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村 历史名镇●马固》 图书编印完成

来源:中国网 作者: 2016-01-06 15:12:5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郑州市上街区马固村继2014年摄制完成《留住历史记录永恒●马固》纪录片之后,再续新篇。2015年12月,全面记录马固村历史发展的新书《千年古村历史名镇●马固》编印完成。

  本书由马固村委主任、党总支书记王春旺主持,马固村党委总支、村委会全力支持,马固文化研究会编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着力整合马固村发展中的历史信息,将散存于典籍和民间的历史事件、人物事迹、传说故事系统整理,集中体现,展现给人们一个立体的、多彩的马固形象,使人们较为全面地了解马固。

  马固家庙

  先祖王博文故里纪念碑

  全书约十五万字,插图150余幅,分为十二章。内容从宋代初年马固建村到2015年,时间跨越一千多年,在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传统文化在人们不经意中逐渐消失,该书的适时编印,更具有示范意义,对马固历史文化的传承、抢救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建国前马固大中专毕业生简表

  建国后“文革”前马固大中专毕业生简表

  马固硕士、博士、研究生一览表

  序 言

  马固村位于北纬34° 48′ 45″,东经113° 15′ 31″。原有耕地六千多亩,村落面积六百余亩,常住人口三千二百余人。自宋朝初年王氏二世祖王士安定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精神财富。

  在这个古意盎然的村庄里,那庄严的庙宇,斑驳的碑碣、石刻,隐约流露出淡淡的神秘。那记录着岁月流痕的老街,幽深的长巷,古朴的民居,仿佛弥漫着源远的墨香。那高大的门楼,精美的砖雕、木雕,虽已被时光和风雨洗去当年的华丽,但依然保持着尊贵和威严。

  云蒸霞蔚,七彩飞祥,瑞霭中的马固村若隐若现;轻风低语,草木摩挲,好像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传奇与辉煌。

  忆往昔,王博文回文诗百篇,书文并茂,名扬朝野,王田九子进士,柱国良才;王畴直谏国事,忠心耿耿;王良宾舍生取义,名垂后世;王得魁骁勇卫国,豪气干云;张联伟陕西陇县留美名,德懿风范万民颂。

  看今朝,王警钟、王经川、王光临、王荣先、王秀、王炳南、王九龄等当代英才,在不同时期都为国家作出重要贡献。抗击日寇,浴血奋战,办报著书,文坛留名,发展教育,殚精竭虑,功勋卓著。王同臣、王喜、王金木等民间艺人推陈出新,在绘画、雕刻、纸扎等造型艺术方面,巧夺天工,名闻乡里。以王文奎、王德安、王长林、王定州等为代表的当代书画家,继承和发扬了马固文化传统,为推动马固书画艺术的发展不遗余力。

  廿世纪五十年代,成皋中学、中国铝业公司相继落户马固,马固村已成为地区文化教育和地域现代工业文明的发祥地。郑州、洛阳之间,马固地区的先进、繁华、时尚,一度被誉为“小上海”。马固村为上街区的建立做出巨大牺牲和贡献,迄今已有五千多亩土地用于铝厂和上街区的发展建设。马固人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博大的家国情怀,天地可鉴!

  马固村文物遗存丰富,大量的雕刻、书法精品散存于碑碣、匾额之上,庙宇之中,著名书法家赵东阶、魏联奎、汜水知县潘思光的书迹均有留存。刻于宋治平二年(1065年)的王田墓志,由宋代文学家、科学家苏颂撰文,书法名家陆谓书丹,文风严谨,书法朴茂方正,为墓志文化珍品。王氏家庙影壁浮雕为我国存世不多的精品。2006年发掘出的两只唐代青花瓷罐,国家一级文物,位列“中华百件国宝”前列,它们的出土将中国青花瓷的起源向前推进八百至一千年。

  马固村从儒学思想、宗教文化、祭祀文化、神文化到书画艺术、民间艺术、武术、医学、教育等方面,以其多方位、包容性、开放性及融合吸收能力,形成了马固村多元互补的文化体系和儒释道兼容的文化特征,在马固村的历史发展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熏陶、塑造了马固人大气、豪放、勇于担当,志存高远的个性特质和宽广胸怀。马固人顽强的生存能力,强大的凝聚力,以及审时度势的洞察力,适时顺应时代潮流的智慧,使马固村千年不衰,蓬勃发展,成为地区文明发展的坐标、王氏文化研究的根脉祖源和各地王氏后裔追本溯宗、寄托情感的精神家园。

  马固,

  难以忘怀的记忆,

  哪怕是

  一缕缕,一片片,

  一点一滴。

  古庙,老街,

  古柏,老槐。

  村头的秋千,

  情也悠,梦也牵。

  树上的黄鹂,

  还是不是昨天的那只?

  萦耳的清音,

  是学子的晨诵?

  教堂的琴声:

  牌坊的钢铃?

  马头山翠,龙泉晶莹,

  梧桐飘香,柿花淌蜜。

  故园乡恋,

  绸缪缠绵,

  都聚集在这里,

  二零一四年四月,

  一个永远的

  春日!

  王慧民

  二零一五年六月

关键词:图书编印,《千年古村 历史名镇●马固》

责任编辑:赵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