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高管都被套牢了 天弘基金最惨4000万

来源:中国基金报 作者:李沪生 2016-03-10 09:04:08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作为一个基民,在选择基金的时候,你看重的是什么?

  是基金的历史业绩?

  还是明星基金经理带来的安全感?

  或许发起式基金也是一种选择。

  何为发起式基金?百度百科解释为基金管理人及高管做为基金发起人认购基金的一定数额方式发起设立的基金,叫做发起式基金。

  基金君看了下,其实就是说你买的基金背后的基金公司和高管买了跟你一样的产品。

  其实发起式基金在2015年发行数量超过100只(A、B类分开计算)了,而公募行业发展至今总量也仅为不到200只。

  相信有不少投资者一定在去年购买了那么一只发起式基金。

  发起式基金有什么优势呢?首先对基金公司来说,发行发起式基金完全不用去考虑“基金份额持有人人数达到200人,发行份额不少于2亿份”的成立条件,哪怕公司自购几百万就可以成立,当然这也是极端状况,目前市场下仍未出现这种现象。

  而在市场下行的环境中如果募集艰难,只要一旦基金名字中出现发起式,不难发现投资者就开始认可了。这是一种体现信心的举动,当然在记者来看毫无卵用,毕竟换汤不换药,背后的基金经理跟普通产品的基金经理多数兼任重合。

  其实在去年那波股灾中,基金公司大多愿意用自有资金来申购旗下基金已表示自己救市的决心,当然资金量也不会太多,多以1000万元为主。

  作为基金公司的高管和基金经理呢,当然也不能独善其身,好歹是你们的产品,怎么也得表示表示吧,当然买多买少全看个人。

  所以记者统计后发现,有的基金公司在1000万元自有资金外,员工也认购超过500万元,当然有的公司员工认购数量却不足1万元。

  这都不是问题!

  重点来了,当一个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出现亏损时,经常有投资者指责称其不把投资者的钱当回事,那么当基金经理背负着同事甚至领导的钱来操作,是不是会好转呢?

  基金君告诉你,想多了。

  在业绩上来看,发起式基金前后相差甚远,比起普通基金而言也未出现优势,这对于用公司自由基金参与的基金公司来说,损失更为直接。

  正如2015年股灾的出现,当年成立的100只发起式基金至今仍有70只未能回本,天弘旗下14只ETF均亏损超过30%。

  即使是例如中邮绝对收益策略、泰达宏利绝对收益策略、大成绝对收益等以绝对收益为名的基金在成立至今净值也出现下跌。

  而同样得到基金公司自购的5只证金基金中也有陪跌者,华夏新经济和嘉实新机遇在成立至今的亏损也分别达到11.1%和8%,基金公司原本指望跟着证金喝一点汤的愿望都没有达成,这两位基金经理现在一定亚历山大,估计身边都是指责。

  如此看来,发起式基金并未带来什么利好。在超过1只发起式基金的基金公司中,仅有南方基金旗下发起式基金能够取得全部盈利的成立,天弘基金旗下37只发起式基金仅有天弘新活力取得正收益,余下36只全军覆没,总共自购2亿元多元,亏损金额高达4478.49万元,亏损接近25%,这也是唯一一家亏损超过1000万元的公司。

  虽然员工认购的金额只有不到50万,但是却亏损累累。

  中欧、中原英石、新华、建信、银华亏损也都在200万元以上,分别达到460.59万元、291.17万元、267.01万元、213.7万元和201.47万元。

  相反,实现盈利的基金公司寥寥无几,东方红资管是唯一一家盈利超过200万元的公司,兴业和华夏则分别实现盈利113.84万元和106.97万元。

  而今年以来的几个月,这些发起式基金也同样出现不同程度亏损。

  投资者应对引以为戒。

  此外基金君要提示一下,发起式基金的认购期限大多在3年,即一只发起式基金成立3年后将会进行转型,公司自购的资金也可以无风险撤出,这时更加要注意份额缩水对净值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基金公司,高管,套牢,天弘基金

责任编辑:丁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