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大咖”为中小微企业送上“专家门诊”
上海120名在创业、投融资、法律咨询、技术创新、管理咨询、市场拓展等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青年才俊,如今成了青年志愿者。他们的个人专长、简历等信息被公布在《解放日报》、《上海商报》上,从2014年6月起,他们将常年为有需要的中小微企业主提供免费的“专家门诊”。 这是上海市青联为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推出的一项特别服务,包括著名律师、投资人、会计师、企业主在内的120名志愿者都是上海市的青联委员。 据了解,从2013年开始,上海市青联就有了盘活本身资源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意思。志愿者们最初只是通过“走进产业园区”的方式,到上海市数十个大小园区内“坐诊”,为企业经营提供“义诊”服务;但从今年6月开始,“专家义诊”将变成更为常态化的“专家门诊”。任何中小微企业主,只要有需要,都能通过公开的电话联系上市青联里的“专家”。 一小时3500元的“大咖”这次“免费” 上海君伦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主任律师丁德应目前对外提供咨询服务的“牌价”是每小时3500元。大多数时候,即使你愿意花上3500元与丁德应聊聊,他也未必有时间。因为这家律所95%以上的业务来源主要是外商投资企业,为其提供从投资、认证、运营、财税,到并购、重组、资本市场融资、跨境融资等一系列定制服务。 但现在,他成了一名青年志愿者。他的信息、电话被公布在公开发行的报纸上,任何中小微企业主只要遇到困难,都可以找他聊两句——不收钱。 其实从去年起,丁德应就开始跟着上海市青联服务中小微的团队走进过位于虹口区和闸北区的两个产业园,回答一些听上去有些低端的问题。在闸北区,他为一个初创的互联网广告公司“把脉”花了很长时间。对方的症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业务能力很强,但财务极不规范,从不故意逃税,却总被税务局抓到把柄;业务范围增加了,老板也未到工商局去办理经营范围变更;想再投资个“隐名”企业,老板居然想把新企业法人写成朋友或公司员工的名字。上述问题,几乎是所有初创企业都会遇到的“规范化”问题,丁德应一一给他提建议。他有“分享资源”的情结,因为“我们公司初创时,也遇到过这种问题,如果有人提前给把脉能少走很多弯路”。 上海京沪商标事务所所长徐正标也有这样的情结。他的事务所商标申请量连续6年在上海各大事务所中稳居第一。但在10年前,他也是从一个20多平方米的标准办公间里起家的。最近,为了当好志愿者,徐正标开始自学起了心理学,他说:“有些小企业家,碍于面子,很多话不好意思开口,我得学学怎么引导他们。”4个月前,这名志愿者有感于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便以闸北区政协委员的身份给区商务委发去了一份提案,大致内容是“建议多关注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问题”,“他们就像沙漠里的仙人掌一样,艰难生存,难能可贵。” “乱七八糟”的小企业如何做大做强 罗才(化名)甚至都没留下那个“神秘志愿者”的姓名、电话,就莫名其妙得到了“点拨”,把自己的小公司盘活、盘大了起来。他只知道那个志愿者是上海市青联派来的,是个咨询公司的“牛人”。仅与这个“牛人”谈了15分钟的话,罗才就把自己那个原本“乱七八糟”的公司给鼓捣齐整了。 他的公司成立于2005年,从2005年到2012年的7年间,罗才这个销售员出身的董事长把公司业务量一点一滴积累到一年1000万元。招了几十个员工,自己却仍然“累个半死”,“事无巨细,样样都是我在干。”看上去人人都在干活儿,但实际上,只有罗才自己心里清楚——遇到事了,没人能站出来负责。最尴尬的时候,这个董事长还得亲自盯进货进度、盯发货时间,等等。 “牛人”给了他3条建议:第一,设置两名副总,一个管技术,一个管营销;第二,建立公司规章,明确每个部门的职责;第三,参照大公司的已有模式建立一套销售激励计划。按照这个方法,罗才改进了管理模式。2013年,他公司业绩达到前一年的4倍,达到4000万元。今年,他估算了一下,预计能达到8000万元。 上海同济科技园孵化器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念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其实企业管理的道理有很多教授、学者都会讲,只是青年创业者们更愿意听“过来人”讲,“我们找来教授讲课,出席率其实不高,教授讲的,他们不爱听”。 “力所能及的公益”助青联委员找准“社会坐标” 上海慧谷白猫科技园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敏华早就看上了“青联资源”,在他看来,青联里的优秀青年企业家是辅导产业园内初创企业的“最佳人选”。 只是过去,他实在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到团上海市委跑一趟,“我们找上去不合适。而且青联的企业家都是‘大咖’,价钱方面,我有些担忧。”6月26日,在上海青联服务中小微企业行动计划的启动仪式现场,于敏华拿到了一份写满120个青联志愿者信息和联系方式的A4折页本,如获至宝,“以后方便了,哪个企业遇到问题,我就对号入座,哪方面问题找哪方面专家,就像看‘专家门诊’一样。” 上海贞安广告公司总裁苗延飞捧着刚刚领到手的“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志愿者”证书说:“我们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很有意思。” 苗延飞在青联队伍里待了7年,“为中小微企业服务”这项青联活动,算是切中了他的兴奋点,“过去青联总讲‘联情联谊’,但其实青联委员之间互相单独沟通更多一些;现在为‘中小微服务’,特别有意义,大多数企业界青联委员都能做,而且都愿意参加。” 苗延飞这几年也在关注一些天使投资项目,即使不参加青联的“走进产业园”活动,也要时不时地到各大产业园里走走看看。 据上海市青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走进产业园”即将邀请志愿者导师到园区咨询服务点现场接待咨询,一年走进20个园区,每次8~10名志愿者前往。苗延飞说,这种接触初创企业的机会,很多投资人“抢都来不及”。 上海京沪商标事务所所长徐正标则说,当志愿者导师,其实是在帮助那些较早获得成功的青联委员找准“社会坐标”,“青联委员不仅是荣誉,也是一分责任和担当。” 据悉,除长期提供“专家门诊”服务和定期举行“专家义诊”外,上海市青联服务中小微企业行动还包括每两月组织一次中小企业大讲堂,邀请知名企业家介绍创业经历;推出3万册《上海中小企业质量宣传手册》,等等。 |
关键词:专家门诊,专家,青联,牛人,创业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