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产经新闻 > 公司行业

机辆公司姚星:重载追梦人

来源: 长城网综合   2024-07-30 16:58:45
分享:

  国能朔黄铁路,作为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将3亿多吨的晋蒙陕乌金源源不断地运送至京津冀鲁大地和环渤海港口,煤炭运输量占全国铁路煤炭发送量12%以上。2016年起朔黄铁路常态化开行两万吨重载列车,2024年朔黄铁路成功开行三万吨重载试验列车,翻开了我国交通强国重载铁路运输领域新篇章。

  昼夜穿行的列车,凝聚着全体朔黄人的实干与智慧,姚星和他所带领的团队便是最为突出的代表,他们以离地三尺高的机车为家,以“重载看朔黄”为己任,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的“火车头”精神。

  我因重载而生 重载因我而升

  2007年进入到朔黄铁路工作后,姚星便开始了自己逐梦重载的旅程。他从一名普通学员做起,经历了副司机、司机,再到指导司机、工程师、姚星工匠能手创新创效带头人,一路走来,从一名新人快速成长为机务运用领域的技术大拿。

  惟奋斗者进,惟奋斗者强,惟奋斗者胜。姚星用会干事业的拼劲、钻业务的韧劲诠释出了新时代铁路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他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砺意志、提高本领,绽放出独具魅力的青春之花。

  “永争第一”是姚星一直以来的一个工作心态,看似简单的四个字,落到实处却需要超乎常人的意志和品质。七八月份的机车机械间内,温度高得惊人,为尽快熟悉机车的内部构造,他在机车上一待就是一天。训练时手指时常被滚烫的铁疙瘩烫的生疼,走行部检查时膝盖因常跪在地上也时常被道砟磨破了皮,笔记本上更是记满了密密麻麻的机车电路图的线号、数字和各种标记。

  姚星说想提升自己,就不能只是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同时还要想原理,多想几个为什么,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系统的认知。他从不断的出乘中总结经验,在不断细致钻研中练就本领。

  2016年,朔黄铁路两万吨列车开行后,公司选拔优秀两万吨机车乘务员组成“两万吨平稳操纵技术攻关小组”,姚星成了技术攻关小组的带头人。小组成员以创新驱动安全生产为主题,矢志不渝探索重载列车动力学技术、重载列车操纵技术等,成果显著、成绩斐然!2020年8月,攻关小组被国家能源集团命名为首批“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姚星和他的团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我因重载而生,重载因我而升”是姚星创新团队的价值追求和人生航标,更是他们负重争先,勇毅前行的不竭动力。伴随着公司重载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万吨列车、1.5万吨列车、2万吨列车、三万吨列车的开行,公司在对乘务员提出越来越高要求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的舞台。怎么把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中去,提升重载列车运行品质,成了他们始终不变的初心。

  做重载领域先行者 从不可能到梦成真

  朔黄铁路线路情况复杂,山高坡陡弯急,240公里的线路处于连续长大下坡道区段,且桥隧相连,最大坡道为12‰,最小曲线半径为350米,线路海拔高差达1500米,在这样的条件下开行两万吨列车,曾有铁路行业专家断言为不可能。

  朔黄铁路人从来不缺追逐梦想的勇气和缔造交通强国的底气,打造世界一流货运重载铁路,是全体朔黄人共同的梦想。

  朔黄铁路常态化、规模化开行两万吨列车后,由于朔黄铁路山高坡陡弯急,桥隧相连且海拔高,线上列车出现了车钩受力大、部件受损、操纵难度高等各种问题,时刻威胁着运行安全。

  面对开行两万吨过程中开行难度的“五最”特点:开“最长”的车、载“最重”的货、转“最急”的弯、翻“最陡”的坡、走“最堵”的路,创新工作室成员在姚星的带领下积极探索实际运用中车钩受力问题,常态化实时采集重载列车运行动力学数据,不断优化重载列车操纵办法,解决操纵技术难题,大大减少了两万吨重载列车运行中列车冲动频次,将车钩平均受力控制在1000kN以内,为保障重载列车运行安全提供了坚强保障。

