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制度筑起金融安全网 为深化金改提供保障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于恋洋 2014-12-01 09:12:38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酝酿21年,存款保险条例终于“瓜熟蒂落”。央行11月30日下午正式发布《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时间为30天。专家认为,存款保险制度为百姓筑起了金融安全网,维护金融市场和公众对中国银行体系的信心,为中国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形成一个制度保障,有助于加快市场利率化等方面的改革。

  存款保险制度酝酿多年“瓜熟蒂落”

  所谓存款保险,是指为储户的存款提供的一种支付保障,银行缴纳一定额度的保费,为特定范围存款账户购买保险。也就是说,一旦银行面临破产倒闭,将由存款保险机构向储户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

  早在20年前的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这一问题。此后的1997年底,人民银行成立了存款保险制度研究课题组,着手研究存款保险制度。2007年初召开的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同样提及推行存款保险制度。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的是在2007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是次会议明确要求“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并提出了具体目标和任务。

  2014年11月30日《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正式推出,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称,酝酿多年后,该制度已经“瓜熟蒂落”了,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继续推进需要这样的制度保障。

  据了解,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征求意见结束后,从公布到正式实施还将安排充分的准备期。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何平表示,市场信息传播、信心建立等需要一个过程,这也有利于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平稳推出和顺利实施。

  50万保额覆盖99.62%存款人筑金融安全网

  《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五条中规定,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人民银行根据2013年底的存款情况进行了测算,50万元的最高偿付限额,可以覆盖99.63%的存款人的全部存款。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存款人的存款能够得到全额保障,不会受到损失。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表示:“存款保险做的是‘加法’,是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再给老百姓存款加一道安全防线。”从各国实践看,存款保险限额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向中新网金融频道解释,银行吸收公共存款关联范围更广,从《存款保险条例》中可以看出存款保险就是公共利益的金融安全网。最高偿付额为50万是指单一账户,居民可以多头开户。如果家庭中有三口人,每个人又都可以在工、农、中、建等多家银行开户,所以单个户头50万肯定是足够覆盖。像欧美这种制度的保额是人均GDP的5倍左右,以中国目前人均GDP计算,50万的保额相当于10几倍的人均GDP,已经足够高。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何平向记者指出,存款保险制度建立最首要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存款人的权益,维护金融市场和公众对中国银行体系的信心,推动形成市场化的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

  加强小银行竞争力加快利率市场化等金融改革

  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实施存款保险制度的一大积极意义正是“对小银行的发展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过去小银行在与大银行的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有了保险制度,增加小银行信用和竞争能力,使小银行的存款和大银行的一样安全。“一方面可以大大增强中小银行的信用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为中小银行创造一个稳健经营的市场环境。”

  “当前推出存款保险制度,主要是为中国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形成一个制度保障。”郭田勇表示,有了存款保险制度后,能保障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下一步继续向前推进,也有利于民营银行和中小银行的发展。

  钟伟解释,对于企业,以后会更关注银行评级,就会选“好银行”(资本充足,风险低、资本质量好、服务好的银行),以前是存款不考虑银行风险,而未来就要考虑这些,选择“好银行”。钱更多会流向“好银行”,而“好银行”并不一定是大银行。至于“差”银行可能为吸收存款,支付的利息就会高一些。

  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朱宁认为存款保险制度真正落地,将有助于加快市场利率化改革,该制度的缺失已拖延了其他改革开展。利率市场化后,银行生存环境将迎来真正的变革。银行贷款行为将更加市场化,随着存贷利差收紧,中间业务会增长。此外由于融资成本会增高,贷款会竞争加剧,银行风险管理能力也会提升。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金融安全,保障

责任编辑:杨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