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财经频道 >> 投资理财 >> 热点新闻

投融界:从资本疯狂到史上最严监管落地,P2P大限将至?

长城网 作者: 2016-08-26 16:59:51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8月24日,银监会、工信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办法》。投融界专家分析,此办法落地,将意味着从2014年开始大热的P2P平台从疯狂的资本时代进入到更为严格的监管时代。

  近年来,P2P已成为新兴互联网金融业态中最火热的领域之一,资本的涌入,投资人的增长都将其推上了风口浪尖。但不可否认,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后却是乱象丛生,“P2P圈钱”的说法此起彼伏。

  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出问题的网贷平台就有515家;而其中因为跑路、提现困难、经侦介入等各种原因退出这一领域的,就有268家。更惊人的数据是在问题平台的增速上,2013年,全年问题平台有76家;2014年,增长到275家;2015年,则有896家,是2014年的3.26倍。三年间,出问题的网贷平台的数量,平均增速超过300%!截至2016年6月底,全国累计出问题的平台共有1778家,约占全国机构总数的43.1%。

  银监会发话:“行业规模增长势头过快,业务创新偏离轨道,风险乱象时有发生”。《办法》正式落地,留给P2P平台的整改过渡时间却由此前《意见稿》的18个月缩短至12个月。投融界专家表示,随着监管落地,一场洗牌也将随之而来。仅联合存管被否定和贷款金融设上限这两个门槛,就足以让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的P2P平台站不住脚,转型或者关门已成为一个必然的选项。以下为投融界专家关于这两个门槛的具体解读:

  联合存管被否定

  《办法》的第二十八条明确,“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实行自身资金与出借人和借款人资金的隔离管理,并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存管机构。”

  而在此前,P2P平台与银行的存管方式有两种:联合存管和直接存管。在联合存管中,投资者的未投标资金由银行透过第三方支付机构间接监管;在直接存管中,投资者的未投标资金由银行直接监管。由于网贷行业频现资金链危机以及利润较低、操作成本较高等原因,大部分银行不愿意插手资金存管这类高风险业务。但此次《办法》直接放弃了联合存管的方式。

  截止今年8月15日,仅有130家平台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相对于近2400家的平台总数来说,这个比例显然太低了。投融界专家表示,当“直接存管”变成必选操作时,差不多95%的平台要么转型要么出局。而一旦存管政策全面落实,可有效防范平台直接挪用用户资金的行为。

  贷款金融设上限

  《办法》的第十七条明确:“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同一自然人在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借款总余额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借款总余额不超过人民币500万元。”这也被称为“最具杀伤力”的一条。监管机构规定网贷具体金额应当以小额为主的原因是:“为更好地保护出借人权益和降低网贷机构道德风险,并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有关司法解释及立案标准相衔接。”投融界专家分析,这一设定融资上限的条款是考虑到禁止以自融为目的的关联交易、严禁线下理财、禁止类资产证券化交易的债权转让等行为。据《2016年全国P2P网贷行业半年报》显示,当前P2P网贷行业贷款余额达到了6212.61亿元,借款人数达到了112.41万人。业内人士表示,这其中至少有2/3是超过这个限额的。若这些项目抽不出来,意味着平台不合规将要退出。如果将这些项目抽离出来,也可能给融资企业(借款人)带来资金链断裂从而倒闭的风险。总体来看,监管层目前更加侧重于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治理,与近期国内多个金融理财领域普遍掀起的“强监管”态势相呼应。投融界专家表示,《办法》正式稿发布后,整个P2P网贷行业已正式进入合规倒计时,尽管合规成本较高,但是网贷行业的“基本大法”已尘埃落定,关闭还是转型?已成为必选题。

来源: 新华网

关键词:最严监管,P2P大限,投融界

责任编辑:赵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