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洽会上看协同发展:京津冀“两只手”配合意更浓
企业参与:寻商机自发探路河北 就在本届5·18经洽会召开之时,5月18日,第一批近千家北京大红门商户落户白沟大红门国际服装城,而就在两天前,北京大红门纺织批发市场等八大市场与廊坊永清方面签署合作协议,大红门地区八大专业市场联袂进驻永清台湾工业新城。 两则消息让5·18经洽会关于承接首都产业转移的议题更加丰富起来。 “虽然政府对北京商户的外迁有了明确的指向,但商户最终在哪儿扎堆,还要看市场的力量。”一位来自北京的企业老总如此评论。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力终归是市场,带着这样的共识,不少企业和老板纷纷到本次经洽会上寻找协同发展议题下的市场动向。 5月18日下午,本届5·18经洽会重点活动之一京津冀民营经济协同发展洽谈会召开,众多客商济济一堂,其中不乏徐冠巨、李河君、周海江这样的行业领军人物。 “北京的空间成本相当于廊坊的四五倍,员工户口等问题也不好解决,公司下一步的发展空间将会转移到廊坊、保定等地。”华耐家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华美立家控股有限公司总裁贾锋说,他计划将一个大型家具展示项目放在河北。 天津梦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于静也有同样的考虑:“一般来说,奶源距工厂的半径不能超过200公里,京津冀地区交通优势明显,我们已经确定在唐山、邯郸投资建设奶源基地。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天津以外建奶源基地。” “本次活动是去年‘百家民企进河北’的深化和继续,今年放在经洽会上举办,目的之一是让更多的企业家认识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进而自觉成为协同发展的推动者。”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河北省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李纯勇说。 与此同时,市场自发形成的服务机制也正显现。 “前不久,京津冀三地工商联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首次京津冀非公有制经济协同发展大会,原则达成了一个框架协议,内容包括建立产业对接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商会交流平台等五大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北京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郑默杰说,“去年,北京不少待搬企业还处在观望状态,到了今年,他们的主动意识就显露出来了,因为,主动才能获得先机。” 就在同一天,京津冀协同发展商会联盟也在廊坊宣告成立。这个由北京河北企业商会发起,包括各外省市驻京企业商会、行业协会等40个成员单位的组织将举行定期联席会议,搭建商会间资源共享大平台。 分析人士认为,无论是京津冀非公有制经济共享平台,还是商会联盟,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助推资金、技术、人力、项目等优势要素资源在京津冀区域合理配置,提升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与效率。 而从企业、商会等多方表达的信息来看,市场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还存有一定的观望情绪。 “能否先期建立一个京津冀协同发展‘试验田’,将政策、企业、市场要素等‘播撒’在‘试验田’里试种一次。”不少企业家表示,在政策尚未明朗的当下,政府应加强对市场的解疑释惑,避免出现盲目投机行为。 |
关键词:经洽会,协同发展,京津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