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名家:白云乡
非常巧合,享誉全国的山水画大师白云乡的名字也是河北省顺平县一个盛产苹果的乡镇的名字。二者都因为太行山而颇多收获。 白云乡,1956年生,河北馆陶人。198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河北省文史馆馆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院部委员,河北省政协常委。 前些年,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联合拍摄系列片《河北书画名家》,白云乡曾向我讲述了他的艺术经历。 白云乡说:我的出生地馆陶是黑陶之乡,我的艺术兴趣和黑陶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对我有直接影响的,是当时每年都有根治海河的任务,在根治海河的队伍中有一个跟队的医生,这位医生在工作之余也帮助房东、街坊画一些画,主要是画一些人们比较喜欢的大老虎,用黑颜色勾勒一下,用黄颜色染一下,他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下了学,我就去看他画大老虎,逐渐逐渐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摘自采访录音) 1975年,白云乡被推荐到邯郸地区师范学校美术专业学习。两年的专业学习为白云乡1977年考入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学习期间,白云乡遇到了后来对他的创作产生巨大影响的李明久老师。 白云乡说:李明久老师从东北调来,给我们上山水课,第一堂课我就被它的艺术形式、艺术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觉得过去的山水画看多了,多多少少会有一些陈旧感,李老师的画,构图的新颖、笔墨的新颖,非常自然、非常大气,当时在课堂上课堂下多次为李老师的绘画感到激动。老师白天上课我白天看,老师晚上创作我站在旁边看。有时候老师画到天亮,他就站到天亮。(摘自采访录音) 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后,白云乡在教学之余开始寻求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在他看来,这条道路应该是既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又有着深刻时代底蕴的道路。几经思索,他把目光投向了壮美的太行山。 白云乡说:这些年画太行山比较多,原因主要是,第一,我工作生活的地方就在太行山脚下,写生、采风、深入生活不费力气。另外一个原因,毕业以后画老师交给的那些东西画了一些年,跟在老师的身后画山水画,在个人的语言上,在绘画风格上和老师没有两样,逐渐认识到作为画家这样创作意义不大。另外,我想更主要的一个原因,我选择太行山为载体去进行创作,去表述我对事物的一种态度,是因为太行山的博大、厚重、朴实,它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载体。(摘自采访录音) 从1982年开始,白云乡几乎把教学之余的所有精力都用在了深入太行山腹地写生上。充满自然和历史意蕴的太行山不仅陶冶着白云乡的情操,激发着他的创作冲动,也赋予了他的作品质朴沧键、雄浑厚重的艺术风格。凭借这种鲜明的艺术风格,白云乡步入了他的收获季节: 1984年,《铜墙铁壁》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获优秀作品奖,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并被选为中国美术馆优秀藏品赴日本展出。同时,这幅作品还获河北省首届文艺振兴奖,白云乡本人因此而荣立三等功。 1989年,《高山仰止》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1998年,《野调无腔》入选"98国际美术年·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获河北省第八届文艺振兴奖。 1999年,《岁月无声》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获铜牌奖。 2004年,《静山如太古》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铜牌奖,黄宾虹奖。2005年,《乡关何处》入选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此外,《风雨千年》入选由美国培地斯特瑞安艺术基金会、加拿大东方艺术协助与发展中心、日本神川株式会社联合举办的"华夏之魂--长城颂国际美术大展",获唯一金牌奖;《朔野长风》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的"中国画三百家展",获银牌奖······ 一位评论家曾经这样评论白云乡:白云乡的艺术是雄强的艺术,是阳刚大气的艺术,他以自己深厚的传统功力与长期的生活体验真实而深刻地表现了太行山水的风骨与精神,表现了太行天下脊的气势与力量。 确实,看白云乡的画,我们看到了一种力量。这是艺术的力量,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这是民族精神与艺术良知的力量。 |
关键词:河北名家,白云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