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中国银行业信贷热潮风险渐凸显
标准普尔评级公司在29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的日益严峻,让中国银行业最近一次信贷热潮所蕴含的风险逐渐凸显。 标普的该份报告以中国以资产计最大的50家银行为样本,分析了其信用状况,并评估中国银行业的信用前景。 早前银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12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4929亿元,季度环比增加14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5%,季度环比持平,同比降低0.05个百分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3.25%,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0.62%。 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19%,低于2011年36%的增长水平。 标准普尔资深董事廖强表示:“信贷成本攀升,利差收窄,以及非利息收入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可能对银行利润构成三重打击。特别我们认为,未来几年国内银行的信贷损失很可能大幅上升。” 星展香港董事总经理兼企业及机构银行总监张建生也曾对媒体表示,外围经济仍疲弱,加上流动性收紧,下半年银行经营环境逊上半年,资金成本现上升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8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议指出,优质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可在交易所上市交易。 会议指出,在实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优质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可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在加快银行资金周转的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标普报告称,在更具挑战性的经营环境下,中国50大银行将展现出不同程度的抗压性。大型银行和全国性银行在应对中国经济下行方面具备一定优势。相反多数规模较小银行的资本水平可能会进一步下降,部分银行的融资和流动性状况甚至会大幅恶化。 廖强表示:“我们认为规模较大的银行,尤其是全国性和大型区域性银行,可能引领这波由市场推动的大规模行业整合,而在市场繁荣的时候整合是很难实现的。但整合的步伐将取决于当前信用质量下降的严重程度。” 报告还指出中国50大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正变得益发困难。廖强称:“若那些严重依赖银行间融资的区域性银行遭遇严重的信贷损失和潜在的储户挤兑,我们预计会对整体银行业产生广泛的负面影响。” |
关键词:中国,信贷,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