,开展光伏发电建设,目前已完成主体建设,正在陆续并网发电,预计4月份完工,总容量共计5.27兆瓦,预计年均发电量约646万千瓦时。在余热与光伏的双向加持之下,该区域实现燃油、燃气和灰电全部替代,建设成中石油首个零化石能源消耗示范区。

  此外,该厂以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为原则,充分利用建筑物屋顶、墙面或者停车棚等空间,同步在楚一站、河间站、余热站等11个站点开展生产区域光伏发电,计划四月份全部竣工投产,累计新建清洁电力装机7.4MW,这些绿电全部被油田生产和办公消纳,建成后预计年发绿电达850万千瓦时,相当于1000台抽油机一个月的用电量。

  在充分吸取余热、光伏发电经验基础上,扎实推进大王庄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在大王庄油田开展集输管道优化简化,利用余热供热和发电,完全替代站场15台加热炉,实现站场无烟化,年节约燃气700万方,减排二氧化碳0.8万吨。同时,全力推进能源管控平台建设,提升智慧化分析级能源管控水平,为实现生产用能低碳化提供技术支持。

  “碳”索创新,创造“绿价值”

  “CO2排放到空气中,容易造成温室效应,而注入地下,却可起到良好的重力驱和混相驱双重驱油作。这口井是已经生产32年的老井,进入生产后期,为提高原油采收率,自2022年11月开始注气,目前注入量达3.5万吨,增油效果初步显现。”在马76注气井现场,八里西潜山CCUS项目组技术人员介绍道。

  “双碳”背景之下,CCUS技术发展和应用方兴未艾。华北潜山油藏地质储量基数大,具备较好的注气潜力,该厂将八里西潜山CCUS项目作为积极贯彻三步走战略部署、发挥老油田稳产“压舱石”作用的重要举措,稳步推进。

  坚持以油田公司为保障、以厂内力量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的专业化队伍,成立专班挂图推进,全力探索集二氧化碳注气、驱油、采出液处理、伴生气循环回注、长期埋存、风险控制及埋存监测于一体的成熟技术。项目方案设计新建先导试验站1座、管道20余公里,部署注气井3口、采油井20口。截至目前,已完成新钻井11口,投产6口,集油、注气、输油干线管道建设全部完成,先导试验站注气系统建成试运成功,剩余伴生气处理系统、二氧化碳卸车储存系统正在稳步推进中。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京津冀区域首个CCUS项目基地,可实现二氧化碳累积埋存845万吨,累积产油315.6万吨。

  目前已累计注入二氧化碳5.2万吨,相当于植树43万棵或2.5万辆经济型轿车停驶一年,区块累增油1.5万吨,实现了企业增油、社会减排的双重作用。

  沿着“提高采收率与碳埋存同步发展”的思路,该厂不断强化碳资产开发意识,积极推进项目碳资产转化,利用国际国内碳交易市场,实现碳资产开发创效。通过紧密跟踪筛选具有开发价值的碳资产项目,将《第三采油厂井场及作业区9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列入碳资产开发项目,将在碳交易市场进行预注册,预计碳资产收益达300万元,实现采碳交易零的突破。(通讯员 魏璐 刘青松 杜航 侯东星 许静 雷娜)

关键词:华北油田,采油三厂责任编辑:赵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