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财经频道 >> 银行专区 >> 银行头条新闻

银行坏账攀升加速甩包袱 农行30亿不良资产待售

来源: 北京商报 作者:崔启斌 刘双霞 2016-07-11 08:51:44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上周多位银行行长纷纷感叹银行正在面对股改后最严峻的坏账压力,周末就有消息传出,农行的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即将发行。这不仅是继中行、招行之后第三家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银行,更受关注的是,农行的发行规模预计超过30亿元,是前两单总和的近6倍。同时,银行还通过出售不良资产等方式多管齐下处置坏账,银行在加速“甩包袱”。

  农行将甩30亿包袱

  7月8日,中信建投固定收益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农盈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以下简称“农盈1期”)将于近期发行,发行规模30.64亿元。农盈1期的发起机构正是农行。

  据了解,在这笔不良资产证券化中,发行优先档20.62亿元,次级10.02亿元,占比分别为67.3%与32.7%。优先档资产分别被中诚信、中债资信评为AAA级,代表债务人具有非常强的还本付息能力,购买这类公司所发行的债券几乎没有风险。

  昨日,北京商报记者求证这一消息,农行相关人士回复称,目前能够披露的就是公告的内容。经查询,该人士提到的公告是指6月28日农行在上交所发布的信息,农行称,正积极筹备参与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的相关工作。

  虽然农行尚未正式宣布不良资产证券化启动,但消息已在市场引发热议,尤其是农盈1期逾30亿元的规模,可以称得上是今年到目前为止最大的一单不良资产支持证券。

  5月,中行和招行分别发行了3.01亿元和2.33亿元的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宣告不良资产证券化时隔八年正式重启。而农行此次发行的规模如果属实,将远高于中行、招行之和,业内认为,不良资产证券化卷土重来的趋势愈加明显。

  证券化方式“杯水车薪”

  招行发行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频率,可以反映出这一处置方式的应用正在提速。6月底,招行发行了第二期规模为4.7亿元的不良资产支持证券,据了解,招行的第三期产品规模或将达到3.4亿元。

  在不良资产证券化加速回归的背后,是市场上巨大体量的呆坏资本和因此而“伤痕累累”的银行。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在上周透露,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规模已超过2万亿元,较年初新增2800亿元。

  银行正面临股改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表示,银行被逼得没有办法了,不良率大幅上升,一旦引起存款人恐慌,金融体系将出现系统性的危机。证券化就是打个包让别人接过去,以此来摆脱困境。

  不过,不良资产证券化能解决的问题有限。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证券化的方式只是把不良资产从银行表内移除,看起来不良率低一点,但并没有减轻核销的负担,没有提高不良资产的回收率,所以最重要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此外,证券化试点的额度与当前银行坏账规模相比也是小巫见大巫。除了上述三家银行,在首批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名单中,还有建行、工行和交行,总额度仅为500亿元,不及今年行业新增坏账的零头。

  坏账处置要多管齐下

  业内呼吁,银行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共同来处置不良资产。事实上,在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之前,银行对四大资管公司有着很强的依赖。

  在上周六召开的中国财富50人论坛上,华融集团董事长赖小民透露,今年银行对外出售的不良资产包规模共计2200多亿元,其中华融承接1500亿元。

  四大资管公司仍是不良资产包承接的主力。在鲁政委看来,急需放开不良资产经营的渠道,打破四大资管公司的垄断地位。

  据了解,在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我国银行的不良率曾一度高达25%以上,为了银行股改上市,国家推出四大资管公司,一对一地帮助银行快速处理不良资产,同时从报表上挤出坏账。

  举例来说,当时银行持有一笔已经坏掉的100元,真实价值只有40元了,但资管公司仍以100元的价格买走,等于银行没亏60元。

  “当时是平价收,现在值40元就是卖40元;当时资管公司与银行一对一,现在方式更加市场化了。这两点是最大的变化。”鲁政委说道。但是,由于资管公司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在定价上,资管公司也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比如现在可以卖40元,但对方只以20元来回收,这造成了银行只能贱卖不良资产,压力更大、回收率更低。

  对此,鲁政委提出,除了对外出售,还可以通过重组和司法方式等处置银行的不良资产,重组需要的是投行能力,走司法程序需要的是打官司的水平,在这两点上,资管公司不一定比其他处置不良的机构水平更高。此外,今年以来,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债转股等方式,也是市场备受关注的处置不良资产渠道。

关键词:银行坏账,农行,不良资产

责任编辑:丁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