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生变” 重心或转向个人理财
在强监管态势下,扩张多年的银行理财规模会否在2017年挥别高增长?业内多数专家表示,银行理财规模增速必然大幅下降。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表外理财业务纳入MPA监管框架后,其增速越快,所要求的资本充足率就越高,而目前多数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接近监管红线。在这种情况下,理财规模增速与表内的广义信贷增速保持一致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规模缩减收益率微升 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4月份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10038只,相比于3月份减少了15%。这种趋势延续至5月份,普益标准数据显示,4月29日至5月5日,全国243家银行共发行了1521款银行理财产品,包括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开放式预期收益型、净值型产品,发行银行数比上期减少12家,产品发行量减少58款。 业内人士对目前理财规模缩减的情形似乎并不感到意外。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表示,4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的缩减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随着一季度末考核的结束,银行对于资金的需求程度有所减弱;二是3月末开始的监管升级也使得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更为谨慎,不少银行暂停了一些不规范产品的发行,此外,监管升级对于同业业务的冲击也使得同业理财新增规模大幅收缩。 不过,记者注意到,虽然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减少,但平均收益率出现微升。数据显示,4月29日至5月5日,全国范围内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35%,较上期上升0.02个百分点,且封闭式产品收益率连续两周上涨。就北京地区而言,最近两周保本理财的平均收益率从3.69%上升到3.76%,非保本理财的平均年收益率从4.55%上升到4.60%。 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几家银行网点发现,综合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清单来看,有个共同特点,即认购起点、产品期限与预期收益率的相关度似乎在降低。以中信银行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为例,一款名为“乐赢稳健”的理财产品,认购起点5万元,产品期限65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45%;而另一款名为“慧赢成长”的理财产品,认购起点100万元,产品期限305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65%,收益率仅相差0.2个百分点。 此外,记者了解到,不少银保产品也开始渐渐淡出银行热销产品行列。今年4月份以前,银保产品的推销广告经常占据银行网点的醒目位置,不少理财经理也积极向客户推介各类银保产品,且收益率大多保持在5%以上,而进入5月份之后,银行对于保险产品的推销力度开始下降。业内人士认为,这与保监会此前密集出台《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等多项调控措施不无关系。 开放式理财产品走俏 “流动性管理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在这方面,开放式理财产品具有优势,它既能满足客户的收益性要求,又能解决流动性问题。”中信银行北京市和平里支行的一位理财经理向记者介绍说,各家银行推出的开放式理财产品开始走俏市场。 现阶段,银行理财产品仍旧以封闭式为主,不过业内人士预计,随着监管政策的导向以及投资者教育的不断推进,银行理财由“封闭”转向“开放”是大势所趋。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上半年,开放式银行理财产品资金余额11.26万亿元,占全市场的比例为42.85%,由开放式理财产品自问世以来的快速发展可见,其对市场的适应能力较强。 值得注意的是,多数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理财产品向开放式的转型,并非是银行根据市场发展情况进行的自发性改革,而是多方推动的结果。普益标准认为,最大的推动力是来自监管政策的不断调整,银行需不断作出相应的改变来满足监管要求。 当然,开放式理财产品也是市场、银行和投资者共同选择的结果。从市场角度来看,相比封闭式理财产品,开放式理财产品在保障投资收益的同时还能满足流动性需求,有利于市场资金的优化配置;从银行角度来看,银行通过滚动发行可以对理财产品实行动态管理,能够缓解资产端要求稳定性与资金端要求流动性的矛盾。 “尤其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大力推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既能吸引对流动性需求高的客户以拓展市场,也能缓解资产端收益持续下降带来的窘境,还能逐步将产品向净值型转型,从而摆脱刚性兑付的困境。”魏骥遥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专家认为,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并非是银行理财产品形式演变的终点,逐步培养投资者转向净值型产品,促使银行理财真正回归到“代客理财,风险自负”的本质上来,才是银行理财的发展方向。 重心或将转向个人理财 在银监会此前连续发布的7个监管文件中,其中3个重点指向同业业务,而《关于银行业“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更是直接剑指同业套利和同业扩张,涉及银行理财、存单和委外等业务。 伴随着同业资金空转套利的空间缩小,各家银行也悄然对资产负债表作出调整,从最新披露的上市银行2017年一季报来看,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都在全面收缩。 魏骥遥认为,未来银行理财的发展重心或将转向个人理财业务。普益标准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同业理财分别下降10.95%、9.26%和1.86%;与此同时,其个人理财余额则分别增长14.11%、20.99%和50.71%。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目前开放式理财产品的发展态势日益良好,但仍需要关注其所面临的挑战。 从发行主体来看,开放式理财产品对银行的产品定价能力、投研能力、市场推广能力、信息披露程度等都有较高要求,但多数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较难满足上述条件;从投资者来看,购买开放式理财产品需要投资者实时关注产品的净值波动,并根据市场和收益率变化情况调整投资策略,这就要求投资者对理财产品需要具备一定的认知,然而大多数投资者却缺乏关注意识。因此,理财产品的转型发展,还需要银行在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 |
关键词:银行理财,个人理财 |