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联招聘发布《2020雇佣关系趋势报告(一)——后疫情时代的新雇主经济》(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在不确定的环境中,逾6成员工通过自我驱动,努力突破岗位局限为企业贡献更多个人价值。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线下业务普遍受阻。多数企业正通过组织瘦身、重构及业务调整等形式寻求突围。根据智联招聘8月份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55%的受访者表示所在企业进行业务调整。32.5%的受访者2020年从事过灵活就业或兼职;就职于100人以下小微企业的白领占比达到36.6%。
线下业务受阻,企业临危自救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的新冠疫情无疑给企业一记“迎头重击”,导致多线业务受阻,线下场景的生意更是举步维艰。据智联招聘调研数据显示,71%的受访者认为,疫情期间其所在公司的线下业务受阻,其中,私营企业/民营企业从业者感受较为明显,占74.2%。
新冠病毒导致的交通封闭、人员滞留、消费场景空置等系列问题,导致诸多企无法正常开展业务。这也直接导致企业进项现金流“卡壳”,在调研中,超4成以上受访者表示公司资金链出现问题。另有部分受访者表示公司出现产品与技术方面的问题。线下业务本是大部分企业的运营之基,此道不通,生存之路卡点重重。
超七成受访者表示疫情期间有了新的业务要求
多数企业正在通过组织瘦身、重构及业务调整等形式展开“自救”。根据智联招聘8月份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55%的受访者表示所在企业进行业务调整。其中,56.3%的受访者表示原有工作业务减少,另有39.9%的受访者与25.4%的受访者表示原有业务进行转型或升级。
改革的同时,为使高效敏捷性得以延续,企业正在重新定义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鼓励跨部门协作,这也为员工提出了新的要求。近7成受访者表示,其所在企业在疫情期间对员工提出了新的业务要求,如考核指标更严格与技能提升等。
有分析指出,后疫情时代,企业的绩效考核即便有些指标不完全以任务为导向,每日衡量工具也逐渐与中短期目标实现平衡。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变革,意味着管理者应制定敏捷灵活的目标,而不是固定目标。
向内求索,超6成员工自我驱动
面对裁员、降薪的“生存挑战赛”,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个体亦开始致力于向内求索修炼定力。部分职场人士选择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内生力量,对自身进行“优化升级”。数据显示,为更好地适应未来的不确定性,61.6%的受访者保持学习习惯,成为复合型人才,另有60.2%的受访者进行自我驱动,主动加强专业学习。
调查发现,主动参加技能培训成为现阶段职场人应对失业焦虑的主要手段,疫情期间,44.88%的白领表示参加过学习培训,稍年长的职场前辈对学习培训的重要性认知更明确,职场人正在通过价值实现的机会进行自我驱动。
灵活就业需求激增,供需缺口提供新的机遇
在部分职场人通过积极求职与采取「灵活就业」等手段自救时,企业对「灵活就业」的认可与需求也出现猛增,成为企业自救的方法之一,员工与雇主间的关系开始打破“常规格子”,形成新的供需缺口。根据智联招聘大数据显示,多种「灵活就业」形式需大于求的情况均显著。
不确定性为企业与个体带来了更多可挖掘的机遇,在去年就已有超过7成的白领对灵活就业表示期待与认可,而今年智联招聘的一项调研数据也显示,32.5%的受访白领表示有从事过灵活就业或兼职,其中就职于受疫情打击最大的100人以下小微企业的白领更多体验了斜杠生活,占比达到36.6%。
「灵活就业」不仅使个体可以突破岗位局限,为企业贡献更多个人价值,也为自己争取到更多元化的收入渠道。
“稳定性”成为职场人选择企业时的重要指标
后疫情时代,员工对雇主有了新的期待与需求。当本就普遍存在的职场焦虑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被进一步加剧后,员工希望企业能“拉自己一把”,雇佣双方通过赋予彼此安全感和希望,实现更深刻的共生关系。今年8月的调研数据显示,有31.3%的受访者表示希望企业 “帮助员工成长”,「学习型组织」成为员工心中理想的企业组织架构。
同时,安全感和确定性成为危机中的宝贵资产。“稳定性”成为职场人选择企业时的一项重要指标。
客观来说,规模更大的企业其抗风险能力更强、更具稳定性。据今年8月的智联招聘平台数据显示,相比于小型企业表现出更强稳定性的大型企业,更受求职人士的青睐。2020年第二季度大型企业(万人以上规模)求职人数同比增速为20.2%,而中小型企业增速均在10%以下,而微型企业(小于百人规模)同比增速仅为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