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国有企业内在活力不能单兵突进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2014-07-02 08:57: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上海是国资国企发展和改革“重镇”。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出国资国企改革20条,引起各方关注。日前,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庆黎率全国政协特邀常委视察团来到上海,就“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扎实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专题调研。

国企改革不能单兵突进

王强,中国最大的装备制造企业集团之一——上海电气集团常务副总裁,亲身经历了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从党的一元化领导到厂长负责制到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整个历程。“企业管理理念正在从管理向治理转变。”王强说。

调研组认为,混合所有制经济本身不是目的,混多混少也不是关键,关键在于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如果不在产权上做文章,仍然沿袭计划经济手段来管理国有企业,“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就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

委员们在调研中发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顶层设计和相关实施细则还比较缺乏,企业内部改革还不到位,现代企业制度尚未真正建立,外部配套改革仍不完善。为此,委员们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科学研究设计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程序原则,明确国企改革目标、政策支持、保障以及风险防范等措施,尽快出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和相关实施细则。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难以单兵推进。

“在国际集团改建为国有资本管理平台的过程中,涉及一系列跨系统、跨行业的纵向资产整合,面临行业监管、国资审批、跨部门沟通协调等各种不确定性。” 上海国际集团副总裁杨德红说。

国资国企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国资、财政、组织等部门职能调整。针对进一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面临的种种“疑难杂症”,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增强国有资产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保护产权制度;完善市场准入、特许经营制度,为各类企业创造市场竞争环境;加强法治环境建设,依法依规,稳妥操作;加快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确保国有企业轻装上阵,公平参与竞争。

完善国资管理体制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国资管理体制,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独立市场主体,是不断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增强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上海文广集团是这次调研中唯一的一家文化事业单位。在集团副总裁吴斌看来,“文化广播企业已经到了内生性增长与外延式扩张并举的发展阶段,仅靠利润的自我积累来实现产业多元化跨界布局的做法是不可想象的。需要借力资本市场,进行跨地域、跨行业、混合所有制的重组联合、深化产业布局,甚至实现企业整体上市。”

民营企业对发展混合所有制最关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人权、财权、事权以及发展目标如何管理等问题上。消除民企的观望、等待、迟疑情绪,需要在这几个问题上有实质性措施。

委员们在同企业家们深入交流和探讨的基础上,建议探索出台相应管理办法,真正消除民企疑虑,畅通其参与国企改革的渠道。委员们一致认为,应在建设国资流动平台、实行分类监管的基础上,从“管人管事管资产”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加强国有资本监管,突出国有资本运作,进一步分类、细化和明确国有资本在不同领域的分布比重和控制力。

“国企改革根本在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激发国有企业内在活力,增强控制力、影响力、竞争力,提升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张庆黎说。

关键词:国有资本,单兵,国企改革,国有资产监管,企业内部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财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