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打人玩”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样本
新闻背景: 6月28日下午,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柏树乡柏树村,8岁男孩晓辉(化名),被几名闲来无事的同学,强行叫到3公里外的永宁寨村,最终被11人围殴致昏迷,后经抢救无效身亡。(7月9日《京华时报》) 资料图片 【症结一】是教育也是社会问题 晓辉长期和年迈的老人生活在一起,在被围殴之前,曾多次被别的孩子殴打、欺负。母亲离家,父亲外出打工,家庭能提供给晓辉的保护和关爱太少了,父母长期与孩子两地分离,缺少了家庭的庇护,留守儿童很容易成为别人欺负的对象。而另一方面,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位,留守儿童往往会出现比其他孩子更多的成长问题,暴力倾向就是其中之一。 事件发生后,当地的学校不让学生们议论此事。学校这么做可能顾及到了事件会在学生们当中造成不好影响,然而作为专门教书育人的机构,理当进行反思,甚至是承担一定的责任。 但是,问题绝不仅仅如此。在看到未成年人身上存在的问题时,不能忽视社会背景。留守儿童、独生子女、贫富差距、分数崇拜……这样一些问题,生硬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也生硬地影响着未成年人。换句话说,仅仅是教育问题,未必就会导致极致性后果,但当教育问题叠加上社会问题之后,也就无形中提升了恶劣事件发生的几率。 【症结二】“暴力文化”的魅影作怪 现在,全球流行文化中常常在美化暴力,孩子们从影视、电子游戏和书籍上得到的信息是: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使用暴力是可以接受的,施暴者不但不受任何法律制裁,而且往往是被当作英雄来歌颂的。如对我国孩子影响颇大的《纵横四海》和《古惑仔》等,都是“以暴制胜”。 看看我们对流行文化中渲染暴力的对策:影片的分级,喊了N年了,就是未见到位;对网络杀人游戏设计的限制,也迟迟不见行动;对暴力文化的批判、呼吁声音渐微;学校的生命和健康教育被升学挤压到可有可无;而且,与目前影视和网络游戏中渲染的“暴力美学”相比,我们教育体系中珍爱生命、遵守法规和生理卫生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一位男孩有严重的“网瘾”,百“解”无效,后来他父亲认真地“学习”了杀人游戏,他绝望地说:“游戏设计对孩子心理、生理、情感和趣味的揣摩和投其所好,可谓入骨三分,如没有更强大的对抗力量,孩子回头极难。” 【症结三】青少年打人的成本太低廉 法律面对作恶者,也可能开具不出刑罚罚单——这恰恰是校园暴力、青少年霸凌现象绵延不绝的根源。家里管不好、学校管不了,加之打人成本如此低廉,你就没办法跟问题少年算算“打人成本账”。正因如此,京郊少年群殴事件后,网络上一片吐槽声——都在回忆自己上学时遭遇或见识的校园暴力问题。 遗憾的是,我们太习惯将校园暴力、青少年霸凌问题视为“孩子的小事”,制度设计几乎空白。2007年《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曾抽象地提到一句:学生要“了解校园暴力造成的危害,学习应对的方法”。正如专家所言,更多学生对于“欺凌”一词的认知,也只是在爱国教育中,强调近代史上中国“受帝国主义‘欺凌’”。即便是2011年修订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提出建设儿童友好型的社会,但也未曾提及反霸凌问题。这几天,备受关注的山东东平性侵疑案背后,依然指向“小混混”、“地痞”等令司法头疼的霸凌顽疾。 他们不犯法,但他们给身边孩子制造恐惧、伤害,甚至死亡。当全世界都在研究反霸凌机制建设的时候,即便没有“暴行罪”来应急,起码也该尽早完善相关立法,研究对青少年霸凌现象的遏止与惩戒问题。此时对他们的沉默,恐怕不仅是掉以轻心,更是对罪恶的骄纵与蛊惑。 微言大义: @新浪安徽网友:他们会说,老子10岁就打死过人,啥事都没有!刚说完,一把刀子捅进了他的心脏,低头一看是个孩子!他最后听到的话是:你是杀我哥的凶手之一,虽然我没见过他,但是我爸说捅了你就为我哥报仇了,而且没人会打我的! @燕飞侠的苗儿:手中的拳头要砸向危害公共及自身安全的歹徒,而不是有点儿过失的同伴…… @linda7699:不是要以为是孩子不懂事,这是人的本质问题。 @新浪北京网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好的社会无非就是教育、法制、民生、外交,而教育直接影响后三项。 @Zhfabo:这个社会怎么了?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过去的城乡差距大多还只是体现在经济上,而现在,则更多地反映在社会治理与精神文明上。农村在后一方面的贫瘠显然更有甚于经济上的贫困……说到底,未成年人暴力事件只是其中的一个“爆点”罢了。 |
关键词:留守儿童,打人,农村,欺凌,校园暴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