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财经频道 >> 财经专区 >> 河北财经

河北省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新优势

长城网 作者: 2016-08-11 08:42:5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明确“十三五”期间五项主要任务

  ——《河北省民营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解读②

  近日,邢台绿时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在焊接LED信号灯。该公司是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交通安全设施产品生产企业,太阳能信号灯、智能控制信号机等绿色环保产品畅销国内,并出口“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赵永辉摄

  《河北省民营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五项主要任务,即增强民营经济创新能力,壮大民营经济支撑力量,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量,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民营经济绿色发展,从而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新优势,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重要战略支撑。

  增强民营经济创新能力——

  到2020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拥有率达到80%以上

  培育民营研发机构。支持大型民营企业建立专业化技术(开发)中心,鼓励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设立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发展海外研发机构。引导大型民营企业加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优势企业创新发展示范作用,引领全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支持规模以上民营中小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建设研发中心,探索民营中小企业协同研发、协同制造的有效途径。支持民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协会)创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到2020年,新增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至5家、省级30家以上,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拥有率达到80%以上。

  打造创新服务平台。引导社会资本围绕重点产业和园区新建创业辅导基地、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等多层次创业创新载体,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创办孵化器,支持建设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围绕首都科技人才、科技成果、创业资本等优势资源和项目攻关,寻找与京津发展的结合点、共振点,建设一批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科技园区。到2020年,新增国家级创新服务平台50家,省级以上200家。

  壮大民营经济支撑力量——

  到2020年,形成千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5亿元的行业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处于较完备产业链的行业生力军

  发展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深入落实科技型中小企业五年成长计划,通过孵化一批、创办一批、引进一批、转型一批、提升一批,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裂变式增长。搭建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成长阶梯,不断提高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和质量。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计划,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围绕钢铁、化工、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改造升级所需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大技改升级力度,带动生成一批科技攻关能力强的中小企业。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融合,打造一批新模式科技型中小企业。

  培育千家民营行业龙头企业。将处于细分行业前十名的民营企业纳入支持和培育计划,采取分类指导、重点帮扶等方式,实现短期重点突破一批,长期梯队培育一批,到2020年,形成千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5亿元的行业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处于较完备产业链的行业生力军。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鼓励民营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并购重组,打造旗舰型行业龙头企业。引导骨干民营企业投资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提升企业影响力。

  打造百家民营跨国优势企业。从位居省内同行业前列和有意愿民营企业中,优选外贸主导型、境外投资型、跨国科技合作型企业各50家,按照“一企、一策、一机制、一方案”原则,实施重点扶持,到2020年,形成百家规模效益好、管理水平高、核心竞争力强的跨国优势企业。利用各种国际性技术交流活动,为优势民营企业和海内外科研院所跨国科技合作牵线搭桥,帮助企业开展境外市场调研、咨询评估、技术合作等,打造一批国际型科技龙头企业。

  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量——

  支持管道装备、自行车、陶瓷等行业民营企业以优势品牌为纽带进行联合重组,提升一批名牌产业集群

  推进融合发展。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推进工业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钢铁、装备、化工等行业优势企业推广数字化研发设计,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优势民营企业发展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和产业组织方式,促进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和社会化物流,打造一批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领军企业。发挥省农技推广服务云平台和12316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作用,推进农业民营企业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试点,催生一批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民营龙头企业。支持制造业企业、互联网企业、农业科技服务企业跨界联合,推动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互联网金融等行业协同创新、互动发展。

  强化品牌带动。完善品牌培育管理体系,鼓励企业围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积极打造产品名牌、企业名牌、区域名牌。推进河北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加大政府采购和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扩大名牌产品评价目录范围,支持拥有省著名商标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打造一批民企名牌产品。支持优势民营企业积极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制修订,开展品牌价值评估,培育一批名牌民营企业。加强对清河羊绒、定兴休闲食品等国家区域品牌示范指导,积极培育永年标准件、白沟箱包等区域特色品牌,支持管道装备、自行车、陶瓷等行业民营企业以优势品牌为纽带进行联合重组,提升一批名牌产业集群。

  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催生一批高端制造业民营企业,发展一批智能养老、社区服务、中医保健等新兴服务业民营企业

  加快化解过剩产能。打好去产能攻坚战,综合运用市场、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严格环保、能耗、水耗、质量、技术、安全等标准,倒逼民营企业过剩产能退出市场。以沿海地区发展、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为契机,与钢铁、石化、重型装备、物流等临港主导产业相配套,引导民营企业向沿海转移、集聚。坚持减量整合,加快推动唐山渤海、武安太行等钢铁民营企业搬迁改造,大幅压减钢铁产能。

  积极培育新型业态。在钢铁、石化、建材、医药等行业企业,开展流程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企业,开展离散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催生一批高端制造业民营企业。在汽车、家电家居、服装等行业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试点示范,实现精准制造、精准营销,培育一批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民营示范企业。大力发展动漫制造、数字出版、数字影视等产业,全面促进会展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等产业,壮大一批文化旅游民营企业。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思维与居家养老服务相融合,积极推动医养结合,发展一批智能养老、社区服务、中医保健等新兴服务业民营企业。积极挖掘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示范功能,培育一批籽种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会展农业、创意农业等新兴农业示范企业。

  大力拓展新兴领域。瞄准市场消费需求和技术发展前沿,引导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快打造一批先导产业。拓展现代服务业新领域,培育一批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创意设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鼓励优势民营企业通过PPP模式,进入能源、交通运输、市政工程、水利、环境保护、农业等公共服务领域。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冰雪产业,融入冬奥经济。加快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建设,积极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共建一批先进要素集聚、基础设施过硬、创新链条完整、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的农业科技园区。

  推动民营经济绿色发展——

  到2020年,民营经济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20%以上

  推行清洁生产。鼓励民营企业进行生态化设计和清洁化生产,从资源利用、产品开发、工艺选型、生产制造、后端治理等方面,全面推进清洁发展模式。支持民营企业大力推进油气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推动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生物质能发电民营企业发展,改善能源消费和供给结构。选择一批具有较强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企业进行试点示范,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到2020年,80%以上规模以上民营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

  强化污染治理。坚决依法关闭“十五小”“新五小”企业,严格按照国家公布的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进一步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支持钢铁、电力、水泥、玻璃等高排放行业民营企业,建设脱硫脱硝、除尘消音、污水处理、工业废弃物处理等污染防治设施,降低污染排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动政府和民间资本合作,在污染风险区域高标准提升一批电镀、污水处理中心。

  鼓励资源节约。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选择一批发展模式科学、技术工艺领先、节能减排及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先进的民营企业,组织开展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资源节约示范。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为重点,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加强能源、水资源、土地以及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到2020年,民营经济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20%以上。(王成果)

来源: 河北日报

关键词:河北,民营经济

责任编辑:丁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