  2018年,姚星创新工作室成功研发出重载铁路机车车钩受力测量装置,可以直观、精确地反馈列车纵向力变化情况,对机车乘务员操纵两万吨列车给出准确评价。自此,朔黄铁路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重载列车运行状态检测设备。

  2020年,姚星创新工作室对标国内高铁,将自主创新研发的动力学测试设备加装在神华号机车上,形成一台具有实时采集车钩受力、车钩摆角、钩缓伸缩量、两车钩钩差、振动加速度等八项动力学数据的“两万吨综合检测(试验)机车”,能够常态化实时监测两万吨列车运行状态,形成了支撑优化两万吨列车操纵的动力学数据库。鉴于他们出色的表现,2023年8月,姚星创新工作室再次被国家能源集团命名为“姚星工匠能手创新创效工作室”。

  从最初的“不可能”,到开行初期的困难重重,再到今天的两万吨列车安全运行八周年,三万吨列车延续试验开行,姚星和他带领的创新工作室成员始终走在重载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将曾被人断言的不可能变为一个个可实现可突破的现实。

  从追赶到领跑 展现新时代“火车头”精神

  从追赶到领跑,这是姚星的工作写照,也是姚星工匠能手创新创效工作室全体成员的真实景象。为了学习,他们放弃了诸多的爱好,为了钻研,他们常常缺席了与家人相聚的短暂时光。

  姚星说道,新时代的火车头精神就是要勇于担当,就是要敢于创新,就是要勇闯技术无人区,哪里需要就往哪个方向钻研。创新工作室成员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技术提升质量为目的,在追求朔黄重载梦的道路上躬耕不辍、履践致远。

  人才培养方面,姚星带领团队将技术要点写成《两万吨列车操纵歌》,把教学内容做成《两万吨列车教学动画》,开拓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重载人才培养之路。

  两万吨运行操纵方面,姚星带领团队先后优化两万吨列车操纵办法40余次,革新《两万吨列车操纵提示卡》11版,将两万吨列车操纵推向模式化、精细化。总结两万吨列车开行经验,编撰出版发行了《重载列车操纵技术》《国能朔黄铁路两万吨综合检测(试验)机车》等专著,填补了我国重载列车操纵技术的理论空白。

  三万吨重载列车试验方面,姚星创新工作室成员运用“八个体系”工作方法,将三万吨重载列车试验项目梳理成《一表、二卡、三案、四图、五清单》流程化、标准化、清单制机务专业试验手册,编写了朔黄铁路《三万吨重载列车应急处置预案》《三万吨重载列车操纵方案》,为参试人员提供作业指导。

  据姚星回忆道,在一次三万吨列车试验结束后,回到肃宁已经22点,一下车参试的3名人员不约而同来到办公室对当天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测得当天试验最大车钩力是1096kN,已经是比较理想的数值,但3人还是不满意,非要将车钩力控制在1000kN以内。3人重新对照各种参数开始仿真分析,把比对的条件缩小到秒、米之间,终于在早上6点找到了最佳操纵方案并向公司提交了阶段试验总结及技术方案。在4月25日最后一趟试验中,试验人员更是把车钩力安全控制在了974kN。当天晚上,看到已经近40小时连续奋战却依然请战参与研究的白建凌,困到站着都能睡着的场景,作为队长的姚星心里也特别的心疼。

  近年来,“姚星工匠能手创新创效工作室”先后获得“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国家能源集团专项奖重载运输科技奖”“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二等奖、集团奖励基金一等奖、集团QC小组成果评选一、二、三等奖,集团“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等奖项和荣誉称号。姚星也被评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职工标兵,国家能源集团“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岗位建功行动先进个人,“朔黄楷模”等荣誉称号。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以“姚星工匠能手创新创效工作室”为代表的朔黄人正在公司“121”发展新战略引领下,瞄准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的目标,为中国重载铁路大步向前注入新的动力!(刘剑 徐桂明)

关键词:机辆公司,追梦责任编辑:赵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