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开始行动防管道剥离:转移资产至子公司
“现在剥离管道的说法都是无稽之谈,剥离涉及哪些资产、应该怎么操作等都没有明确,更不可能有具体方案了。”针对近期有消息指向中石油管道资产剥离一事,9月25日,有石油业内知情者向记者指出。 支持剥离的专家认为,将国内关于包括天然气管道在内的管道业务从中石油剥离是打破垄断的第一步。 “(有关部门)早有将管道剥离(中石油)的想法,并希望能借此打破中石油对天然气管输业务的垄断。”上述知情者称。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想法始终未能成为现实。他认为,这不过是有人借中石油腐败窝案爆发而旧事重提,但是面对中石油已将陕京管网等业务注入旗下昆仑能源(00135.HK)的现实,剥离难度很大。 9月23日,渣打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中央政府从昆仑能源剥离管道业务)近期这样做的可能性不大,但作为中国天然气行业长期改革的一部分,还是有一定的可能性。 “2013年已绝对不可能,2014年的可能性也不大。”一位跨国投行分析师坦言。 管道的自然垄断 有关部门之所以希望将管道等业务从中石油体系剥离出去,主要是为了配合国内天然气长期改革——“因为管道、LNG接收站等涉及自然垄断,它一旦被某个企业控制,势将对行业内其他企业造成不公平”,上述跨国投行分析师称。 他指出,管网建设不但涉及到管道走向规划、管道建设等,还牵扯到征地等多方面要素,因此在同一个区域内,政府是不可能允许不同投资方兴建多条同向输气管道和管网的,这就形成了管道的自然垄断。 在四川中石油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天然气管输网,不但覆盖四川全境,而且还控制着出川的重要管输通道。“气源紧张时,中石油会欢迎所有天然气生产商向它供气;但是一旦气源过剩,它势必会首先安排自己的气源向省外输送,从而对竞争对手造成不公平。” 据了解,四川是国内重要的天然气产地,这里不但有常规天然气,还有大量页岩气资源。随着国土部两轮页岩气招标的结束,中石化、四川能源投资集团等竞争对手纷纷挤入这个市场,动辄斥资数亿元,开采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由于资源储量、开采技术、管理水平等的差异,这些企业的投资回报各有不同;同时因为气价受政府价格管制,因此目前参与天然气开发的各方竞争并不激烈。 然而2012年3月,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就曾明确表示,国家已经在广东、广西按照“市场回值法”新定价机制开展了试点。打算用两三年的时间,使全国范围的天然气定价符合这一新机制。 这意味着气价市场化或气价与国际接轨进程已经提速,包括中石油在内的所有天然气供应商都将直面激烈的竞争。若四川天然气管网一直被中石油把控,那么中石化等势必将蒙受巨大的损失。 更重要的是,在气源过剩时,中石油还可以利用管道输送费调节自己与竞争对手的输气成本,从而在终端市场上形成自己的价格优势。 “因此政府期望能将管道剥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第三方,管网向所有供气方开放,根据输气量和输气稳定性等收取天然气输气费。”上述知情者说。 昆仑能源的作用 对于相关政府部门的想法,中石油决策层当然心知肚明。 为了防范这种事件的发生,2009年时任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做出将陕京管网从中国石油(601857.SH)剥离出来注入昆仑能源的决定,并计划将后者打造为中石油天然气板块旗舰(详见本报8月《中石油落马高管李华林往事:股权激励获利过亿》). “此后,每次投资者见面会上,中石油高层都会重申承诺,把昆仑能源打造为天然气板块旗舰,并为此逐步将所有管输、LNG接收站等资产注入昆仑能源。”上述分析师表示。 据了解,早已在香港上市的昆仑能源最初是以中石油位于哈萨克斯坦的某区块为核心资产实现上市,“当时是希望它能成为中石油海外并购的旗舰”;然而随着中石油勘探有限公司在海外油气投资领域的实力日渐增强,昆仑能源逐渐被边缘化。 “2009年后,蒋洁敏决定用这个香港上市的壳资源,保护中石油既得利益。”上述分析师认为。 他指出,之所以选择昆仑能源,只在于它是香港上市公司——中国中央政府若想将中石油的管网划归国有,或另外成立独立的管网公司,必须先考虑港股投资者是否答应。 今年6月中石油与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国联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共同出资组建中石油管道联合有限公司,其中中石油以价值200亿元的管道等资产实物出资,占新公司50%股权,而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国联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共同斥资现金400亿元,获得剩余的50%股权。 “这意味着中石油的这些管道资产瞬间增值3倍,如果国家剥离整个中石油的管道业务,那么又该给投资者怎么补偿呢?”他反问道。 |
关键词:中石油,管道,天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