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名家:王增军
王增军是河北省书法界的领军人物,享誉全国的著名书法家。
对于这位1960年出生于天津杨柳青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廊坊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燕山印社社长来说,对于这位廊坊日报社的主任编辑来说,我感兴趣的倒不是他由一个廊坊日报印刷厂的刻字工人成长为著名书法家的传奇经历——事实上,这个经历里有许多可以让我们津津乐道的东西: 比如,1996年,他第一次投稿,就获得了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首届全国扇面书法大展金奖; 比如,从1996年开始,他相继入选过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首届全国书法兰亭奖展、第二届全国书法新人新作展、第四届全国书法新人新作展、第二届全国正书展、第三届全国正书展、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首届"杏花村杯"全国电视书法篆刻大赛、第二届西泠印社全国篆刻展、上海世博会书画家提名展等国家级展览; 比如,他还获得过1997年第二届全国楹联书法展银奖、1997年第七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1999年第四届全国楹联书法展“全国奖”,2000年河北省首届书法长城奖、2007年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提名奖,2008林散之书法奖提名展提名奖、2009年第二届全国隶书展提名奖、 2009年翁同和书法提名奖、2011年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展提名奖等等; 比如,在由文化部主办、全国规格最高的第二届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中,他也能成为36名被邀请的名家之一。 王增军让我感兴趣并且敬佩有加的是他的淡定:对于那些商业性的笔会他还始终保持着一种拒绝的态度;在许多书画家靠卖字画住进别墅的时候,他却潜下心来,每天都在认真地临写着河北某地新出土的汉碑的拓片。 王增军更让我敬佩的还是前些年采访他时他说过的两段话—— 他说:“经过了几年对隶书的研究和学习、临摹,特别是那几年获奖入展以后,我觉得只这样走下去是不行的,是不能真正写好隶书的,必须得要向文化的层面,它的更深的层面去进军,这样才能真正能够和汉代的隶书接续上,才能够真正的把握它的命脉。这样我就关注到了它同时期的文化艺术现象。比如说当时的印学,就是金石这块的艺术成果,汉赋、汉诗、汉乐府,特别是对老子《道德经》这样的哲学著作进行了系统的学习。” 他说:“这十几年的研究以后,得出来我自己的结论,这个结论是什么呢?也就是说,汉隶它的这种真正的雄浑博大,不仅仅只是在它的表面,应该是在它的实质上。它是和中国传统的这种文化脉络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往往是有些个雕琢的东西把它掩盖掉了而已。我现在做的工作,就是去除那些雕饰的东西。比如说,人们都知道隶书的表现特征是残头燕尾,但那只是程式化的东西。这个程式化的东西便于流传,便于继承,但是作为艺术的创作,那可能就是羁绊。我就是在这些个传统的隶书的创作和研究方面,就是努力地去除这些羁绊,去除这些程式的东西,来追求隶书那种浑朴的本原。”(摘自采访录音) 这样的认识,这样的视角,无疑标示着一种哲学的境界。这样的境界让我们有理由对他抱有更大的期待。因为喧嚣永远不会属于艺术,因为一个进入哲思境界的人终将会赢得更辉煌的明天。 |
关键词:河北名家,王增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